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麗琴
時效性是現代媒體行業博得受眾眼球的法寶之一,國內外的新聞事件層出不窮,新聞總量日漸增長,信息量空前巨大,在這種情況下,媒體對于海量新聞信息的策劃與捕捉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新媒體的影響力,目前已經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對熱點新聞的觀察也不難發現,第一手新聞信息的信息源和第一手材料都來自新媒體。而且在短時期內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新媒體在傳播內容的時效性方面優勢顯而易見,能夠實現實時報道。以體育賽事為例,國際主要足球賽事集中在歐洲,通常是多場比賽同時進行,新媒體借助互聯網,能夠很好地滿足受眾同時觀看多場賽事的需求。
媒體傳播內容的廣泛性主要體現在媒體受眾的范圍,傳統媒體在傳播過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報紙作為傳統紙媒,到達受眾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相互配合才能夠完成,中途還將受到天氣因素,地理因素的影響。電視和廣播雖然能夠克服自然因素的影響,但需要技術支持,電視和收音機都要求架設光纜,信號塔接收信號。傳統媒體作為我國社會的主流媒體,隨著互聯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地與新型媒體行業進行著主動的融合,兩大類型媒體具有各自鮮明的新聞策劃理念。就傳統媒體來說,新聞策劃理念更加能夠體現我國的社會主流思想,弘揚社會正能量。
媒體推廣方式主要是指受眾最終接受到信息的媒介。傳統紙媒,以文字的形式將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受眾通過報紙上的文字來了解國內外的新聞信息。為了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紙媒的種類也在逐年的細化,更為專業性的紙質刊物不斷涌現,琳瑯滿目,滿足了受眾對新聞信息的專業性需求。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深刻影響著其新聞策劃理念,紙媒新聞注重文字力量,可謂“咬文嚼字”。廣播注重聲音力量,對播音員的聲音要求較為嚴格。電視注重聲音和圖像,力求將聲音和圖像完美結合。
新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以其時效性便占得了先機,率先抓住了受眾。這對于傳統新聞媒體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自媒體時代下,傳統新聞媒體要想尋求一條自身的發展道路,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日常報道和重要報道實現了與新媒體的融合,大型活動報道涉及重要事項,受關注程度高,傳統的新聞媒體更有必要進行媒體融合的嘗試和實踐。2017年貴陽市兩會期間,貴陽日報在媒體融合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及時發布信息。貴陽市兩會召開后,貴陽日報安排專人值班開通微直播,聚焦政協會議和人大會議開幕式,發布前方記者實時傳回來的文字、照片、視頻等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把權威、有價值的信息傳播給受眾,并與受眾互動。在微信上推出圖解專欄,及時發布在報紙上刊發的圖解政府工作報告、圖解發展報告、圖解財政報告、圖解2017年工作要點等整版制圖,讓受眾能一目了然地獲得兩會的關鍵信息。此外,在會議閉幕之時,第一時間發布選舉產生的新一屆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的簡歷,獲得較高的閱讀量,體現出權威性和快捷性。
貴陽市兩會召開后,貴陽日報與集團新媒體部門緊密配合,圍繞大數據產業發展、大扶貧、生態文明建設、城鄉建設發展、改革開放、文化創新發展等與貴陽發展密切相關的話題,對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進行訪談,不僅將訪談內容以文字形式呈現在報紙上,還現場用視頻記錄下來,生成二維碼放在報紙的顯眼位置,以動新聞的形式,讓傳播效果更為立體。傳統的新聞媒體應該借鑒這一經驗,促進自身的轉型發展。
在如今“內容為主”的時代,內容建設始終是媒體融合的核心任務。在內容資源上,傳統媒體的實際內容生產數量遠遠要小于網絡媒體,網絡媒體生產的交互式、開放式等使得網絡資源遠比報紙內容要豐富很多。當下重點是傳統媒體應當與互聯網相結合,樹立互聯網思維優勢,提高產品質量。
就當下的情況分析,把傳統的新聞媒體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將是新聞媒體發展的一個大的潮流。所以,培養大量的新聞人才是大勢所趨。過去,傳統的新聞媒體對于人才的培養,側重點在單一的新聞業務上。顯然,這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的新聞傳播速度。當下,我們需要培養的新聞人才應該是復合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如果傳統媒體在多媒體和新媒體運用方面難以取得進展,那原有的人才基礎也會變得很牢固,因此,傳統媒體必須通過創新運營方式來招賢納士。
博客、微博、微信、論壇等自媒體平臺的發展,讓人們對傳統媒體的關注度越來越小。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自媒體時代下傳統新聞媒體發展所遇到的困境,只有從多角度進行轉型發展,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需找相互之間的銜接點,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推動傳統新聞媒體的發展。
[1]劉政序.傳媒融合時代傳統媒體的發展困境與破局[J].新媒體研究,2015 (7):44-45.
[2]王春柳.淺談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主持人的“轉型”[J].新聞傳播,2016 (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