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付力
電視真人秀節目作為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電視節目形式,
真人秀節目英文稱其為“reality show”,可譯為真實電視。英國媒介研究學者安妮特·希爾認為,真實電視節目是一種綜合了所有種類的電視節目形態,范圍廣泛的關于“真人”的娛樂節目。它是一種位于新聞信息性節目、娛樂性節目和紀錄片、戲劇之間的節目形態。[1]1999年10月,荷蘭埃德蒙公司大力推出了一個名為“《Big Brother》”的節目,這個節目播出后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吸引了2500萬觀眾,從而在熒屏上迅速走紅。后來《Big Brother》被澳大利亞、美國等國移植,是真人秀節目最廣泛傳播的[2]。
電視真人秀節目起源于西方,在我國起步較晚。真人秀節目發展初期主要是模仿西方比較流行的節目,很少有自創的。經常會出現某個電視臺引進或仿照國外已經流行的節目類型,進行本土化改造或全版引進。只要該節目的播出獲得成功,國內的其它電視臺就會進行效仿,致使這種節目類型泛濫成災。例如2013年湖南衛視推出的親子類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剛剛播出就引發了熱評。緊隨其后浙江衛視就推出了《爸爸回來了》在內容幾乎是相同的。2014年深圳衛視引進美國節目《極速前進》,隨后上海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江蘇衛視的《非凡搭檔》、《我們的挑戰》其節目內容上都與前者類似,同質化現象嚴重。
真人秀也是戲,也存在劇本對明星角色的設定。《極限挑戰中》中黃磊的角色被稱為“神算子”智商情商雙高,是導演組頭疼的人物;孫紅雷被稱為“任性的顏王”擅長賣萌有點蔫壞,無視節目的規則增加了節目的笑點和虐點;黃渤被稱為“國民壞叔叔”,狡猾、幽默、智商高會玩;羅志祥被稱為“朱碧石表情包”定位開心果,時而聰明時而犯傻和黃渤相親相愛和孫紅雷相愛相殺。王迅被稱為“大松鼠”摳門但是愿意為兄弟兩肋插刀;張藝興被稱為小綿羊,單純善良盡管受傷卻一直相信別人。真人秀節目除了角色的設定外還存在著身份造假的情況。在《情感密碼》一期中,一個兒子對自己的父親做出種種不能令人容忍的行為。節目播出后觀眾反響很大,有觀眾人肉出節目當事人的住址和工作單位等信息,隨后不堪輿論壓力和民眾指責的當事人對媒體透漏說他們只是節目制作單位雇傭的臨時演員,節目中的種種行為也是節目組事先安排好的,他們只是按照劇本演出,并不是真實事件。后來經過調查發現當事人所述屬實,這期節目其實是河北九天傳媒有限公司策劃的一場表演。在《非誠勿擾》中也出現過同樣的問題,一位男嘉賓在介紹自己時,說出了自己的身份,月入數萬,在某集團當老板。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事后經過查實,該男子只是某公司的員工,并不是什么大老板,月收入只是幾千塊錢。這也反應出真人秀節目中普遍隱藏著身份造假的問題。
現在許多電視臺在節目內容、表現手段和方式上,媚低俗化,通過無端搞笑、窺探隱私、揭人傷疤、獵奇等獲取高收視率。在節目《花兒與少年》中,許晴深夜走出酒吧,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系,一個人在街上徘徊了三個多小時,幾乎絕望,攝像組卻依舊無動于衷,一直在跟拍。還有在《爸爸回來了》中,吳尊的女兒打馬賽克在洗澡,但通過鏡頭依然可以看到孩子的身體。出現這種情況,制作方完全不顧當事人困境,只是為提高收視率。但過度的娛樂化只會制約節目的發展。
現如今各家電視臺為了更好的發展,都在不斷的推出的真人秀節目,想要在同類型的節目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在學習國外節目的模式同時要發掘自己的長處將其運用到節目制作中。例如:2017年由湖南衛視推出的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其節目背景就是在城市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浮躁,有很多人開始向往農村平靜的生活,新鮮的空氣。節目是在北京郊區的一家農院里錄制的,給人一種寧靜的氣息,節目的環節設置中讓受眾認識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中國的待客之道等,使我國的傳統美德得到了更好的傳播。
最近幾年來,我國的真人秀電視節目十分火爆,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其中《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一經播出便受到廣泛的關注。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電腦打字成為了主流,這一現象導致了很多人總會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該節目的播出使人們認識到了中國漢字的魅力,刮起了一陣漢字學習熱,在看節目娛樂的同時還能夠學習知識,加深對中國漢字的認識。此外還有《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借用真人秀節目的受歡迎程度和影響力,在節目中通過寓教于樂的方法向受眾傳播我國的優秀文化。
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在十幾年發展歷程中,我們不得不承認目前還存在著某些問題。但是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必將在探索中繼續前行,為廣大的電視觀眾呈現出更為高質量的節目。
[1][英]安妮特·希爾.流行真人秀:真人電視節目受眾的定性與定量研究[M].
趙彥華,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8,第2頁.
[2]尹鴻,冉儒學,陸虹.娛樂旋風—認識電視真人秀[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