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旗
事業單位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方法的改進建議
■/張雙旗
當前事業單位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只明確了各會計要素的權責分擔,而部分經濟業務沒能夠同時記錄單位的預算收支,這可能使凈資產嚴重背離實際情況,進而影響事業單位年終決算的編制。本文建議通過增加“雙分錄”會計核算、增設“待償債凈資產”科目,對現行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方法予以改進。
事業單位 權責發生制 會計核算
2012年重新修訂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部分經濟業務或事項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法,這明確了各會計要素的權責分擔,真實反映了事業單位資產、負債等財務狀況,提供了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但在實際工作中,目前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方法忽視了事業單位的收支特性,造成會計核算和收支管理的不協調,逐漸暴露出當前會計核算方法的弊端。
(一)可能虛增或減少凈資產
1.發生預付賬款或其他應收款時。事業單位核算借記“預付賬款”或“其他應收款”,貸記“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補助收入”、“銀行存款”等科目,假如期末該筆款項仍未沖銷,將造成事業單位年未虛增結轉結余的情況。
2.購入存貨時。事業單位核算借記“存貨”,貸記“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補助收入”、“銀行存款”等科目,此時事業單位資金已支出,但賬面未計支出,而發出存貨時,事業單位核算借記“事業支出”,貸記“存貨”,假如期末存貨借方仍有余額,將造成年未虛增結轉結余情況。
3.發生應付賬款或其他應付款時。事業單位核算借記“事業支出”,貸記“應付賬款”或“其他應付款”,此時事業單位資金未支出,但賬面沒有資金來源已計支出。假如期末該筆款項仍未沖銷,將造成事業單位年未減少結轉結余的情況。
4.因融資租入或跨年度分期付款購入固定資產而發生長期應付款時。事業單位核算借記“固定資產”,貸記“長期應付款”、“非流動資產基金”,同時借記“事業支出”,貸記“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補助收入”、“銀行存款”等科目,此時非流動資產基金未全部反映固定資產的占用金額;計提折舊時,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貸記“累計折舊”,假如該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金額大于形成的非流動資產基金,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將造成非流動資產基金為負的情況。
(二)對部門決算編制的影響
我國部門決算編制的基礎是收付實現制,強調的是資金的來源和使用。而事業單位部分經濟業務或事項采用的是權責發生制,強調的則是整個業務流程的核算。不同的編制和核算基礎,造成了當前會計核算方法有時不能夠按照會計核算的收支、結余準確地填列部門決算報表,失去了對財政資金有效的監督與管理。
(一)采用“雙分錄”會計核算
建議參照現行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重新修訂《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將“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存貨”、“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科目,采用“雙分錄”會計核算。當一筆經濟業務或事項既存在收支的增減變化,同時又存在非貨幣性資產、負債的增減變化時,用兩筆會計分錄分別加以記錄,從而更能完整地反映單位收支情況和財務狀況。
(二)新增“待償債凈資產”科目
建議參照現行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新增“待償債凈資產”科目,用于核算事業單位因發生“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而相應需在凈資產中沖減的金額。“待償債凈資產”科目屬于凈資產類科目,但實質上是一個備抵科目,期末余額在借方,強調與負債的對應關系。新增“待償債凈資產”科目將彌補原會計核算方法在信息反映方面的不足。
(一)以“預付賬款”為例的“雙分錄”核算
2016年12月30日甲事業單位與M公司簽訂一份勞務合同,總金額為50000元;12月31日以財政撥款預付勞務費30000元,M公司開始提供勞務;2017年1月31日該項勞務完工并開具發票,當日以財政撥款支付剩余勞務費20000元。
改進前會計分錄:
(1)2016年12月31日預付勞務費時:
借:預付賬款—M公司 3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30000
(2)2017年1月31日支付剩余勞務費時:
借:事業支出 2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20000
同時沖銷預付勞務費:
借:事業支出 30000
貸:預付賬款—M公司 30000
2016年預付勞務費時,資金支出30000元,賬面未計支出,年末將虛增結轉結余30000元;2017年沖銷預付款時,無資金支出,賬面計支出30000元,年末將抵消虛增的凈資產。
改進后會計分錄:
(1)2016年12月31日預付勞務費時:
借:事業支出 3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30000
借:預付賬款—M公司 30000
貸:資產基金—預付賬款 30000
(2)2017年1月31日支付剩余勞務費時:
借:事業支出 2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20000
同時沖銷預付勞務費:
借:資產基金—預付賬款 30000
貸:預付賬款—M公司 30000
2016年資金支出與賬面支出均為30000元,因預付賬款年末形成資產基金30000元,2017年沖銷預付款時,相應沖減資產基金30000元。
(二)以“存貨”和“應付賬款”為例的“雙分錄”核算
2016年12月31日甲事業單位從N公司購入A材料一批,購買價款為50000元,結算憑證已到,款項尚未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2017年1月31日以財政撥款支付欠款50000元;3月31日領用A材料30000元。
改進前會計分錄:
(1)2016年12月31日購入A材料時:
借:存貨—A材料 50000
貸:應付賬款—N公司 50000
(2)2017年1月31日支付欠款時:
借:應付賬款—N公司 5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50000
(3)2017年3月31日領用存貨時:
借:事業支出 30000
貸:存貨—A材料 30000
改進后會計分錄:
(1)2016年12月31日購入A材料時:
借:存貨—A材料 50000
貸:資產基金—存貨 50000
借:應付賬款—N公司 50000
貸:待償債凈資產—應付賬款 50000
(2)2017年1月31日支付欠款時:
借:事業支出 5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50000
借:待償債凈資產—應付賬款 50000
貸:應付賬款—N公司 50000
(3)2017年3月31日領用存貨時:
借:資產基金—存貨 30000
貸:存貨—A材料 30000
(三)以“長期應付款”為例的“雙分錄”核算
2016年1月31日,甲事業單位向P公司采購一臺辦公設備,價款共計300000元,當日即投入使用,預計共可使用5年,無殘值;合同約定,甲單位采用財政撥款方式分期付款,2016年1月31日支付50000元,2017年1月31日支付100000元,2018年1月31日支付150000元,編制前兩年會計分錄。
改進前會計分錄:
(1)2016年1月31日購入辦公設備時:
借:事業支出 5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50000
借:固定資產 300000
貸:長期應付款—P公司 250000
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50000
(2)2016年每月計提折舊時: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5000
貸:累計折舊 5000
(3)2017年1月31日支付價款時:
借:事業支出 10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100000
借:長期應付款—P公司 100000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100000
2016年計提累計折舊共計55000元,該固定資產占用的非流動資產基金為50000元。
改進后會計分錄:
(1)2016年1月31日購入辦公設備時:
借:事業支出 5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50000
借:固定資產 300000
貸: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300000
借:待償債凈資產—長期應付款 250000
貸:長期應付款—P公司 250000
(2)2016年每月計提折舊時:
借: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5000
貸:累計折舊 5000
2016年計提累計折舊共計55000元,該固定資產占用的基金為300000元。
(3)2017年1月31日支付價款時:
借:事業支出 10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 100000
借:長期應付款—P公司 100000
貸:待償債凈資產—長期應付款 100000
事業單位既是預算會計的主體,又是財務會計的主體,這一特點決定了會計核算方法需與之相適應。從改進的會計核算方法來看,一方面,通過增加“雙分錄”會計核算,能真實地反映事業單位資金的運行狀態和會計核算情況,使會計信息使用者全面地了解單位的資產、負債及收支變化,為編制部門決算提供準確的預算執行結果;另一方面,新增“待償債凈資產”科目,體現了負債相應需在凈資產中沖減的金額,更加準確地反映了單位的凈資產情況。綜上,建議對現行事業單位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方法予以改進,以滿足財務管理和決算編制的雙重需要。
[1]財政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S〕.2012-12-19.
[2]財政部.行政單位會計制度〔S〕.2012-12-18.
[3]李峻.現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雙分錄”應用問題探析〔J〕.財務會計,2015(06).
[4]盧思明.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財會研究,2017(01).
◇作者信息:中共亳州市委黨校總務處
◇責任編輯:何 眉
◇責任校對:何 眉
F23
A
1004-6070(2017)05-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