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新弟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團結和鼓勵穩定,積極宣傳優先,弘揚主題,傳播正能量、活力、凝聚同心圓。統籌規劃建設和管理,作為一個整體良好的理論和輿論,作為一個整體的線上和線下的整體,整體效果良好,加強縣域媒體的建設。圍繞經濟和民生問題,對人民群眾關心,加強輿論引導,合理引導社會預期,提高社會共識。推進哲學理念、內容、形式、方法創新。以其思想內容和藝術品質為特色,以優質的欄目,良好的品牌,創造更受歡迎的節目,良好的節目,良好的工作。
善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用網絡等新型媒體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弘揚社會正氣、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科學發展。秉持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著力解疑釋惑、疏導情緒、化解矛盾,聚集推動發展的正能量,提振促進跨越發展的精神氣。
精心組織重大宣傳,圍繞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新方向,努力圍繞著社會經濟,生態,文化建設,政治革新和黨建方面作出積極的貢獻。客觀報道、準確反映縣域跨越發展中的真實層面,引領和指導廣大干部和群眾正確認識到運行中的經濟的矛盾和下行壓力,充分認識到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黨的委員會、政府重大決策和重要的精神會議解釋,振興發展思想、工作目標、關鍵任務宣傳、黨委會和政府推動一切政策決策落實到位。要有良好的公眾輿論,及時糾正偏差。把握輿論引導的時間效應,我們要正確引導社會預期,更多地解決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加強互聯網管理,著力推進“網絡軍隊”建設,進一步清理網絡空間。促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堅持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互補優勢,整合發展,不斷提高主流媒體傳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為縣域的變革與發展鼓勁,為地方人民的勤勞與睿智歡呼辦出水平、辦出特色。充分發揮思想引領、輿論推動、精神激勵、文化支撐作用,多深入基層,多反映民聲,主動引導好社會熱點,積極幫助解決難點問題,協助理順群眾情緒,努力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大力推進縣域、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堅持政治家辦報紙、雜志、辦電臺、辦新聞傳媒網站、新媒體,在一個方向上,是一個原則問題,堅定立場,在大的方向要有一個明確的立場,敢于面對挑戰,敢于斗爭,無所畏懼。我們必須堅定地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地位意識、堅持統一與穩定的積極宣傳和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切實把新聞理論切實的把新聞理論工作歸放到大局中去規劃和定位,把握好基調、方向和關鍵工作,通過信息傳播效果團結大家,通過價值的評判引領指導大家,爭取人心,依托新聞媒體強有力的服務工作,促進跨越式發展的中心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強對工作職責的認識,提高宣傳“大宣傳”工作的能力,提高公眾輿論意識,提高輿論處理能力。提高媒體的知名度,增強媒體的使用能力。加強監管意識,依法提高行政能力。始終把工作放在縣總體規劃中,圍繞黨和政府進行重大決策部署,做更多凝聚人心的事,鼓舞士氣,做更多的問題,理順情緒,更加注重發展,關注民生。圍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特點、成果,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和現象,加強宣傳。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的宣傳,以生動的故事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弘揚主旋律,傳播積極的能量。
做好新聞工作,歸根結底要靠新聞隊伍。新聞隊伍的綜合素質是確保新聞工作導向正確、成效顯著的根本要素。當前,新聞隊伍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環境、任務、對象、范圍、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社會條件也大不一樣,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突出。我們將繼續開展“三學教育”和“走變革”的活動,進一步加強團隊建設。我們必須加強媒體的社會責任,提高隊伍的素質。新聞工作者一定要切切實實的承擔社會責任,認真切實對待新聞媒體在社會中產生的效果,實事求是的做到全面、客觀。要樹立遠大的奮斗目標,加強理論武裝,加強修養,加強實踐鍛煉,有勇氣去承擔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并成為被廣大人民愛著的記者,編輯和主持人,電臺播音員,切實使用新聞宣傳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光。建立健全人才隊伍,密切關注輿情動向,改善網絡輿論生態,確保群眾獲取信息的真實性。“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宣傳工作要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社會“追趕”發展這一中心,進一步筑牢思想意識形態這一陣地,為縣域夢的砥礪奮進保駕護航。
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面對日益復雜的網絡輿情及群眾訴求,服務好中心工作就要進一步健全網絡、社會輿情收集、分析、研判機制。面對思想意識的日益多元化,服務好中心工作就要進一步強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形式多樣、通俗易懂的開展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先進典型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用中國夢篇章的美好發展前景凝聚群眾;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傳播好社會主流價值、充實群眾文化需求。面對社會雜音和負面干擾,服務好中心工作就要理直氣壯傳遞主流聲音。積極引導新聞媒體傳遞解讀正面聲音,壯大主流輿論;加強經濟宣傳,重點宣傳好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做好群眾普遍關心的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熱點問題的輿論引導。面對日益開放的自媒體話語權,服務好中心工作就要不給錯誤思想提供傳播渠道。強化宣傳重點,突破宣傳難點,扎實抓好穩增長、促改革、優生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把主題宣傳做大、典型報道做新、專題報道做深、融合報道做活,不斷形成新聲勢、發掘新看點、推出新亮點,唱響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主旋律,全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加強改革創新意識,推動全縣新聞事業發展。現實的社會輿論是多層次的,把握新趨勢在媒體焦點,物化,輿論引導的工作機制,整合各種推廣資源,努力構建一個清晰的定位、特點、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積極開展新聞機構內部改革,不斷增強新聞事業的活力。在信息化條件下保持良好的新聞傳播規律,不斷提高互聯網、手機、移動電視新聞宣傳工作技能和能力等新興媒體的使用。新聞宣傳工作堅持“三種方式”,最根本的是堅持群眾的觀點、人民的立場和人民的方法。全縣人民必須堅定地樹立群眾的意見,尊重群眾的思想,依靠群眾的工作。基層群眾,更多地關注群眾,反映群眾和周圍的群眾,調動廣大黨員群眾的積極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實現宏偉目標而奮斗。我們將始終堅持人民的立場,關注民生,反映民意,凝聚我們的智慧。可以為群眾省去許多問題,進一步為群眾宣傳工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了解、表達、參與和監督權。
搞好外宣的總體規劃,拓寬宣傳空間,增強媒體的參與性,把等待式宣傳變為主動出擊宣傳,把零星式游擊宣傳變為聯動式宣傳,把平面宣傳變為立體宣傳。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全力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注重對典型宣傳、突發新聞報道、加強社會熱點引導、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等重大主題,在新興媒體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大氣魄宣傳地方促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環節,充分提煉地方的文化個性,塑造永恒形象,創作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有份量的作品,進入國內外文化主導市場,向全國、全省宣傳介紹,為地方加快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拓展新的發展領域,塑造誠實守信,文明健康的新社會。主動與主流媒體合作,強力推介地方優越的投資環境和宜居環境,搞好旅游文化品牌外宣工作,與主流媒體合作,加強整體形象外宣精品的策劃、設計、制作,有力地推動外宣精品上電視、上廣播、上網絡、上飛機、上火車。積極調動學會、協會、群團組織、各單位新聞發言人和廣大黨員干部廣泛參與到外宣工作中來,抓好重點亮點工作的外宣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專題性、綜合性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