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曉晨
對于旅游節目主持人來說,他是一個真實融合了節目特色的鮮活的個性化個體。眾多調查顯示:一個具備魅力形象的主持人主持的節目收視率要遠高于模式化主持形式的收視。旅游節目可以說是隨著傳媒領域的擴張,受眾需求指數遞增和電視技術事業發展迅速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具備強大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的一種節目。
“語言個性化是指出鏡者由于其年齡、性格、氣質、文化、閱歷等方面的不同而顯示出的具有個人特征的語言風格。”②出鏡者具有個性化的語言往往都是其真實的內心感受,個性化語言風格都是在真實的基礎上構成的,任何矯揉造作、故弄玄虛的言辭都不能稱其為個性化。根據旅游環境的不同,講述主體的改變,語言風格選擇的跨度便會加大。
在旅游節目中觀眾相信眼見之物甚于相信耳聞之音。受眾通過對鏡頭畫面的觀察會作出自己的判斷,尤其為主持人的非語言部分。受眾會結合畫面摸索主持人非語言動作的目的性和有無意識性,一般無意識的非語言動作更會真實流露主持人的情感。除了動作語言外,對于旅游節目主持人來說,具有豐富表現力的面部表情如:愉快、恐懼、驚奇、悲傷、迷惑、享受等等真實的面部語言更會贏得受眾的心。在一些體驗型很強的旅游節目中,主持人要大膽嘗試一些危險系數較高的活動,這是對主持人心理上考驗的同時,更是通過肢體語言、面部語言傳達信息的更有利的個性語言環節。
對于旅游節目來說,形象的個性化主要表現為主持人外在形象與欄目的契合以及內在氣質與欄目的契合。有資料顯示,人們對于外部世界的感知,70%來自于視覺器官。對于電視主持人外在形象的審美感應遵循社會公眾的公共審美趨向,符合大多數人的欣賞習慣。外在形象由主持人自身長相和后期個性妝飾以及現場發揮狀態構成。在旅游節目主持人著裝方面首先要根據節目需要有自己的穩定風格,順應大多數人的欣賞口味,當然并不主張出鏡者千篇一律的服裝款式。懂得“為節目而穿衣”。體現為幾種和諧的關系:服裝與服裝的和諧、服裝與人的和諧、服裝與節目的和諧。能夠做到這幾點便很好地體現了著裝的風格。
其次,節目主持人的內在氣質與欄目的契合是主持人形象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基本形象定位是必要的,但是面對紛繁多變的審美趨向,面對眾口難調的受眾需求,形象個性化、有品牌感的節目主持人更受歡迎。觀眾對欄目的忠誠度、收視慣性由節目和主持人培養起來,當前風格定位多樣的旅游節目更加需要形象個性化的旅游節目主持人。
對于旅游節目主持人來說,拍攝場景、采訪對象、風俗習慣、惡劣天氣等這些基本元素都是在時刻發生變化,節目主持人必須具備很強的場景應對能力、強大的知識支撐以及靈活的溝通本領,以此來應對不斷發生的變化。那么在這種復雜的節目錄制過程中節目主持人如何顧及到鮮明合理的鏡頭形象,如何將個性化的主持風格與欄目風格相得益彰,我將從合理鮮明的“鏡頭感”和“鏡頭思維”兩方面來突破。
主持人在自我調控上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和精神形象。旅游節目中錄制的場地多數為露天錄制,以真實的自然光記錄最真實的旅游環境,那么自然因素例如:大風、強光、陡峭的地勢等等,會干擾到節目主持人外在形象在鏡頭前的展示。那么主持人在節目錄制前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例如:天氣的預報、錄制場地的事前預知、風俗的了解、服裝的準備等等。這樣從先期心理上產生“上鏡感”。再結合真實錄制環境節目主持人便可游刃有余地將自己對象化于鏡頭之中并作出心理上的直接觀照和審美鑒賞。這種心理和情緒上的肯定便很好做到精神形象的預知。也正式這種先期心理上的上鏡感和鑒賞能力使得在錄制過程中找到心理上的修正,才能更好地將自身個性與欄目個性相結合,有效避免拍攝結束后帶來的不適宜和遺憾。
鏡頭調度考察的是節目主持人對鏡頭畫面、聲音的調度和支配,在旅游節目中,節目主持人是節目的核心人物,對鏡頭具有牽制和操作的作用,主持人的一舉一動都直接關聯到受眾眼中的旅游畫面和信息傳遞,由此可見,主持人能應對各種場合的鏡頭,并能自由自如地面對鏡頭迅速找到鏡頭感,這是主持人的一種基本功。節目主持人要協同攝像師構造出鮮明合理的鏡頭美,為節目主題出發,創造更多機會營造環境背景,創作出烘托環境特色、激發受眾情懷、彰顯節目主題、美化主持形象的鏡頭美。以此做到旅游節目主持人個性與節目個性合理鮮明的統一。對于旅游節目主持人而言,鏡頭前的自我突破還因采訪的地點、時間、對象等因素的不斷變化而變化,還需我們不斷探尋和總結。
注釋:
①肖建華《主持人審美修養》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5年1月第272頁
②任遠《當攝像機對準你》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10年1月第272頁
[1]任遠.當攝像機對準你[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1).
[2]曹可凡,王群.節目主持人語言藝術[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
[3]張頌.主持人場景應對技巧[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