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邊慧娟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傳統紙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傳統媒體廣告市場整體降幅超過7%,其中報業廣告降幅超過了35%,說“斷崖式”跳水毫不過分。從紙媒的廣告收入可以看出,紙媒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面對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來勢洶洶的新媒體,傳統紙媒如何“自救”求生?本文以巴南區委、區政府主辦的機關黨報——《巴南日報》為例,探討傳統紙媒在新媒體環境下如何穿越“黑障”,實現融媒體全面發展。
我們每天都會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但對于每一個固定區域的受眾來說,他們更為關心本地自己身邊的,尤其是跟自身切身利益相關的民生新聞。
從受眾心理出發,以讀者為導向。《巴南日報》從內容上進行優化,加大對民生的宣傳力度。每天在頭版時政要聞中開辟陣地刊發來自基層鮮活的、受眾喜聞樂見的民生新聞,如《圣燈山有條致富路》《招呼站遮風避雨好好招呼你》《村官有“秘密”,村民有前景》等,同時還開辟“民生實事改變你我生活”專欄,對區內重要民生實事進行宣傳。
此外,在3版民生社會版,更是將民生新聞作為主導,將市民關心關注的好人好事、生活資訊、社區新聞作為重頭戲。同時開通“記者幫你跑”“讀者來電”“百姓龍門陣”等專欄,加強與讀者溝通交流,聽取讀者的煩心事,為讀者跑腿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弘揚正能量的《乘客突然暈厥,公交120與死神賽跑》;提醒市民生活中要注意的《關于H7N9病毒,這些知識你要知道》;還有記者根據身邊生活中的問題寫的調查類稿子《外賣旗手請騎慢些——忙著與時間賽跑,安全隱患卻讓人憂》。這些帶有溫度的民生新聞非常受讀者歡迎。
此外,《巴南日報》還在四版開辟生活百科、健康服務、休閑旅游等專版,定期為市民送上生活寶典、健康知識、出行旅游等生活類資訊,真正方便市民生活。
巴南日報社堅持“傳統媒體看深度、新興媒體看速度”原則,充分發揮紙媒優勢,將深度報道在巴南日報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2017年2月中旬,巴南區花溪中學兩名中學生在上學途中見義勇為勇敢救下一名被撞老人。事情起初并沒有進入媒體的視野,而是在微信朋友圈里流傳了一封巴南交巡警表揚兩位中學生的表揚信。記者順藤摸瓜,深入采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發現這個中學生救人背后還有不尋常的故事。于是,《巴南日報》發揮深度報道優勢,連續刊登了《一封表揚信曝光一件“低調”好事》《如果沒有她們,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各方聲音力挺見義勇為》三篇報道。連續報道推出后,市媒紛紛轉載刊登,廣泛弘揚正能量,此事也引發區領導、廣大市民強烈關注。
當然,這僅僅是《巴南日報》深度報道的一個縮影,《麻柳大蔥滯銷系列報道》《“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男子持刀傷人事件”連續報道》……數不勝數的深度報道,讓報紙出彩的同時,也吸引了無數讀者的關注。
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上更具有開放性、及時性和暢通性。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也是當前的主流形勢。《巴南日報》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也在媒體融合方面進行探索。
媒體融合,創建新媒體平臺是第一步。巴南日報開通官方微博,利用平臺傳播自己的理念、新聞;創辦巴南網、巴南日報數字報,將傳統紙媒數字化、信息海量化;創建《巴南手機報》,打造本地新聞短平快“新聞快餐”;開通巴南微發布微信公眾號,推送精選的巴南新聞大餐;創建看巴南APP,打造集新聞、問政、生活為一體的新聞客戶端。
內容融合是媒體融合的關鍵。2月26日,正直春暖花開的周末,巴南區人民廣場有很多市民在休閑娛樂,一場因氫氣球引發的變電器爆炸在此發生。最初,新媒體記者在捕捉到這一新聞時,只是用照片形式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并配以簡單的文字進行介紹。隨后,紙媒記者針對這件事情進行深入采訪,從事情的發生經過,到氫氣球的危害,到市場上大多數氫氣球都是違規的等內容進行詳細報道。詳細報道見報后,新媒體再次進行全方位跟進報道,取得不錯的融合報道效果。
在新媒體日益盛行的今天,雖然傳統紙媒自救的道路還很漫長,可喜的是,《巴南日報》通過不斷的探索研究,已經突破了自救道路上的主要“黑障”,初步探索出一條媒體融合發展的道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巴南日報》的路還很遠很長。
[1]徐建國.淺談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紙媒如何自救[J].新聞傳播,2013,8.
[2]曾新鑾.淺析中國傳統紙媒的困境與出路[J].財經界,2012.
[3]汪惠.新媒體沖擊下紙媒的發展困境及出路淺議[J].新媒體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