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蓮
印度導演阿米爾?汗精心打造的影片《摔跤吧,爸爸》一上映便引起驚人反響,取得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佳績。影片如此賣座,令人稱道,一方面與其感人肺腑、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和敘事線索有著重要的聯系,影片根據印度真實的摔跤手人生故事改編,其勵志性與貼近性深深地觸動著平凡觀眾的心弦;另一方面,阿米爾?汗付諸的汗水與心血功不可沒,阿米爾?汗為將影片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動、形象與貼切,其與演員們都親自參與數月的摔跤訓練,且阿米爾?汗自身為將馬哈維亞的人物形象塑造地更加鮮活成功,其躬身實踐,先增肥再減肥,為影片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最后,影片的諸多好評,與其精湛的蒙太奇剪輯手法有著同樣密不可分的聯系。
影片《摔跤吧,爸爸》主要使用了連續式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反射蒙太奇與心理蒙太奇等蒙太奇剪輯手法,通過精心的鏡頭組接,將生動的故事情節、鮮活的人物形象與幽默的敘事方式等全都躍動在熒幕之上。
前進蒙太奇,又稱為連續式蒙太奇,是敘事蒙太奇中常用蒙太奇類型之一,其主要目的旨在推進劇情發展。在影片《摔跤吧,爸爸》中便大量使用該蒙太奇手法。如伴隨著影片女主人公堂哥的第一人稱口述,將兩位女主人公從發生打人事件到如何開始被父親進行摔跤訓練,再到如何又將堂哥加入陪練的行列和兩位女主人公如何千方百計地想要擺脫惡魔一般的訓練,這整段時間內的故事情節均使用連續式蒙太奇手法來展現。再如,兩位女主人公絞盡腦汁運用十八般技藝對抗父親的魔鬼式訓練宣告失敗后,決定向父親坦白,她們不想再繼續訓練,在說完各種借口都被父親駁回之后,兩姐妹以女性標志和象征信仰的“長發”以長虱子為由向父親提出中斷訓練,此時,運用連續式蒙太奇,下一個畫面立即出現父親親自剪掉兩姐妹信仰與女性的標志——長發,極具儀式感的畫面和父親眉頭緊鎖心情凝重的面部特寫交相輝映,將父親內心的堅決與無奈的表征,堪稱完美;緊接著,是目光呆滯的女兒們的鏡頭畫面和痛哭流淚的母親的反應鏡頭畫面,此組連續式蒙太奇的連用,將母親的痛心與女兒的徹底潰敗都躍然在熒幕之上,構成活靈活現的“影像精靈”。
交叉蒙太奇,亦是敘事蒙太奇的類型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將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敘事線索交叉剪輯,以分別展現不同線索的故事情節。影片中,當姐姐吉塔進入皇家體育學院后,從前一直在一起的兩姐妹被分成了兩條敘事線索,兩者也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此時,影片用大量的交叉蒙太奇進行剪輯敘事。如,父親哈維亞與吉塔通話時的交叉蒙太奇,將吉塔的悄然變化與父親的失望落寞呈現出來;妹妹巴比塔與吉塔打電話,同樣采用交叉蒙太奇,雙人打電話的場景畫面交替出現,將妹妹對皇家體育學院的憧憬和姐姐的“放飛自我”交叉表現。
心理蒙太奇,是表現蒙太奇的類型之一。表現蒙太奇的主要功能旨在表情達意,抒發真情實感,因此心理蒙太奇的主要作用是用畫面鏡頭語言反映人物心理狀態和情緒,以感染和觸動觀眾情緒。在影片中,阿米爾?汗也大量運用了此種蒙太奇。如在影片最后一場吉塔參加的世界級比賽中,父親馬哈維亞因吉塔教練使用手段被關進了比賽現場的一間小黑屋中,在這一場景的畫面中,導演運用動與靜的鏡頭組合,再輔以全景、中景、近景等多種景別,將父親馬哈維亞因不能在女兒身邊陪伴吉塔比賽的緊張情緒,手機無信號鐵門砸不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望心理狀態極好地呈現出來。同樣是在這一場景戲中,父親哈維亞最終聽到印度國歌響起后滿目深情款款落淚的特寫,是心理蒙太奇極好的表征案例,將父親馬哈維亞喜極而泣的內心狀態流露出來。
再如,同樣是在吉塔參加最后一場世界級比賽的這場戲中,在接近影片尾聲時,吉塔眼看就要輸掉比賽的千鈞一發之際,以心理蒙太奇的手法,完整地交代出吉塔的心理轉變過程。以心理蒙太奇中回憶的手法,畫面“閃回”到吉塔童年訓練時被父親逼迫跳下水中,此時畫面再配上父親的畫外音,而后緊接畫面,吉塔如巨人一樣氣勢恢宏地站起來,好像要傲視群雄一般的氣場,再輔以仰拍鏡頭,將吉塔從內心的焦躁不安與脆弱如何轉變到堅不可摧高大偉岸的人物形象通過鏡頭語言與心理蒙太奇精彩絕倫地表現出來。
反射蒙太奇,是理性蒙太奇的一種,是所描述的事物和用來做比喻的事物同處一個空間,它們互為依存:或是為了與該事件形成對照,或是為了確定組接在一起的事物之間的反應,或是為了通過反射聯想揭示劇情中包含的類似事件,以此作用于觀眾的感官和意識。
影片中,姐姐進入皇家體育學院后,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完全脫離了父親的教育方式,父親眼看著浮躁的吉塔越飄越遠,此時導演在使用了大量交叉蒙太奇的基礎上,融入反射蒙太奇,以姐姐性格的轉變,全新的生活方式與訓練方式的鏡頭畫面與妹妹依舊堅持父親的訓練方式和陳舊的生活方式的鏡頭畫面交替展現,同時使用交叉蒙太奇與反射蒙太奇,以妹妹巴比塔的沉穩踏實反射姐姐吉塔在潛移默化中的轉變。
法國電影理論家阿杰爾說:“節奏是一種物質因素和一種感情因素組成的運動的發展。”[1]由此可知,節奏可以有效地引導出觀眾的情感情愫。影片《摔跤吧,爸爸》對于節奏的把控也同樣美輪美奐,長達150分鐘以上的影片,全程未讓觀眾感到枯燥乏味,而是越發地激動人心,正是其剪輯節奏的把控。精彩的動靜結合,巧妙的快慢把控,多重的景別運用,分段的情節設置,都使得該影片蕩漾出動感的旋律,極好地牽動著觀眾的情緒。
電影作品作為一門視聽藝術,在視覺上是蒙太奇的鏡頭組接,而聽覺的藝術則表現在音樂音響的效果上。影像作品的敘事情節與情感烘托都可以以音樂音響的形式表達出來,影片《摔跤吧,爸爸》也不例外。
在該影片中,阿米爾?汗雖未像其它印度影片一樣大量使用極具印度特色和風格的印度歌舞,但仍然在片中運用傳統印度音樂作為影片配樂,將淳樸和特色的印度風情表現得流芳溢彩。如影片中表現吉塔和巴比塔姐妹兩人童年時期的艱辛訓練時,阿米爾?汗為影片專程設計了配樂《嚴厲的爸爸》,將音樂作為敘事的推動者,歌詞詼諧幽默,曲風歡快輕盈,節奏動感十足,將兩姐妹的訓練場景表現得既有趣,又不失格調;既生動,又刻骨銘心。再如,影片中同樣融入了傳統印度歌舞的場景,在姐妹倆逃掉訓練去參加他人訂婚儀式時,琳瑯滿目的印度歌舞場景設置,實在驚艷動人!
在影片中有多種視聽手法的合用,在視聽語言中,一般約定在拍攝時不能“越軸”拍攝,以防止后期剪輯無厘頭或混淆觀眾視聽,但在影片《摔跤吧,爸爸》中,有多處“越軸”拍攝場景,如多次在姐姐吉塔參加比賽的場景中,使用“越軸”拍攝,后期剪輯時,卻巧妙地組接這些“越軸”鏡頭,以多角度全方位完整地呈現比賽全部過程,其目的是一方面為了凸顯吉塔比賽的艱辛與不易,另一方面使用平面場面調度,將比賽現場打造為類似平面舞臺的“場景”,讓觀眾產生一種心理的貼近性,仿佛親臨現場觀看比賽。
此外,在塑造比賽場景時,多種視聽手法并用,如觀看姐姐比賽時妹妹在場下的反應鏡頭、吉塔自身的主觀鏡頭、父親的面部特寫景別、電視機前街坊鄰居的反應鏡頭等,以及對吉塔最后即將戰勝比賽最后一搏時用仰拍的鏡頭加以表現,利用對比蒙太奇與吉塔小時落水的俯拍鏡頭形成鮮明對比,將吉塔的頑強勵志在熒幕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頑強勵志性,一方面是對所有平凡普通大眾的鼓勵和感染;另一方面,是對印度婦女權益的深刻號召和響應,更是整個世界女性自尊自強自信的女權主義的呼喚和吶喊。
[1]亨利·阿杰爾.電影美學概述[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