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萬
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探討
■/葉 萬
隨著我國“營改增”重大稅制改革的持續推進,企業外部市場競爭優勢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而全面預算管理逐漸成為各行各業強化內部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建筑行業是我國近十年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之一,其預算有效性直接關系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因此,本文在分析全面預算的特點的基礎上,著重研究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的必要性及優化策略,期望本文結論為建筑施工企業提升內部競爭優勢有所啟示。
建筑施工企業 全面預算管理
2016年5月1日建筑行業正式被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這預示著內部控制逐漸成為企業降低稅負成本的重要途徑,同時在互聯網環境下,全球化與信息化為建筑行業提出了較高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具有投資金額大、周期長、成本控制范圍廣特點,其預算體系對建筑企業去產能化具有重要意義。稅制改革一年來,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尚有諸多不足需要完善,例如監管制度不健全、預算意識不足等。且鮮有企業從實踐與理論方面研究總結歸納當下進一步完善預算體系的策略。鑒于此,本文結合當下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改增”稅制改革、互聯網時代背景,提出優化策略與指導性建議。
全面預算管理是籌資預算、財務預算、資本預算與營業預算等各項預算間的有機組合,其預算本質是對企業籌資活動、投資活動和經營活動等管理活動進行考評、調整和控制。其預算基礎主要是資本預算、業務預算、企業戰略規劃;其預算目標是企業效益最大化;其預算核心是一切財務活動的現金流;其預算編制方法是采用零基預算與彈性預算相結合的方法,即對預算期業務量以年度作出計劃,在執行過程中根據實際的變化動態調整預算編制。建筑行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主要有兩點:一是全員發展性,全面預算管理是集各項財務活動為一體的管理活動,需要企業各部門協同進行,而建筑施工企業具有多極化的組織發展結構,更需要全員預算;二是全面綜合性,建筑施工企業的預算必須貫穿于整個產業鏈,覆蓋一切現金流。
建筑行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需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時效性,此時效性主要分為預算執行時效性和預算編制時效性,預算實現必須在短時間內達到,否則不僅會浪費組織資源,甚至會影響組織整個產業鏈產能效率;二是有效性,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過程復雜多變,預算必須在不斷調整中得到有效實行;三是整體性,主要體現為預算的“全程性”、“全額性”、“全員性”,其必須覆蓋整個施工項目過程。預算的編制原則主要為以公司整體經營目標為核心,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方式進行,以經營業務預算為起點,再按照資本預算、籌資預算、財務預算的順序編制而成。
就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其全面預算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現代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每年的施工協會均會召開全面預算管理研討會,近年來多次強調我國經濟環境變化對施工企業發展的影響,而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實現產業升級,上升至更高水平提供了發展條件;第二,它對施工企業起到了監管作用,例如成本控制、計劃方案實施等;第三,它便于施工企業實行分包管理,尤其可以更具針對性的對分包隊伍進行評估;第四,它是建筑施工企業項目開展的重要基礎,例如在項目籌備階段,建筑施工企業可以將預算管理運用于企業競標報價,尤其在PPP模式推廣以來,預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業的電子化競標報價、保證金繳納等事項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施工階段,預算可以很好的約束材料、人力和設備成本;在結算階段,決算與預算對比,易于后續結算工作分析原因、糾錯反饋、決策調整等。基于以上原因,預算管理的全面性、精細化對建筑施工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監管體制過于傳統化
目前建筑施工企業的預算監管體制過于傳統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預算責任主要歸于財務部門,其它部門各自負責自己的業務,由此導致兩種現象,一種是財務部門的預算編制不符合其它部門的實際情況,另一種是財務部門獨攬預算大權,違規編制預算;第二,預算缺乏網絡化,互聯網環境下,預算編制、執行與監控均要通過信息傳輸,但目前預算監管仍然通過人力監管,一方面監管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難以獲得準確決策依據;第三,預算管理人員意識淡薄,缺乏整體意識。
(二)體系不完善,流程不順暢
首先,建筑施工企業預算體系不健全,甚至部分施工企業只有財務部門在進行預算編制,施工單位關于預算編制、執行步驟沒有明確的制度流程;其次,預算環節中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例如審批環節的責任主體不明確;最后,難以避免財務部門預算集權行為,且預算未實現全面性,預算部門的職能性差,部門間缺乏交流。
(一)健全和創新監管機制
保障預算執行必須建立健全監管機制,主要體現為三種機制,即違規機制、聯動機制、科技監管機制。
首先,就違規機制而言,要按照誰檢查誰落實問責的工作原則,切實抓好對施工過程中違規行為的處理處罰,對施工預算操作過程中的一般性差錯和遺漏要落實整改責任限期整改,對嚴重違規行為要給予經濟處罰和紀律處分,對屢查屢犯的施工單位、人員要加大問責力度,對重大違規的預算、審核、審批等各環節的責任人員要區分責任大小嚴格問責,防止以經濟處罰代替紀律處分、只問責財務預算經辦人員而不問責具有審核審批權限的施工管理人員。
其次,就聯動機制而言,實施重大施工項目預算聯動監管機制,在內外部、上下級之間充分實現橫向、縱向的協調配合,共享監督成果。一是建立財務、施工與業務部門間檢查成果的相互反饋機制,實現有效的互補;二是建立檢查聯動機制,財務、施工與業務部門加強溝通,有效整合各自資源優勢,共同參與施工項目預算檢查,形成監督合力;三是強化對各級單位預算監管檢查的指導管理,將預算指導落實到施工開展的各個階段,切實提升預算監管的質量與成效。
再次,就科技監管機制而言,積極拓展和提高計算機在審計領域的應用和使用層次,搭建財務、業務數據平臺,實現預算信息系統與各業務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與對接,促進財務數據的共享與監測。加快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完善財務預算分類審計模型,通過“數據+模型分析”的數據化監管模式,查找線索、確定重點、精確范圍,實現實時監控、動態監控。
(二)強化預算信息化管理
互聯網環境下,預算編制應該具備戰略性和系統性,不應僅僅局限于經營計劃編制,而是以戰略思維貫穿于施工全過程。為此,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著手于三方面措施:一是健全組織預算機構,具體可以包含監控機構、執行機構、編制機構、決策機構;二是將企業預算與施工項目預算相匹配,將預算目標分配至每個項目中;三是將預算與績效管理相結合,根據預算項目或預算部門執行結果進行績效考核,將預算納入施工企業績效考核體系;四是強化預算信息化建設,實現預算控制、執行、審批、編制網絡化,成本控制、信息傳輸共享化。
(三)完善與梳理施工企業預算管理體系
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建立由預算編制和執行機構、預算常設管理機構、預算管理委員會、經理辦公會議構成的四級預算管理體系。首先,公司經理辦公會議為公司預算管理的最高決策人(最終審批機構),負責制定公司的年度經營總目標,審批公司年度預算方案及重大調整方案,尤其針對重大施工項目的預算調整。其次,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它是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最高管理機構,負責審查總體預算方案、預算調整方案及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向經理辦公會議提交預算方案和預算調整方案,組織預算考核與監督。預算管理委員會由企業經理、總會計師、財務部門、計劃部門、工程部門、采購部門、審計部門、營業部門、生產部門及人力資源部門等部門負責人組成。最后,要梳理預算編制步驟,一是要確定預算目標,上級主管部門發起預算編制通知,公司提出年度經營目標,由計劃部門具體統籌各職能部門研究討論,以確定公司關鍵經營指標;二是分解預算目標,由財務部門編制年度預算工作方案,同時根據預算的類別,分解預算目標到各職能部門;三是編制預算草案,主要職能部門根據公司關鍵經營指標進一步分解到預算執行單位,例如施工單位,各部門根據本年度下達的經營業務預算草案,結合上年度的預算執行情況和自身工作需要,制定出本年度單位預算方案,然后逐級上報匯總;四是審批預算方案,公司年度預算方案經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上報公司經理辦公會議審批,審批通過后報上級主管部門。
建筑施工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改增”重大稅制改革、互聯網環境背景下,去產能化要求其必須強化內部競爭優勢,尤其是全面預算管理。但縱觀企業實踐與理論研究現狀,發現建筑施工在企業預算監管機制、預算流程、預算指標等方面均存在諸多不足。因此,本文有針對性的提出創新監管機制、細化預算指標、完善預算體系三項建議。但限于建筑施工企業預算案例數據難以獲得,建議后續研究可以結合具體企業案例探討優化策略。
[1]黨艷麗.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預算管理策略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08).
[2]黃秀娟.淺談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6(02).
[3]韋輝明.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預算管理分析〔J〕.商,2012(06).
◇作者信息: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電力工程局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羅 敏
◇責任校對:羅 敏
F275
A
1004-6070(2017)05-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