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熱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許可并清理規范一批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審議通過“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推動營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場環境;部署創新政府管理優化政府服務,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12月29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財政部長肖捷發表講話表示,2017年有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研究實施新的減稅措施,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快現代財政制度建設。財政系統將貫徹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推動解決供需結構性失衡,支持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繼續支持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工作,支持中央企業處置“僵尸企業”。健全普惠金融政策的正向激勵機制,推動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醫保“漫游”的目標已經喊了多年,但卻遲遲難以實施,缺的不是技術,最大的障礙還在制度層面。解決異地就醫問題,不僅僅在于建立結算平臺,實現全民醫保信息數據共享,還在于大力提高基本醫保統籌層次,推進醫療保險制度變革,加快整合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隨著我國進入全民醫保時代,異地就醫有“保”可“報”,成為許多流動人員的心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日前明確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時間表:在2016年底基本實現醫保全國聯網的基礎上,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對在養老服務領域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方式的項目,可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建設。大岳咨詢總經理金永祥認為,未來PPP仍然將是養老院建設的主要方式,此次《意見》將對養老PPP項目產生積極影響。此外,異地結算問題已經提上日程,也將解決養老PPP的一大障礙。
關于新年的貨幣政策,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新年致辭提及,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調節好貨幣閘門,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扎實推進關鍵性改革任務,重點做好“三去一降一補”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金融服務;全面提升金融管理和服務水平,圍繞服務實體促進金融市場產品創新和規范發展;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1月5日,財政部發言人就企業稅費負擔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近十年來我國涉及企業的兩大主要稅種的稅制改革,體現了普遍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的政策導向,是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下一步將繼續強化“放水養魚”意識,在落實好現有的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著力完善稅收制度,研究新的減稅降費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據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2016年全年完成郵政業業務總量7410億元,同比增長45.9%;業務收入5380億元(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2%。郵政普遍服務和快遞服務滿意度穩中有升,消費者申訴處理滿意率達到97.6%。但是,同質競爭、快遞安全等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仍非常嚴重。業內專家表示,快遞業要在快車道上保持行駛,必須強化創新驅動,提升供給適應性和有效性。應著眼于做大做強做優寄遞服務供給,搶抓線上線下互動模式蓬勃發展機遇,繼續鞏固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努力從單純業務承接轉向服務上游業務和提供增值服務的全面協作。
責任校對:羅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