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發輝
文山州廣南縣蓮城鎮那倫中心學校木忙完小云南文山663300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陸發輝
文山州廣南縣蓮城鎮那倫中心學校木忙完小云南文山6633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之一,小學生所處的身心發展階段,決定了小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了學習興趣,才有學習動力,才能主動地學習數學。教師只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社會生活中引入和發現數學問題;創設情境;采用直觀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和意義。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加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思維,使學生能夠集中學習注意力,積極主動的吸收知識,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時,應該注意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數學課堂貼近教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使數學教學更加生活化、興趣化、娛樂化。教師還應在教學中多表揚和鼓勵學生,使學生逐步對數學感興趣,逐步熱愛數學,并使這種熱愛轉化為學習的不竭動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的導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教學的感興趣程度。以社會生活中的案例導入,將生活案例與數學問題相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和生活實際的關系和意義。數學來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教學聯系在一起,能夠很容易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數學的親和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意義,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需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出發,精心設計教學教案,將生活與教學融會貫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活化、現實感的氛圍中,進行數學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進而拓展創新思維。例如在講授建立“克”的概念時,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課前調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質量及秤,并準備天平、電子秤、2分硬幣、1克鹽及一些較輕的物品,讓他們分別記下每一件物品的重量,如用天平稱出2分的硬幣重1克。并在課堂上互動交流,讓學生用手掂一掂,說一說感受,提出現實的問題,并用數學的方式解決問題。總之,教師要結合小學生活潑多動的特點,多進行生活化教學,讓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化數學的抽象為生活的具體,進而有效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設置巧妙的情境,導入數學問題,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課程教學計劃,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來增加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教學吸引力,使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也可以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出現的數學難題。如在教學《數的認識、認識方向》,教師可以在校園內創設情境,讓學生找出教室的東、南、西、北各是什么地方,再逐步引導學生弄清學校超市、體育館、食堂等各在學校的哪一方位。通過討論交流后再認識東北、西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情境的創設可以為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為學生提供豐富、有現實意義的背景材料。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生通過現實場景和模擬場景,發現課本的知識融入到現實中,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低年級小學生具有具體性的思維特點,越具體形象的東西,越能喚起他們的興趣。因此,采用直觀教學,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通過直觀教學,可以使小學生在快樂中學會知識,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直觀教學比單純的語言講述對于數學教學而言更有效果,因為數學在知識上的形式絕大多數都是抽象的,簡單的語言描述并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將知識很好的理解,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教師應充分的采用直觀教學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官理解,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運用自如。如教學“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和“用米作單位量長度”時,學生需要建立1厘米、1米的表象。教師可以讓學生量自己的鉛筆盒的長,量橡皮的厚度,量手掌的寬、中指的長等,充分使學生感受1厘米有多長;通過讓學生量兩臂張開多大是1米,1米從腳到自己身體的什么地方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感受1米有多長。教師在直觀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社會生活中引入和發現數學問題;創設情境;采用直觀教學,有意識地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規律,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以小學生的數學興趣點為教學導入,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帶著問題思考,學得有興趣,學得有動力,學得愉快,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感受到成功的快感,體會到努力的價值,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的目的和意義。
[1]李玲.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赤子(上中旬),2016,18:246.
[2]廖蕓蕓.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6,1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