梁賽 諶永毅 劉翔宇
(湖南省腫瘤醫院,湖南 長沙 410013)
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梁賽 諶永毅 劉翔宇
(湖南省腫瘤醫院,湖南 長沙 410013)
目的 調查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現狀,并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應用心理彈性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醫學應對量表以及自設的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對某三級甲等醫院頭頸放療科住院的120名鼻咽癌放療患者實施調查。結果 鼻咽癌放療患者的心理彈性總分為(60.08±10.48)分,低于中國社區人群平均水平(t=-4.61,P<0.001); 鼻咽癌放療患者年齡、教育程度、醫保類型、家庭月收入、社會支持利用度、面對應對、屈服應對7個因子進入心理彈性的多元回歸方程,共解釋了總變異的59.3%。結論 鼻咽癌放療患者的心理彈性較差,年齡、教育程度、醫保類型、家庭月收入、社會支持利用度、面對應對及屈服應對是影響心理彈性的重要因素。
鼻咽癌; 放療; 心理彈性; 影響因素
心理彈性這一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Anthony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它是指個體面對內外壓力困境時,激發潛在認知、能力或心理特質,運用內外資源積極修補、調適機制的過程,以獲取朝向正向目標的能力、歷程或結果[1-2]。鼻咽癌多數為低分化癌,對放射線的敏感性高,并且原發灶和頸部淋巴引流區域容易包括在照射野內,所以臨床對于鼻咽癌通常采取放射治療。而放療常常可損傷周圍的正常組織,常出現鼻腔干燥以及周邊皮膚組織、口腔等不同程度的損傷,從而使患者產生嚴重負面情緒,進而影響患者的疾病進程和生存質量。研究[3]表明,心理彈性是反映個體積極應對逆境的良好指標。國外已經對心理彈性進行了多層次、多方面的研究[4]。國內研究[5-6]者也從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的角度對心理彈性進行了一些探究,但有關鼻咽癌患者放療期的心理彈性水平以及相關影響因素,尚有待研究。筆者旨在通過研究,找出鼻咽癌放療患者自我效能、社會支持、應對方式對心理彈性的影響因素,為臨床護士制定提升患者心理彈性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0例鼻咽癌放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病理確診為鼻咽癌且患者本人知曉病情;接受1個療程及以上放療的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有一定的理解、語言表達能力。排除標準: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如肝、肺、腎)功能的嚴重損害或其他嚴重的慢性疾病的患者;患有各類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表 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調查表進行調查,包括年齡、性別、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醫保類型、家庭月收入等條目。
1.2.1.2 心理彈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CD-RISC是由美國心理學家Connor和Davidson于2003年編制而成[2]。本研究使用的是由YU等[7]翻譯并修訂的中文版CD-RISC心理彈性量表,仍包含原量表25個條目,由堅韌、自強和樂觀3個維度構成,采用Likert 5級評分,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彈性越好。中文版Cronbach’s α系數為0.91,且適合用于監測臨床患者的心理彈性。
1.2.1.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采用德國臨床心理學家Schwarzer等[8]編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由張建新1995年翻譯并使用,信度和效度均良好[9]。此量表為單維結構量表,共10個項目,采用“ken 4級評分,所有10個項目得分加起來除以10即為量表總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水平越高[9]。
1.2.1.4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該量表由肖水源[10]設計,分為3個維度和10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條目2、6、7)、主觀支持(條目1、3、4、5)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條目8、9、10)。該量表各維度及總分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9~0.94,得分越高,說明社會支持程度越好。其中條目1~4,條目8~10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條目5、6、7為選項題。
1.2.1.5 醫學應對問卷中文版 該問卷由Herman Feifel編制。國內沈曉紅等[11]譯成中文版,共20個條目,分為面對(8條)、回避(7條)、屈服(5條)3種應對策略評分,該問卷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60~0.76。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說明此項應對方式應用越多[10-12]。
1.2.2 調查方法 征得資料收集單位和科室的同意后,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詳細解釋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義,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采用上述工具進行調查。采用研究者詢問、研究對象回答的方式收集資料,調查者當場收回問卷并檢查有無遺漏,若發現有遺漏及時補充。

2.1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患者29~61歲,平均(48.09±7.93)歲,其他一般資料及其單因素分析結果 見表1。


項目心理彈性例數百分比/%得分/分F/tP性別男8268.3362.02±9.723.086<0.05女3831.6755.8±10.94職業工人3226.6758.84±14.483.571<0.05農民6655.0059.70±7.44教師65.0066/17±1.94退休1310.8365.88±11.08


項目心理彈性例數百分比/%得分/分F/tP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2016.6754.45±8.877.243<0.001初中4739.1759.66±11.31高中/中專3327.5059.06±9.56大專及以上2016.6768.40±6.06婚姻狀況已婚11595.8359.74±10.240.6530.515未婚54.1762.80±11.03醫保類型農村合作醫療5747.5059.63±9.201.0930.355職工城鎮醫保3428.3360.24±12.69異地大醫保2319.1762.52±10.95自費65.0054.17±1.17家庭月收入≤10004235.0062.10±4.9311.526<0.0011001~20004033.3358.35±13.122001~30002117.5052.10±9.48≥30011714.1769.06±5.90
2.2 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狀況 120例鼻咽癌放療患者的心理彈性得分為(60.08±10.48)分,與社區人員心理彈性平均分(65.4±13.9)比較[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61,P<0.001)。堅韌、自強、樂觀維度的得分分別為(30.71±5.71)、(20.46±3.64)、(8.92±2.38)分。
2.3 鼻咽癌放療患者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得分 見表2。


項目得分自我效能1.78±0.34社會支持總分41.88±8.28客觀支持10.78±2.77主觀支持25.10±5.25社會支持利用度6.17±1.15面對應對17.46±2.04回避應對11.78±1.32屈服應對8.97±3.08
2.4 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與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的相關性分析 見表3。

表3 120例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與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的相關性分析
2.5 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分析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的影響因素,以心理彈性得分為因變量,以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醫保類型、家庭月收入、社會支持各維度、面對應對、回避應對、屈服應對的得分為自變量,做多元回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教育程度、醫保類型、家庭月收入、社會支持利用度、面對應對、屈服應對7個因子進入心理彈性的多元回歸方程,共解釋了總變異的59.3%,見表4。

表4 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注:R2=0.641,調整R2=0.593,F=13.369,P<0.001。
3.1 鼻咽癌放療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得分為(60.08±10.48)分(滿分100),顯著低于美國一般人群的心理彈性水平(80.4±12.8)分[2],社區人員心理彈性平均分均分(65.4±13.9)分[13],低于我國普通成人的心理彈性水平(70.50±13.48)分[14],也略低于黃昆等[15]針對133例乳腺癌患者的調查結果(61.86±11.84)分,說明鼻咽癌放療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較低。原因可能是癌癥對患者來說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創傷,有些患者會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問題,從而影響患者對疾病的適應,導致其心理彈性不佳[16]。本次的調查結果高于張皤等[5,17]的調查結果,可能的原因是該院設有臨床心靈關懷中心,在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同時,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應對情況。針對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的身心問題,及時提供心靈關懷干預(情感與精神的支持和幫助),通過關心、關愛、心理疏導等方式為患者提供支持與幫助,分擔患者內心的痛苦和恐懼,緩解其壓力,讓病人更好發現自我,認識自我,提高了其應對疾病的心理彈性機制[18],這與戴葉花[19]的研究結果一致。
3.2 鼻咽癌患者心理彈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3.2.1 社會人口學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職業的鼻咽癌放療患者的心理彈性得分有統計學差異 (P<0.05);不同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的患者的心理彈性得分有統計學差異(P<0.001);男性的心理彈性水平大于女性,大專及以上教育水平的患者心理彈性水平大于其他教育水平的患者。家庭月收入越低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越差。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年齡、教育程度、醫保類型、家庭月收入納入到多元回歸方程之中。這與國內已有的研究結果一致[17]。分析其原因可能為,男性性格堅毅,較女性具有應對變化的能力[6]。患者文化知識水平越低,對疾病的認知能力越差;家庭收入水平低的患者會因自己的疾病加重了家庭的負擔而悲觀失望。
3.2.2 自我效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得分與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水平有顯著的相關性(r=0.211,P<0.05)。即自我效能越高,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就越高,這與劉莉莉等[20]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提示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醫護人員應重視培養和提高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引導患者積極應對疾病與放療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促進其在疾病治療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3.2.3 社會支持 本研究結果顯示主觀支持與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水平有顯著的相關性(r=0.230,P<0.05)。即患者的主觀支持越高,其心理彈性水平越高,這與劉莉莉等[20]的研究結果一致。社會支持是心理彈性的外部保護因素,而主觀支持是個體在社會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體驗和滿意程度,與個體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21]。多元回歸分析將支持利用度納入到回歸方程,提示良好的社會支持利用度能夠幫助個體有效應對壓力,對提高其心理彈性水平有影響。因此,對于鼻咽癌放療患者,醫護人員應與其家庭成員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聯合家庭、醫院和社區為患者創造有利的條件,充分發揮家屬陪護的積極作用,給予患者更多的心靈關懷,提高患者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從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彈性,緩解疾病造成的心理傷害。
3.2.4 應對方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面對應對、屈服應對與鼻咽癌放療患者心理彈性水平有顯著的相關性。其中面對應對與心理彈性水平呈正相關(r=0.461,P<0.001),屈服應對與心理彈性水平呈負相關(r=-0.370,P<0.001)。這與劉莉莉[20]的研究結果一致。但是李瑩等[21]認為應對方式中的屈服應對與患者心理彈性水平也有顯著的相關性。面對應對方式是指患者對疾病采取關注的態度,且積極尋求他人的支持和幫助,鼻咽癌放療患者采取積極面對的應對方式能夠提高其心理彈性,在遇到困難、逆境時能夠主動利用社會和家庭的幫助,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對抗疾病;屈服應對方式是一種消極的應對策略,不僅無助于緩解應激造成的心理壓力,相反,會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5]。多元回歸分析也將面對方式與屈服方式納入到多元回歸方程之中。因此,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醫護人員應引導患者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促進疾病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放療期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彈性較差,年齡、教育程度、醫保類型、家庭月收入、社會支持利用度、面對應對及屈服應對是影響其心理彈性的重要因素。心理彈性研究的終極目的是發展優勢潛能,預防行為障礙,解決現實問題[22]。因此,借鑒心理彈性可在逆境中激發、可開發培養的屬性,從心理彈性保護因子出發,亟需構建包括個體、家庭及社會文化等因素在內鼻咽癌放療患者個體心理彈性支持系統,培養個體的心理韌性,從而加強應對應激的能力,提高其心理彈性水平。
Masten A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27-238.
[2] Connor KM,Davidson JR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J].Depression & Anxiety,2003,18(2):76-82.
[3] Stewart DE,Yuen T.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ilience in thephysically ill[J].Psychosomatics,2011,52(3):199-209.
[4] McAllister M,McKinnan J.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ilience in the health disciplines:a critical reviewof the literature[J].Nurse Educ Today,2009,29(4):371-379.
[5] 張璠,孟鑫,葉萍.乳腺癌患者心理彈性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9):1087-1099.
[6] 何苗,張靜.癌癥患者心理彈性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7):880-883.
[7] Yu XN,Zhang JX.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with Chinese people[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7,35(1):19-31.
[8] Schwarzer R,Born A.Optimistic self-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ld Psychology,1997,3(1-2):170-190.
[9] Zhang JX,Schwarzer R.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Psychologi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the Orient,1995,38(3):174-181.
[10]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318-320.
[11] 沈曉紅,姜乾金.醫學應對方式問卷中文版701例測試報告[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0,9(1):18-20.
[12] 黃麗,姜乾金,任蔚紅.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與癌癥病人心神癥狀的相關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6,10(4):160-161.
[13] 陳赟,崔文英,孫柳,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彈性及應對方式的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16,15(1):55-57.
[14] 陳瑜.孤獨癥患兒家長復原力及相關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15] 黃昆,許勤,蔣明,等.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心理彈性水平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研究,2013,27(6):493-495.
[16] Chen C M,Chen Y C,Wong T T.Comparison ofresilience in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brain tumors andhealthy adolescents[J].Cancer nursing,2013,37(22):241-248.
[17] 趙雯雯,鄭珊紅,張愛華.癌癥患者心理彈性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3):22-25.
[18] 劉曉紅,彭望連,楊輝,等.臨床心靈關懷服務在腫瘤常規治療中的作用及探討[J].中國腫瘤,2016,25(5):357-360.
[19] 戴葉花.心靈關懷對鼻咽癌患者情緒、應對方式與生活質量的影響[D].南華大學,2012.
[20] 劉莉莉,林平,趙振娟.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彈性影響的路徑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1):21-25.
[21] 李瑩.婦科惡性腫瘤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應對方式與心理彈性的關系[D].濟南:山東大學,2012.
[22] 席居哲,桑標,左志宏.心理彈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心理科學,2008,31(4):995-998.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Liang Sai, Chen Yongyi, Liu Xiangyu
(HunanProvincialCancerHospital,ChangshaHunan41001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ond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he self-designed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the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th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and the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were delivered to 120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in a grade 3A Hospital.Results The overall resilience score for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was(60.08±10.48). Seven factors including age, education level, health insurance type, family income, social support utilization degree, confront and resignation coping style entered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explained 59.3% of all the variation.Conclusion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have poor resilience. Age, education level, health insurance type, family income, social support utilization degree, confront and resignation coping style ar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apy;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5JJ4099)
梁賽(1992-),女,河南周口,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護理人文
諶永毅,E-mail:414700595@qq.com
R473.73
A
10.16821/j.cnki.hsjx.2017.06.007
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