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澤鳴 周珍瑩
當PC端走向衰落,手機端崛起,全新的新媒體時代、自媒體時代已經來臨。每天無論你在公交上,還是在地鐵上,都會看到人們在那里劃呀劃,實則就是這個時代的符號。全新的模式,新穎的生活,傳遞著最前沿的時事熱點,它崛起的速度之快已經超出了人們的預料,它的出現給傳統互聯網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熱。然而與此同時,“水軍”也隨之崛起,他們利用各種方式造謠、傳謠,污染了自媒體時代,此種現象,不容忽視。
這個時代已經進入了一個快節奏的社會氛圍中,一切似乎都提速了。無論是高鐵還是社交軟件,都進入了快節奏的時代。微信也隨之應運而生,它綁定著你的家人、朋友、同學、同事。只需要添加好友,就能很快搭建起一個朋友圈,這個朋友圈就是一個小集體。當微信謠言混入其中,人們幾乎沒有辨別意識,隨時就觀看然后轉發,一而再,再而三,傳播開來。由此,微信謠言被傳播的越來越廣,速度也越來越快。
這個時代傳統媒體走向衰落,新媒體、自媒體時代來臨。一時間管控便出了問題,傳統媒體時代謠言出現了,通過管控就能將謠言降低到最低,而如今新媒體、自媒體的快速崛起,讓管控方面出了問題。一方面相關法律不健全,另一方面管控的力度也不夠,因為謠言方方面面,一旦被傳播,就是鋪天蓋地,很難快速的被清除,相關人員缺乏辨別認識,不知不覺中就充當了謠言的傳播者,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也是需要快速被解決的。
因為微信謠言一旦被傳播,其傳播面至大至廣,很難找到發布者。這不像微博等軟件很容易就能找到發布者,所以清除微信謠言十分麻煩,微信謠言在一定情況下被快速轉發到朋友圈中,很難快速的清除它、掃掉它。這才是最難處理的問題所在,所以要想清除微信謠言要在源頭處清除。
這個時代人們越來越缺乏主見,總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其實這才是微信謠言的源頭所在。古語有云“問君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謠言的源頭就是人們缺乏主見造成的。如果人們保持清醒的意識,不傳謠、不信謠,一些事情自然就解決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首先是完善法律法規,對新媒體、自媒體進行立法管理,在處理謠言上下功夫,讓人們知法懂法。比如:在微博上散布謠言被轉發500次,就可以被刑拘。這就是很好的方法,此方法一出謠言散播者至少減半。還可以將這種方法用于微信、QQ等其它社交軟件上,法令一經頒布,馬上生效,謠言自然清除。
其次要抓幾個典型,比如像秦火火那樣的謠言制造者、散播者,就把他抓起來,進行一番思想教育,相信很快就沒有人敢散布謠言了。
最后可以向外國學習一下經驗,畢竟國外的經驗要比中國多一些,源于互聯網興起于國外,比如國外法律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法律體系比較完善,除了民法、刑法中有明確規定外,還制定了專門的法律法規。二是法律條文周全、填密、具體,可操作性很強。三是認定標準和處罰措施嚴格,懲罰力度威懾力強。
這些特點都能將謠言將至最低。
主流媒體必須進行改革,必須快速的趕上來,追上來。然后拿下媒體的“主戰場”,決不能將主要陣地丟掉,讓自媒體、新媒體全部攻占。時代不同了,要與時俱進,速度慢了,就會被甩下去。因為自媒體的崛起導致很多謠言被快速的傳播開來,如果主流媒體不能及時的發聲糾正,那么謠言會被越傳越廣,以至于很難糾正過來。這就需要主流媒體發熱發光,以最快的速度將謠言化解、清除掉,發揮主流媒體主力軍的作用,將微信謠言徹底清除掉。
首先要建立一套快速的辟謠機制,謠言一經出現,就馬上制止。這套機制其實很簡單,可以建立一套系統,將每天的信息由各個單位或個人推送到網絡上,由專門的負責人來審核,合格通過,不合格打回。對一些微信上的不良信息直接屏蔽,不給其傳播的機會,將謠言在第一時間消滅掉。
其次在警察部門專門成立一個網絡小組,類似于網警部隊。一經發現謠言散布者,直接抓捕,然后進行思想教育,抓幾個典型,約談他幾次,微信謠言自然清除。
微信的使用量在不斷的加大,人們的熱情度在不斷的增高,很多人因為意識不足,所以才成了謠言的傳播者,那么作為一個有健全意識的人,應該明辨是非,應該懂得辨別謠言,不能充當謠言的傳播者。這個時代信息繁多,所以人們要提高自己的認識程度,才能在繁雜的信息中分辨真假。因為謠言一旦產生,對于個人、企業、國家都將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個人的聲譽、企業的利潤,國家的形象。所以必須堅持“不傳謠,不信謠”的路線,來凈化微信朋友圈。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已經成為謠言散布的主要“陣地”,這個“陣地”一旦被攻占,就能給這個時代帶來巨大的傷害。尤其是思想這個陣地,你不占領,別人占領了,你就將失去主動權。所以對于一個平臺而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掌控主流陣地至關重要。這關乎很多事情,不容小視,不容忽視。希望全社會聯合起來形成“不傳謠、不信謠”的良好風氣,共同推進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健康發展。
[1]趙前衛,馬緣園.自媒體時代微信謠言傳播特點初探[J].新聞研究導刊,2014,16:11+16.
[2]宋蕾,劉徽.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謠言的傳播特點及治理[J].傳播與版權,2015,09:184-185.
[3]王同媛.簡析自媒體時代微博謠言傳播特點及對策[J].中國報業,2016,03:84-85.
[4]翟翊辰.自媒體時代網絡謠言的生成與治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