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光炯
湘南學院湖南郴州42304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傳播模式的構建與優化
賓光炯
湘南學院湖南郴州423043
在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以及互聯網廣泛普及背景下,出現了多種以網絡平外為基礎的新型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完成和實現的,眾多新媒體的出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較大沖擊,構建新媒體傳播模式進行信息傳播,已經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文章指出了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影響,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傳播模式的構建與優化進行了深入分析,以實現更加理想的信息傳播效果。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傳播模式;構建;優化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提升學校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意義重大。通過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模式,能夠以圖形或圖示的方法,清楚、直觀的將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整個過程呈現出來,進而找到最佳的傳播路徑,確定最為合適的傳播方法,以提高信息傳播質量和傳播效率,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高校開展,實現更為理想的教育效果。
新媒體的出現及廣泛應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正面和負面雙重影響。首先,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存在,都可以借助新媒體開展教育工作;教育方式也更加豐富、多樣,能夠通過網上直播、留言板、在線交流等方式,完成教育信息的傳播;并且可以避免面對面交流,使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言論,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其次,新媒體信息內容數量龐大、類型眾多,充斥著很多不良信息和不健康信息,容易對大學生造成誤導和侵害;而新媒體的開放程度和自有程度較高,這就加大了信息管理難度;同時,部分大學生容易沉迷于新媒體虛擬世界中,人生價值觀念容易出現偏差,甚至出現散布謠言的不道德、不合法行為,不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1]。
為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和優勢,就需要在構建科學、可行的新媒體傳播模式,既要遵循其基本原則和方法,又要凸顯新媒體傳播模式特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是信息傳播的一種,在構建新媒體傳播模式時,應借鑒西方經典傳播模式的原則和方法。在長期的研究和發展過程中,信息傳播方面逐漸形成了線性模式、循環模式、社會系統模式等多種模式,線性模式無法實現雙向互動交流,循環模式在人際傳播方面具有較大優勢,而社會系統模式能夠反映出復雜的傳播構成要素。在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模式時,通過借鑒這幾種經典傳播模式,形成了聯系結構模式、過程模式、整體互動模式等多種傳播模式。但是這些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模式時,需不斷結合傳播要素及環境的變化,突出新媒體傳播模式的特殊性,體現出其信息海量化和碎片化共存、信息傳播交互性與個性化共存、傳受主體合一化、信息傳播分級裂變等特點,進而才能使新媒體傳播模式更好的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效率[]。
基于新媒體構建形成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模式,需要在實踐應用過程中不斷進行優化,實現新媒體傳播模式應用的有效性。
(一)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傳播渠道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統傳播途徑比較單一,主要是依托課堂開展教學,再通過學校組織和學生社團開展活動來進行的,而新媒體傳播模式的應用,可有效拓寬信息傳播渠道,提高信息傳播效率和通暢性。大學院校在傳播思想政治教學信息的時候,可以依托新媒體來完成,首先,學校可以建立官方網站和官方微博,各院系也可以結合自身特點設立微信公眾號,在及時發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通過留言自由發表言論,實現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其次,每個班級以及學生社團組織,可以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在第一時間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遞給學生。比如,某地一所大學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每個班級都設有2個QQ群和1個微信群,并且由班長和團支書負責管理,以此來實現教育信息的快速傳播和雙向互動。
(二)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傳播內容
大學院校在利用新媒體傳播模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對傳播內容進行優化,進而才能實現更為理想的教育效果。一方面,在選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時,需要兼顧其理想性和實踐性特點,結合以往工作經驗,從長遠發展目標進行考慮,實現兩者的統一性。另一方面,應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教育信息進行分層選擇,確保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3]。比如,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想觀念等群眾性和社會性教育信息時,還應該在其中融入誠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教育等內容,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大學生媒介素養
在利用新媒體傳播模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自身需具備較高的媒介素養,在遵循新媒體使用規范的同時,還要做到對各種媒體信息的快速甄別及科學處理,進而才能從中提取有價值的教育信息。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做到對新媒體傳播知識的充分了解、對新媒體傳播技術的熟練運用,這就需要通過新媒體培訓、社會考察活動等形式,來提高其媒介素養。其次,大學院校應提高對學生媒介素養培養的重視力度,并采用科學、有效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比如,可以通過開展選修課、社會實踐、黨團互動等形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媒介觀念及使用理念,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滲透創造有利條件。
(四)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反饋機制
反饋機制和反饋機制的構建,同樣是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傳播模式的重要措施。在建立反饋機制時,應先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明確教育需求,確定教育方向,選擇最佳教育信息對大學生進行引導,然后進行實時雙向互動,并時刻關注教育信息傳播效果,及時作出調整和修正,最后還需要作出總結和歸納,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改善建議,為日后工作的開展積累經驗。
新媒體的興起及廣泛應用,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機,但是也使得該項工作面臨著較大的挑戰。要想充分發揮新媒體的應用優勢,就需要根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及特點,借鑒西方經典傳播模式,以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模式為基礎,構建新媒體傳播形式。同時,應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不斷對新媒體傳播模式進行優化和改進,探索更為合適、有效的傳播路徑,進行才能積極應對復雜的傳播要素及傳播環境,推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與進步。
[1]袁希.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8):49-50.
[2]華玲.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維互動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10):216-218.
[3]孫紅竹.新媒體技術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傳播路徑分析[J].新聞戰線,2014,(10):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