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丹
汕頭市鮀濱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廣東汕頭515000
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
陳曉丹
汕頭市鮀濱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廣東汕頭515000
在具體課堂實踐中,教師可通過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情境、引介軼事、形象演示、溫故知新等導入方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語文;課堂;導入;啟發(fā)
在實行新課標的今天,要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就更要精心設計導語,激發(fā)他們內(nèi)在的學習驅(qū)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情緒飽滿、興趣濃厚地迅速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順利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變革,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應如何選擇最佳入口激發(fā)學生興趣,順利導入新課呢?現(xiàn)結(jié)合本人教學實踐,淺談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幾種導入方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課的導入,教師可巧布懸念,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既體現(xiàn)教學重點又饒有趣味的問題,誘發(fā)學生學習欲望,創(chuàng)設逐疑探秘的情境,激發(fā)學生思維。
如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課的導入中,我這樣設置懸念:同學們,杜甫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稱為“詩圣”。在我們看來,這樣偉大的詩人生前應該不愁吃穿,住在華美的屋子里寫詩作賦。但實際上并非如此。那他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請同學們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從中找出答案。此處,我給學生設置懸念,啟發(fā)他們思考,使學生產(chǎn)生迫切學習了解的濃厚興趣,誘導學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
許多課文是文情并茂的,但閱歷較單純的學生往往不能一下就領悟。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快披文以入情、動情以入境呢?我認為,教師如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使學生通過聯(lián)想與想象,身臨其境,獲得生動鮮明的感受,將會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重要作用。
語言是表達感情的主要手段。教師在導入新課時,用深情的語言往往能打動學生的心,激發(fā)學生的情,形成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另外,優(yōu)美的音樂、直觀的影像同樣能起到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的作用。
如欣賞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我先為學生演唱流行歌曲《明月幾時有》。老師動情的歌唱為學生營造了氛圍,強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興趣支使下,學生對這首詞很快就能唱能背,在此基礎上欣賞這首詞就輕松、愉快得多。又如講《煮酒論英雄》時,一開始我先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描述這一內(nèi)容的錄像,學生的視聽感官立刻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仿佛進入到當時的場景中,感受到曹操與劉備之間緊張的勾心斗角。學生對課文預先有了較深體會,其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得到很好的激發(fā)。
利用學生的“奇”激“趣”,由“趣”生“愛”,這是學習的一個心理變化過程。
如對課本中的名家軼事,學生向來甚感興趣,所以,我經(jīng)常將一些與新課內(nèi)容相聯(lián)系的名人軼事帶到課堂上,往往取得不凡效果。
如上《外交部長李肇星與公眾網(wǎng)上交流》一文時,我用李肇星機智答疑的故事引入:李肇星擔任中國駐美大使期間,有一次,在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演講,一個老太太問他:“你們?yōu)槭裁匆致浴鞑兀俊痹诘弥咸堑驴怂_斯州人后,李肇星說“你們德克薩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國,而早在13世紀中葉,西藏已納入中國版圖。您瞧,您的胳膊本來就是您身體的一部分,您能說您的身體侵略了您的胳膊嗎?”老太太一聽樂了,熱烈擁抱李肇星,連聲說:“謝謝您,您讓我明白了歷史的真相。”這個故事讓同學們見識了李肇星的機敏、風趣,激起他們好奇之心:“當李肇星面對網(wǎng)友各式各樣的問題,他又會如何機智幽默地應對呢?”于是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新課學習,在課文中找答案。
形象演示法就是對適合學生表演的篇目,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以形象演示導入新課,調(diào)動課堂情緒。
在講《談笑》一課時,我讓幾個學生課前準備,一上課就請他們分別演示“笑逐顏開”、“抿嘴笑”、“撇嘴笑”、“咧嘴笑”、“眉開眼笑”、“哈哈大笑”、“冷笑”、“狂笑”等表情,其他同學分別用表示“笑”的詞語來描述演示者的神態(tài)。我也參與其中,對表演的同學,我是“笑臉相迎”,看到精彩表演,聽到精妙描述,我“拊掌”迎合同學們的歡笑,師生都“忍俊不禁”,一時間笑聲充滿課堂,學生情緒得到有力調(diào)動,不知不覺進入到課程要講解的內(nèi)容中,快樂地掌握教學內(nèi)容。
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語文教學法把講授新課之前的復習檢查稱為新課學習做好準備。溫習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學習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非常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新的教學理念。
想讓課堂精彩,就從妙用導語開始。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導課方法將會不斷涌現(xiàn),這是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是無論如何設計,導語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而且應該切合學生知識基礎、生活閱歷、心理特征、思維特點等方面的實際,只有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加強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1]李秀江.李肇星機智答疑[J].學習之友,2010(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