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晨光
新聞行業不斷發展,目前處于新舊媒體融合的過程。編輯人員要明確新聞編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實現新聞編輯觀的轉型。在這一過程中要求新聞編輯人員可以理解新聞傳播的重要性,努力創新新聞編輯方式,提高新聞傳播的有效性。
雖然新聞在不斷發展,但是新聞編輯工作還是在新聞發生以后才進行收集資料,然后采用編輯的形式對新聞進行處理,但是已經錯過了新聞的最佳時機,這一方式也可以進行更全面的新聞報道,但缺乏時效性,影響了新聞傳播的效果,所以無法在這種情況下提高新聞質量。
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機遇,每個行業都在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開展新的業務,并且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結合新聞編輯的工作情況來看,新聞編輯工作效率沒有明顯的提高。新聞編輯工作中沒有合理利用資源,還是采用陳舊的工作方式,無法及時滿足觀眾的需求。
新聞編輯的質量和編輯人員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可以發現很多編輯人員在工作時只是憑借自身對新聞的理解進行編輯工作,忽視了新聞內容本身的意義,因此會導致新聞報道的片面性[1]。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新聞的價值,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正視自己的問題,同時要結合時代的發展,明確觀眾的需求,從大數據的角度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并且要以數據為中心,做好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報道。
首先在新聞編輯觀轉型的過程中,要解決滯后性的問題,尤其是新聞編輯人員的行為方式需要改變。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合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包括利用信息平臺、網絡平臺以及直播軟件等多種方式來進行新聞的報道,要拓寬收集新聞的渠道,關注熱點新聞,保證新聞報道的時效性,新聞以新為起點,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注意現場報道的效果,通過現場實際情況報道和編輯者的配合,為觀眾呈現出最真實最全面的新聞,環節新聞工作滯后性的問題[2]。
此外,應該創新新聞編輯工作方式,而且要立足于新聞內容進行編輯,避免過多輸入編輯者的主觀意愿。在開展新聞編輯工作的同時,要合理利用所有的數據資源,要結合時代的發展進行數據的分析,采用創新的方式進行新聞編輯,要求切實保證新聞的價值和真實性。在新聞媒體進行報道時,應該為大眾負責,編輯人員需要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在工作的過程中體現出新聞的價值,避免新聞和輿論的誤導。互聯網的普及可以讓大家更快速的了解信息,因此新聞編輯工作需要了解觀眾的需求,避免一些過于重復的新聞內容,要采用新型的表達方式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可以不斷提高新聞的互動性,傾聽觀眾的心聲。
作為新聞編輯的主要成員,編輯人員需要對大數據時代有新的認識,轉變新聞編輯觀,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新聞編輯工作中,新聞內容是首要的信息,因此需要不斷提高收集新聞信息的能力,而且要確保新聞的有效性和時效性。在眾多的新聞內容中,編輯人員需要進行篩選,選擇更有價值的新聞信息,要具備一定的新聞敏感度,同時為觀眾提供全面的新聞報道。
收集完信息以后,編輯人員需要對這些新聞內容進行數據處理,尤其是加工整理的過程比較復雜,因此要求編輯人員能夠及時發現有價值的數據,注意將數據信息進行統一化,而且要保持整個新聞的內容條理清晰,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數據的要求逐漸提高,要求新聞內容具有邏輯行,要挖掘出更具有社會價值的深層次的新聞內涵[3]。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得一些新聞內容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呈現給大眾,所以要注意圖文以及視頻等多種方式的配合,用更加豐富的形式表現新聞的內容,可以使得新聞報道更加生動形象,而且也有助于觀眾的理解。新聞數據的呈現要利于傳播,借助一些軟件的力量呈現數據可以更細致的描述新聞內容。
大數據時代下的新聞播報和傳統形式的新聞表達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當前大眾參與的新聞報道,對新聞編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實現新聞編輯觀的轉型,需要合理利用各種數據,為大眾提供更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引導新聞媒體可持續的發展。
[1]繆和友.新媒體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觀的轉型[J].中國傳媒科技,2016(12):33-34.
[2]陳子艷.論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編輯觀[J].西部廣播電視,2016(18):127.
[3]黃曉慧.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編輯觀轉型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 (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