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文,姜亞潔
(長春師范大學 經管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我國普通家庭投資理財策略分析
王景文,姜亞潔
(長春師范大學 經管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持續的發展以及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國家庭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持續增長,投資理財已經逐漸走進中國家庭的生活。家庭投資理財主要解決的是在家庭財產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通過對投資理財產品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進而實現家庭生活的目標。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家庭投資理財的現狀展開深入的剖析,并就其解決方式進行簡要的闡述,從而為普通家庭選擇理財項目提供參考。
普通家庭;投資理財;策略
人類進入商品經濟社會以來,越來越懂得賺錢的重要性。實際上,如何管理資金、積累資金、運用資金也很重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均家庭收入穩定增加,普通家庭財產份額及貨幣積蓄不斷增長。如今,中國的理財時代正向我們走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加快,金融市場競爭加劇,金融創新加快,突出地表現為金融新產品、新工具的誕生。中國普通家庭的投資熱情逐漸高漲,從簡單的存款發展為運用股票、債券、基金、信托、保險、房產、黃金、外匯等金融工具。這些理財工具所涵蓋的規模越來越大,家庭或個人投資理財成為一種時尚。
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個人和家庭客戶成為金融業最重要、最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私人銀行的利潤約占銀行利潤的40%至60%。在過去的幾年里,美國的私人銀行理財業務每年的平均利潤額都高達30%左右,遠高于一般的銀行業務。種種跡象說明,家庭和個人投資理財等金融業務逐步成為西方國家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根據中國的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02年底,國內家庭投資市場和融資市場利潤達到31億美元,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一)居民家庭經濟收入差距較大
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各地家庭居民的經濟收入和貧富差距很大,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更為突出。金融資產、房地產投資等已經被列入很多城市居民家庭投資的行列中。對農村居民家庭來說,除了正常的消費以外,所擁有的金融消費品較少,主要投資于儲蓄。城市間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導致各家庭間的經濟收入差距較大。
(二)家庭資產保值增值需求旺盛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城市家庭對資產增值的需求。如今,理財慢慢被大多數家庭接受。但是,一提到理財,他們最先想到的就是賺錢。其實,理財的根本目標是有效和適當地分配財富和收入,既考慮財產的積累,又考慮財產的安全;既要為獲利而投資,又要管理和控制風險。家庭對資產的保值、增值需求旺盛,可能導致在理財上急功近利,不但不能獲得收益,還會加大風險。比如,有些家庭用大半輩子的存款投資于股票市場,一些退休的老年人用他們的養老金購買股票,結果一段時間后股市大幅下跌,造成很多人深陷其中,不僅資產沒有得到保值、增值,連生活質量也顯著降低。因此,進行理財投資時,首先要保證家庭的正常需求,其次要對資產進行合理、有效的規劃,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不能為保證資產保值增值更快而盲目地進行投資。要合理地區分生活費用和投資資產。
(三)居民理財效率不高
中國的資本市場存在兩個極端:一個是“無法無天”,另一個是“政策市”。無論是政府信息的編輯還是其他形式的驅動,都促進了股市的繁榮。但是,由于缺乏市場價值投資理念和風險意識,一旦市場下跌,都希望依靠政策解決問題。所以,債券、基金、股票、保險和其他投資工具的信譽受到質疑。信心的缺乏使人們只好選擇有國家信用擔保的國債和有固定利息來源的銀行定活期存款。另外,從資產不減值的角度來看,人們一般選擇大量的現金管理、固定收益投資等品種,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國居民投資理財的效率不高。
(一)樹立良好的理財觀念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若理財,財可生財”。家庭投資理財是一種主動的意識和行為,旨在不斷改善生活的質量和促進家庭的發展。為了實現家庭理財收入的增值和保值,應該樹立良好的投資理財觀念,形成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和態度。只有多培養理財知識和對技巧的認知,才能實現家庭理財投資的目標,進而使居民財富達到最大化。
(二)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技能
家庭理財投資者應審時度勢,抓住機遇。
首先,投資理財會涉及債券、基金、股票、外匯等投資工具,要掌握每個投資工具的特點和性能,依據個人和家庭的偏好以及資產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的投資理財方案,以便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其次,時刻關注國家的發展動向,家庭投資離不開國家的經濟背景,宏觀和微觀的經濟政策直接指導著宏觀經濟的投資績效和市場的利潤空間[1]。
最后,政府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各種媒介的宣傳,普及基本的理財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求助于專業的理財機構,合選地擇適合的投資理財工具。通過學習和熟悉各種金融產品,會使家庭更了解投資理財的基本原理和過程,結合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進行謹慎的選擇,避免盲目投資的現象。
(三)根據家庭情況合理選擇理財產品
家庭投資理財要根據家庭的資產負債情況、收入、年齡、風險承受能力、偏好等特點,使投資理財的風險和收益達到最佳的狀態,并在此基礎上隨時做相應的調整。在了解家庭實際狀況的同時,也要了解市場,看清楚什么樣的家庭適合什么樣的投資。家庭生命周期分為四個階段,投資內容和融資重點有所不同[2]。
一是家庭形成期。在這個時期,可以把剩余資金的50%用于購買股票和成長型基金,理財內容主要是合理控制消費和安排家庭建設支出。
二是家庭成長期。在這個時期,要對前期所做的財務規劃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其適應家庭情況的變化。要以子女的教育費用和生活成本為關鍵,建議40%的投資用于股票或成長型基金。但是,要控制投資風險,如可將40%的資金用于教育基金,將10%的資金用于投資保險,將10%的資金用于家庭緊急備用金。
三是家庭成熟期。在這一階段,家庭事業發展和經濟狀況通常都達到頂峰,應該有更多的投資選擇。為此,建議將50%的資金用于股票,將40%的資金用于債券、定期存款、保險,將10%的資金用于活期儲蓄。在保險投資上,應偏重養老保險、醫療健康保險、年金保險,并適當地投保終身壽險和意外險。
四是家庭衰退期。在這個時期,休閑、健康支出應該逐漸增加,理財規劃要保守,將資金特別放在醫療保險和財產繼承上。在投資的比例上,大幅減少股票投資比例,增加債券投資比例,并增加儲蓄投資。建議將10%的資金用于股票,將50%的資金用于債券類投資,將30%的資金用于活期儲蓄,將10%的資金用于保險投資[3]。
(四)分散風險,優化投資理財組合
在進行理財投資時,要注意分散和規避風險。風險管理相結合是最常用的理財投資手段。分散風險意味著不是將所有的資金集中于一項資產。每個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所不同,不同家庭的投資組合配置要考慮各自的家庭條件,不能一味地盲目跟從[4]。風險防范及規避是家庭投資理財組合規劃的重中之重,節約成本是最適合的投資管理方法。風險防范和管理是一個動態的反饋過程。在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要制定不同的風險管理措施規劃,對投資風險進行定期的評價和調整。
(五)加快金融行業改革,提高理財業務水平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我國通過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對理財業務的規范和發展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要求從事理財業務的機構必須具備專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健全內控制度制定,符合最低資本要求。
其次,要求理財機構統一監管資金,嚴格執行會計制度。每個理財規劃都要建立一個完整的賬戶、會計、報告、審計和文件管理系統,防止理財資金挪用情況的發生。
最后,要求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具有誠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5]。商業銀行應該注意加強聯合保險,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一站式的理財服務。為豐富理財業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培育有競爭優勢的理財品牌,商業銀行必須在理財服務中不斷推出品牌化的理財產品,開展品牌營銷,留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開發潛在客戶。
[1]尹麗華.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趨勢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8).
[2]徐苗.淺談對家庭投資理財的規劃[J].財會學習,2016(24).
[3]常維滬.中國普通家庭金融投資理財趨勢探討[J].中國商論,2017(19).
[4]劉穎鵬.淺析我國當前金融理財的渠道[J].時代金融,2016(33).
[5]束禮菊.淺析家庭金融理財的風險控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12).
F832
A
2095-7602(2017)11-0044-03
2017-07-12
王景文(1968- ),男,助理實驗師,從事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