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瑩
粉絲為英文“fans”的音譯,意思是崇拜某位明星或文本的狂熱群體。費克斯在《粉都的文化經濟》一文中指出,粉絲們創造了一種擁有自己的生產及流通體系的粉絲文化,這種文化形成了“影子文化經濟”,它雖然游離于文化工業之外,但同時又與文化工業分享著一些共同特征,而這些特征正是那種比較正常的大眾文化所不曾具備的。
粉絲群體具有強大的生產力和創造力,“粉絲經濟”是“為愛付費”的粉絲們付出的結果,也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勢不可擋的一股經濟潮流。當粉絲群體積聚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促生了“粉絲經濟”的產生,她們心甘情愿地為自己喜歡的偶像付出金錢和時間,并抓住一切機會和渠道為自己的偶像創造經濟價值,粉絲群體強烈的認同感和團結性也讓“粉絲經濟”迅速發展。
王凱,1982年8月18日出生于湖北武漢,中國內地著名男演員,2015年因出演電視劇《瑯琊榜》和《偽裝者》而獲得關注并一炮而紅,隨后走進大銀幕,并相繼出演了電影《鐵道飛虎》和《嫌疑人X的獻身》等。王凱的粉絲群體以“影迷朋友”自稱,與其他粉絲群體有所不同的是,王凱的影迷們年齡普遍偏大,對王凱有很高的忠誠度且購買力強,活躍度高。
粉絲帶動經濟發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支持并購買一切與自己偶像有關的商品,如偶像代言的產品,拍攝的雜志,參加偶像的見面會等等,直接的消費創造有形資產帶來經濟價值。
1.粉絲強大的購買力
2016年12月25日德國博朗旗下的品牌歐樂B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王凱成為其全線產品代言人的消息,并推出了王凱同款的定制電動牙刷。當天晚上,這款售價為1999元的同款電動牙刷在其天貓旗艦店一經上線便售出了近1000把,創造了近200萬的銷售額,讓商家喜出望外。明星偶像代言產品的銷售額直接代表了其號召力,對其他廣告商家挑選合作對象有很大的參考作用,所以許多粉絲會不遺余力的購買自己偶像代言的商品,試圖幫助偶像得到更多的商業合作機會。這種明星代言除了帶來直接的銷量增長,還對其品牌文化的傳播有一定的宣傳和推廣作用。
2017年八月,國內著名男性雜志《時裝男士》在微博上早早預告了今年的“金九刊”的封面人物為演員王凱,立刻引起王凱粉絲的熱烈轉發。粉絲們表示“錢包”已經準備好并紛紛詢問購買鏈接,于是在接下來的3天預售期間,銷量突破了一萬本,成為了官方店鋪銷售量最高的一本雜志。雜志方選擇以預售的方式發行其實也是看中了粉絲群體強大的購買力,有的粉絲甚至一次性購買幾十本只是為了支持偶像而已。粉絲群體這種心甘情愿迫不及待為偶像花錢的心理,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
2.粉絲組織電影包場活動
提到“粉絲經濟”就不得不提“粉絲電影”,粉絲為自己偶像主演的電影組織各種線下活動,貢獻電影票房。2017年4月,王凱主演的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上映,這是王凱出道以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男主電影,所以粉絲們也是十分重視,卯足了勁為偶像貢獻票房。在電影上映期間,王凱粉絲一共組織了406場電影包場活動,覆蓋內地所有省份,海外68個城市,海外5場,東北19場,華北108場。除了組織包場外,粉絲還組織了贈票活動,總計贈票5187場,覆蓋全國59所院校,31個大V和公眾號、12個論壇、17個貼吧、6個電臺、3個商業平臺、3個傳統媒體、2個app和朋友圈推廣。《嫌疑人X的獻身》最終也取得了4億票房的佳績,其中粉絲的功勞不可小覷。粉絲贈票是一種非常好的電影宣傳方式,免費的電影票本身對普通觀眾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得到贈票的觀眾也變成了潛在的票房貢獻者。
隨著社交媒體的繁榮,粉絲還能用智慧和才華間接創造經濟價值。比如,粉絲對偶像和文本的贊美和主動傳播,可能沒有直接對經濟產生影響,但他們創造出的熱烈氛圍、價值觀念、消費態度和行為方式等會間接影響周圍人的選擇,創造間接經濟效益。
1.非官方的粉絲宣傳
2016年1月,王凱成為360奇酷手機的代言人,這是他走紅后的第一個代言,其意義對粉絲格外不同。于是在當天消息放出后,王凱粉絲接二連三的在微博上發布了有關360手機測評的原創文章、幽默風趣的軟文廣告、歌曲改編的手機廣告等等,甚至還順帶宣傳了360旗下的其他產品。這些粉絲生產的“民間”作品得到了360品牌方的大力轉發,一時引起不小熱度,粉絲如此配合品牌的宣傳無疑給商家省了不少氣力,也給后續的銷售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后360手機發布會上,官方還采用了一則粉絲制作的廣告視頻作為宣傳內容。
2.“數據粉”的興起
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進步,粉絲對偶像的線上追逐方式也在不斷變化,從最早的手機短信投票到論壇貼吧再到現在的新浪微博。“數據為王”是這個時代的標簽,人們往往對屏幕上沒有生命的數字堅信不疑 。粉絲群體總是所有新媒介技術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廣者之一,必將會在這股數據潮流中占據一席之地,并用數據來為偶像創造經濟價值。
流量、熱度、點擊率、轉贊評等這些詞流行于如今的粉絲群體中,“數據粉”這種特殊的粉絲應運而生。所謂“數據粉”,就是極為重視偶像在各大社交網站、新聞平臺上的搜索率、點擊率、播放量、偶像微博的轉發評論點贊數等諸如此類數據的粉絲群體。這類粉絲群體每天的任務就是為自己的偶像做出好看的數據,活躍于各大社交平臺。以今年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為例,王凱在劇中飾演的趙醫生在第十集才出場,官方數據表示當晚趙醫生出場的那一時段收視率飆升,粉絲們守著電視就是為了等待王凱的出場。《歡樂頌》浙江開機發布會那天,王凱突然進入劉濤的映客直播間直接導致數據飆升,這個案例現在也是直播行業的標志性事件了。動動手指就能為偶像貢獻數據,極大地滿足了粉絲的付出感和滿足感。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粉絲的經濟功能伴隨著大眾文化的商業化進程日漸突出,而粉絲們也在不斷地發展、創新自己的粉絲文化。粉絲的購買力、忠誠度以及活躍度是偶像號召力的最佳體現,也是“粉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粉絲的消費行為可以直接刺激經濟增長;粉絲為偶像貢獻的收視率點擊率這些數據也能間接創造經濟價值。本文以王凱的粉絲群體為例探討了互聯網時代粉絲群體如何為偶像創造經濟價值。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很多粉絲不自覺的進入了這個圈子,這就不免讓人擔憂,“粉絲經濟”會不會逐漸演變成一種極其不理智且偏激的粉絲攀比行為。一旦進入了這個怪圈,如果不為偶像花錢就會被其他粉絲稱為“白嫖”,有些粉絲則會作出不理智的消費行為。所以,本文在最后也想呼吁一下所有粉絲群體能從自身的能力和需求出發來支持自己的偶像,不要僅僅為了曬一個同款就沖動消費,理智追星,促進“粉絲經濟”的良性發展。
[1]陶東風.粉絲文化讀本[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蔡騏.網絡與粉絲文化的發展[J].國際新聞界,2009(7).
[3]孫斌.粉絲文化及其傳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
[4]張亞萱.社交媒體時代的“粉絲經濟”及其營銷模式研究[D].浙江傳媒學院,2015.
[5]蔡騏.粉絲型受眾型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6(9).
[6]靖鳴,王容.微博“粉絲”現象及其存在問題[J].新聞與寫作,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