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海濤 時蕾 程宗春 郭芳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現階段新聞業帶來了深刻變革,對傳統媒體信息的傳播具有重要影響。微信公共平臺作為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產物,對傳統媒體信息的傳播具有顛覆性的影響,微信公共平臺特有的便捷、多樣化及普及性等屬性為天氣預報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傳播渠道,為大眾提供更加準確的氣象信息。
信息互動作為微信最基本的功能,不僅能夠實現實時消息的傳播,而且能夠對相應的信息進行編輯,促使傳播的消息更加生動,信息內容更加多樣化,包括文字、圖片、符號、語音及視頻等。
微信作為當前最流行的即時互動移動交流通訊軟件,自其成立以來,注冊使用用戶已超過6億,為廣大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溝通;而且現階段微信公眾平臺也已成為最主要的信息發布渠道。這些都為天氣預報信息的傳播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微信公眾平臺利用網絡傳播媒介,借助互聯網平臺,對需要推送的消息進行合理編輯,憑借網絡傳播,能夠及時地將天氣預報信息推送至用戶手中,而且耗費的成本極低。
微信公眾平臺具有主動向用戶推送信息的功能,天氣預報微信公眾平臺借助此功能,將最新的天氣信息及時推送給用戶,促使用戶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天氣情況;同時,微信公眾平臺能夠對推送的信息進行編輯,使發送的天氣信息圖文并茂、聲像兼備,更加具有可讀性。
天氣預報微信公眾平臺能夠提供在線天氣信息咨詢服務。天氣預報官方機構成立天氣預報微信公眾平臺后,對公眾平臺的二維碼進行公布,讓用戶進行掃描關注[1]。關注后的用戶不僅能夠定時收到當地區域氣象臺推送的天氣情況,而且可以在線咨詢其他區域的天氣情況,方便用戶安排出行活動。天氣預報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通過自動和人工兩種方式回復信息咨詢,并且可以根據用戶的信息需求,對推送的天氣預報信息的格式與內容進行編輯,以滿足更多用戶的多樣性需求。
微信公眾平臺是一個網上交流平臺,它具有信息雙向傳播的特性,因此,充分發揮這種特性,加強信息的互動共享。天氣預報微信公眾平臺設立的目的不僅是傳播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同時它還是一個科普知識傳播平臺[2]。而微信公眾平臺優勢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通過圖文、影音等多種形式向廣大用戶傳播天氣預報科普知識和防災減災知識;另一方面平臺的設立可以充分調動天氣科普愛好者的積極性,并通過平臺進行交流,豐富天氣預報部門信息庫。這也就實現了固有信息與新社會補充信息的有機結合,在不斷充實數據庫的同時,也實現天氣預報信息資源的共享。
微信公眾平臺在推送消息時,目標受眾群體較為明確,而且在傳播方式上也相對更加全面,包括:圖文形式、影音形式等。
天氣預報消息是人們每天都需要的生活資訊,只有及時、準確的天氣預報消息才能滿足廣大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天氣預報信息具有時效性、準確性、連續性等特點,更新不及時、停發等都會造成信息價值的缺失[3]。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天氣預報信息必須要做到每天都發,并且做到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等。
新媒體時代,新技術層出不窮。微信公眾平臺可以依靠先進的網絡技術來豐富天氣預報的報道形式,比如: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做天氣實況預報圖;加設大眾評論板塊,加強廣大用戶的體驗度;也可以適當的增加網絡鏈接來提供天氣深度報道等。豐富報道形式的目的是滿足廣大用戶的各方面需求,應該以大眾需求為出發點。
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天氣預報信息的傳播形式現在就有很多種,包括:電視廣播、專業的天氣預報網站、天氣預報APP、微信公眾品臺等等。對于微信公眾平臺,天氣預報信息的推送只能發給關注的用戶,因此在維護用戶,增強公眾號吸引力,加強與粉絲的互動等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
用戶在收到推送的天氣預報消息時,首先會看到標題,因此標題對用戶的吸引力就不容忽視。如:中國天氣網的公眾平臺在報道臺風時標題為“熊孩子瑪娃明天登陸”,這里引用網上很火的“熊孩子”一詞,一改以往正統、充滿專業術語的風格,運用詼諧幽默的口語化標題,有效地吸引受眾關注。
總之,新媒體的發展為天氣預報信息的傳播途徑、形式提供了多樣性選擇,但同時也提出更高要求,語言生動、形式豐富的天氣預報播報平臺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廣大群眾。因此,我國省市級天氣預報部門需要對傳統手法進行改進,以微信公眾平臺的技術為依托,有效地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特性,服務廣大用戶。
[1]葉虎,Xu Lina.多種媒介融合拓展天氣預報節目傳播空間[J].內蒙古氣象,2014(4):34-37.
[2]隋劍利,劉克利,孫紅斌.內蒙古天氣微信公眾平臺氣象服務及科普性研究[C].氣象科普論壇,2015.
[3]沈浩,阮蔚琳,陸飛,等.微信公眾平臺在公共氣象服務領域中的應用[C].氣象服務發展論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