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玲 金爽 李娜 林陽 趙慧玲 李紅
(福建省立醫院,福建 福州 350001)
ICU身體約束護理實踐標準的建立及應用
陳巧玲 金爽 李娜 林陽 趙慧玲 李紅
(福建省立醫院,福建 福州 350001)
目的 規范重癥醫學科危重患者身體約束的護理實踐。方法 將身體約束護理實踐標準應用前后重癥醫學科中身體約束專項護理質控檢查成績和患者及家屬對身體約束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效果評價。結果 重癥醫學科中身體約束護理實踐標準應用后身體約束專項護理質控檢查成績、患者對身體約束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P<0.05) 。結論 重癥醫學科身體約束臨床實踐標準的建立,有助于縮減身體約束率,規范重癥專科護士對危重癥患者身體約束行為,在保證護理安全同時,實現“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目標。
身體約束;ICU; 危重癥患者; 護理實踐標準
Physical restraint; 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Nursing practice standard
各種臨床護理實踐標準的建立,有助于護士進行安全、具有資格和符合規范的實踐活動,實現安全、高質量的護理服務目標,為臨床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提供有力保證。重癥醫學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內患者病情危重,為確保患者生命安全,防止煩躁或者譫妄患者自行中斷各種侵入性治療,身體約束被普遍應用。身體約束是一項特殊護理操作技術,不是簡單的捆綁技術,它包含一定的醫療風險,故美國國家質量論壇及美國護士協會創建的美國護理質量指標國家數據庫已將身體約束使用率界定為護理敏感性質量指標。我國目前還沒有制定身體約束實踐相關的制度和流程,我院重癥醫學科課題組嘗試構建并實施了《ICU身體約束臨床護理實踐標準》,效果良好,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護理人員資料 分別選取2016年6月-12月某省三甲醫院重癥外科(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具有本機構執業資格的護士44人,男6例(13.60%),女38例(86.40%);平均年齡(28±4.65)歲;本科及以上學歷占31.80%,大專學歷占68.20%;ICU工作年限≤5年占54.60%,6~10年占36.40%,≥11年占9.00%;高級重癥專科護士占9.20%,護理組長占13.60%,護士占占73.70%,助理護士占4.50%。
1.1.2 患者資料 分別選取2016年1月-12月收治于某三甲醫院重癥醫學科730例危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29例,女301例;年齡35~91歲,平均年齡(71.45±5.51)歲。神經外科患者占45.21%,胸外科患者占14.38%,泌尿外科患者占11.64%,骨科患者占10.27%,胃腸外科患者占18.49%。機械通氣患者436例,占59.73%。ICU住院時間4~28 d,平均(9.87±1.26)d。將2016年1-6月收治的361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將2016年7-12月收治的369例分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ICU住院時間、診斷、機械通氣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成立重癥醫學科身體約束專家小組,成員由護理部主任、護理部督導、SICU科主任、重癥醫學科護士長、高級重癥專科護士等5人組成,制定《身體約束專家組工作職責》,以明確其肩負重癥醫學科身體約束的培訓、協助評估、指導決策、監督評價等職責。小組成員對國際身體約束縮減行動指南、JBI關于身體約束循證護理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深入的學習探究和整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ICU身體約束護理實踐標準》,包含:(1)身體約束安全管理制度。(2)身體約束的適應癥和禁忌癥。(3)身體約束的護理常規。(4)身體約束操作流程。(5)身體約束培訓資料。(6)身體約束決策工具。(7)身體約束護理記錄單:以護理程序為理論框架,分為評估(意識水平、設備水平、自理水平)、診斷(約束、不約束、替代約束)、計劃(約束部位、約束工具、約束替代措施選擇)、實施(約束期間護理)、評價(合作性、約束部位皮膚情況、停止約束標準)等五個部分。(8)身體約束患者非計劃性拔管風險評估表。(9)身體約束重點環節質量監測指標。(10)身體約束專項質控檢查質量標準。將新建立的《ICU身體約束護理實踐標準》分批在SICU開展全員培訓學習后,于2016年1-12月應用于護理工作中,進行臨床應用的效果評價。
1.3 評價標準
1.3.1ICU住院患者及家屬對身體約束護理滿意度的問卷調查 該問卷內容涵蓋:身體約束必要性評估、身體約束計劃的合理性、履行知情同意情況、身體約束工具選擇、身體約束技巧應用、身體約束期間觀察、撤離身體約束時機把握、身體約束并發癥發生率、身體約束期間心理護理、身體約束期間的人文禮儀等10個條目,總分100分。
1.3.2ICU身體約束專項質控檢查質量標準 該標準包括“身體約束適應癥把握良好”“執行身體約束知情同意”“身體約束工具選擇得當”“身體約束部位得當”“身體約束帶固定松緊適宜”“身體約束帶清潔”“身體約束處皮膚完好”“身體約束處血運良好”和“身體約束記錄規范”等評價標準。

觀察組與對照組身體約束專項質控檢查成績和患者及家屬對身體約束滿意的評價 見表1。

例(%)
3.1 實踐標準有助于推動安全、高質的護理服務目標 臨床護理實踐標準能夠幫助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規范、專業、有效、適當的護理服務。護理實踐標準已經滲透到護理實踐的各個方面,如細分到一個操作,一種疾病,一個癥狀的護理標準,科學、豐富的護理標準就構成了護理工作的規范體系,為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證。ICU護理人員根據身體約束護理目標,合理設置身體約束護理計劃,個性化評價患者情況,甄別呈現的和潛在的護理問題,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并行效果跟蹤評價,使身體約束護理在護理程序的每一個步驟是井然有序且有效的交叉循環進行。
3.2 “ICU身體約束實踐標準”建立有助于實現規范、安全的身體約束護理目標ICU是醫院使用身體約束最為普遍的場所,但身體約束會帶來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方面的負面影響,不恰當的身體約束甚至還會引起死亡。許多國家已制定身體約束實踐指南以規范應用,我國尚無統一的身體約束指征及使用規范,許多醫院現行的管理標準也未對身體約束的使用作出明確規定。不同教育背景、臨床經驗和性格特質的護士,對身體約束的認知存在差異和壓力,導致身體約束過程中出現諸多的護理缺陷,護理安全面臨隱患。故各醫院有必要結合自身ICU特點,在現有循證護理證據的基礎上,制定并規范身體約束使用。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身體約束臨床實踐標準,開展規范化的身體約束在職教育,完成適當的身體約束實踐訓練,規范護士關于身體約束的行為。本文成立身體約束專家組,明確其責權利,根據重癥醫學科危重癥患者的病情特征,制定身體約束安全使用制度、明確其適應癥和禁忌證、遵循知情同意的醫療倫理原則、規范身體約束操作流程和護理常規。并設計了代碼式的身體約束護理記錄單,對身體約束全程,遵循護理程序的原則進行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對身體約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高危并發癥-非計劃性拔管進行了風險評估,提高了護理人員對身體約束實踐標準認識度和依從性,實現了身體約束護理過程中的閉環式管理,保證身體約束護理質量的規范,提高了患者家屬對身體約束護理的理解度和滿意度,有助于實現安全護理的目標。
綜上所述:制定適用于重癥醫學科的身體約束護理實踐標準,有助于協助護士解決危重患者臨床困難護理情形,形成關于身體約束的正確的信念和行為,實現規范身體約束的臨床應用,降低身體約束率的管理目標。但本實踐標準需要在大樣本、多中心的循證實踐中加以檢驗和評價,以探索最佳、最適宜的身體約束的臨床護理實踐標準。
王玲,朱小平,張春華,等.ICU護士對患者實施身體約束體驗的質性研究.護理學雜志,2015,30(17):56-58.
[2] 崔金銳,陳英.護理敏感性質量指標研究進展.護理學雜志,2014,29(12):88-91.
[3] 祝賀,馬新利,陳雪.等護理人員身體約束認知和實踐的研究進展.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4):2972-2974.
[4]DemirA.Nurses’useofphysicalrestraintsinfourTurkishhospitals.JournalofNursingScholarship,2007,39(1):38-45.
[5] 李振香,呂紅.身體約束不良影響及減少身體約束的策略.中國護理管理,2014,14(10):1014-1016.
陳巧玲(1972-),女,福建莆田,碩士,副主任護師,護士長,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1
C
10.16821/j.cnki.hsjx.2017.06.021
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