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向榮
推進生效法律文書統一上網公開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推進依法治國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人民法院主動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新要求,更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公開新期待的重要戰略舉措。2014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區市各級法院實現了能夠上網的生效裁判文書全部上網目標。
截至2017年3月22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裁判文書超過2727萬篇,網站訪問量突破65億次。
天涯法律網,是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網站,裁判文書上傳比中國裁判文書網的要快些。3月22日當天,能看到2月份的一些判決書,而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只能看到一月份的。海口中級人民法院網站,3月22日《文書公開》窗口能看到2月份的判決書,執行文書中能看到最新的是3月10日,也就是12天前的,更新的很快。海口龍華區人民法院是海南案件最多的一個基層法院,該院司法公開網站2014年上線運行后,公開了大量的裁判文書。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法院平均每天至少有上萬份判決書上網公開,如果每一份裁判文書都是一條新聞線索的話,那么全國各級法院網上公開的裁判文書就是個新聞富礦。
相比于其他渠道新聞線索來源,公開裁判文書有著“天生”的優勢:
一是內容權威可靠。司法裁判文書作為一種嚴肅的法律文書,它是司法裁判活動的終局載體,也是法院樹立司法權威的重要載體。網上裁判文書都是經過法院認真核驗后公開的,其內容權威可靠。
二是內容翔實。一個案子怎么判決,當事人的訴求是什么、事實是什么、證據是什么、法官如何來認定、適用的法律條款是什么等都在判決書中一一呈現出來。作為新聞記者,可以從判決書中找到所要的五要素。
三是信息多。全國法院每天網上公開的海量裁判文書,內容豐富,有民商案的家庭鄰里糾紛,也有刑案的販毒殺人放火,也有民告官行政訴訟等,記者可根據需要選擇。
四是查詢、檢索便利。用手機上網可查、用電腦可查,隨時隨地可查,免費無限制,法院裁判文書網上查詢非常便利。
由于每天至少有上萬份判決書上網公開,記者如何從這些裁判文書中找到好新聞呢?
一是從當地法院網上找。由于新聞本地化更有貼近性,從當地法院網上找裁判文書會一下縮小范圍。2016年初,法制時報社謀劃改版。該報《以案說法》版讀者反映很好,通過一個個案例把法律說透,起到了普法說理的作用。但由于該版都是外省的案例沒有海南本地的,所以法制時報編委會決定改版時在本地版面《法治海南》中增設“說法”欄目,這對跑法院口線的記者供稿增加了要求。作為編委,我把海南所有法院的網站網址都給記者提供,幫他們從天涯法律網等網上裁判文書中找好案例,找到案件后讓記者找法官、律師點評分析案件,以備改版時用。2016年7月1日正式改版后,《小區門口散步被椰子砸傷 海口一市民起訴物業公司獲賠8萬多元》、《婚后發現老公隱瞞精神分裂病情 妻子訴求離婚獲定安法院支持 法官:婚前患有精神病婚后尚未治愈婚姻無效》、《省農墾總醫院誤診7歲孩子攜帶乙肝病毒 家長狀告醫院索賠5萬余元 法院判醫院構成侵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等稿件陸續在“說法”欄目中推出,受到讀者好評。現在法制時報《法治海南》版中法院判決案件占“半壁江山”,其中許多來源都是記者從網上判決書中找來的。
二是根據關鍵詞找。2017年3月初,法制時報策劃在3.15消費者維權日推出以案說法的稿件。記者用關鍵詞“消費者”“網購”等從天涯法律網等法院網上找了消費者維權案例,《藥店買到兩盒“三無”燕窩 海口一消費者起訴維權,海口中院終審判決商家退款并支付10倍賠償金94780元》等稿件見報,效果很好。
今年3月1日是《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一周年,南國都市報記者從天涯法律網上用關鍵詞“人身安全保護令”搜出許多有關家暴案例,做了一個跨版的稿件,效果非常好。
三是找職務犯罪案件。有關貪官案件是許多讀者愛看的新聞,法院網上裁判文書中職務犯罪案件都是公開的,而且內容詳細。《3年用權力“兌現”112萬 屯昌縣原副縣長孫成銀與下屬聯手利用水利工程受賄一審獲刑3年》、《“霸道總裁”大手筆送錢 拉2官員下馬自己也入監 福建一船務公司董事長行賄我省2官員144萬終審獲刑5年》、《與人合謀利用權力 謀“福利”給情婦花 臨高一財政所副所長利用危房改造指標斂財獲刑》等一些轉載率很高的稿件也是法制時報社記者從網上判決書中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