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軍 劉雪梅
三門峽市陜州區店子鄉中心學校河南三門峽472132
讓校本研修在農村學校扎根開花
秦紅軍 劉雪梅
三門峽市陜州區店子鄉中心學校河南三門峽472132
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但農村學校因其地域、經濟、師資、觀念等因素的制約,校本研修之路發展極其緩慢且崎嶇坎坷。怎樣讓真正的校本研修在農村學校扎根開花,不少先賢教師做出了不懈的探索,下面,我也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及做法,希望能拋磚引玉,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一)精力有限,被動無效
農村學校尤其是偏遠農村學校教師往往身兼數職,我校教師一人基本要擔任一主兩副三個課頭,還要兼班主任或者實驗室等管理員,校長和副校長也都兼主課,正常的教學任務尤其是備課、改作業等已經讓教師步履匆匆,再加上班主任、管理員等雜事、瑣事,更讓教師們身心疲憊不堪。各位教師對教學確實做到了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把青春奉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但卻認為研修應該是專家們或者城里教師們的事,與自己遙遠無關,沒有把自己當成是研修的主體,因而參與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這樣造成的局面就是:學校的校本研修往往流于形式,上級有任務我們就趕緊草草應付一下,大家都認為校本研修是個份外的閑事、任務、包袱,教師們更是有厭倦、抵觸情緒,當然也不會認真重視,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二)形式單一,乏味枯燥
農村學校的校本研修,往往是“以會代研”或“以說代研”,上級有任務了,學校就趕緊臨時起個名堂,到網上搜些理論資料,會議上領導讀大家聽,象征性地做些記錄;有時候其實是很有代表性的問題,領導或者同志在會上隨便說說,沒有目的,沒有準備,沒有理論,沒有決議,沒有記錄反思,說說算一回。這樣的校本研修單調古板,教師們更感到枯燥無味,當然就談不上什么效果了。
(三)缺乏引領,經驗極少
調查發現,現在的農村學校大多存在著老齡教師和年輕教師的兩極分化,老教師面臨退休,理念稍顯陳舊;年輕教師知識淵博工作熱情高但實踐經驗極度缺乏,中年教師或已經走上領導崗位或者調往城市,這就造成了中年骨干教師有經驗年富力強教師引領缺乏,再加上農村學校基本上是一級一班,沒有同頭課教師等等,教師們或顧不上研修,或心想研修力不足,給農村學校校本研修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四)研修豐滿,現實骨感
“研修豐滿,現實骨感”指的是研修與現實脫節,具體表現如下:(1)校本研修課堂是經過千錘百煉后的演示,不能很好地反映平時課堂的真實情況,與現實是脫節的;(2)教師的問題意識缺乏,課題意識淡薄,教學過程是一套,校本研修是另一套,不善于捕捉研究的課題;(3)教師缺少對具體問題的深入、持久研究的意識,往往是參加活動時有所觸動,活動結束后是一動不動,沒有很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對問題的研究缺乏耐心和恒心。
(一)領導、骨干教師做好領頭雁
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否,領導起著核心作用,一個好領導,成就一所好學校。在提高農村教師專業化素質的校本研修中,農村校長作為組織倡導者、學科領軍者、思想引領者、成功激勵者,勢必發揮著核心作用。校長依靠其人格魅力、辦學思路、管理藝術帶領教師構建研修組織,制定共同愿景,選擇研修內容,優化研修活動的組織過程,在思想上引領教師,在行動中與教師共同探討、共同研究。骨干教師則可用自己的優秀實踐經驗,用自己的切身經歷,指導教師針對教學實際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在教學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二)研修模式改革創新
研修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研修的過程。在研修過程中,我們一改往日以會代研、以說代研的古板枯燥模式,采用自主研修、集體研修相結合,網絡研修與課堂研修相結合,區域內兄弟學校相結合,城鄉學校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等渠道,借鑒外地優秀經驗,整合區域資源,又給教師們留有自主空間,讓教師們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享受校本研修。
(三)精選內容研民所需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校本研修的內容選擇上,我們在調查問卷上下足功夫,力求找準問題,把老師們教學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惑進行歸納整理錘煉,作為研修主題。在了解并盡力滿足教師的各種正當需求的同時,引導教師確立正確目標并實施鼓勵措施。因為滿足需要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源泉,這就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們參與研修的積極性,讓培訓研修滿足教師對自我發展的更高層次的需求,讓教師真正成為校本培訓活動的主人,并在快樂研修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四)研之于民用之于民
我們在工作中發現,新時代的農村學生因社會的發展,尤其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他們已經和社會乃至世界有了初步的接軌,在班級管理上已經不能再沿用老經驗,所以我們就選取的《怎樣做好新時代的農村班主任》進行研修,因為問題的實用性及時代性,廣大教師紛紛獻言建策參與研修,當我們的研修取得一定的成果,學校又引導大家資源共享,教師們分享自己的研修成果,既在分享中感受享受自身勞動成果的喜悅,又在分享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調整提高,事半功倍,教師們切身體會到科研興校、研修興教,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總之,以校為本,以人為本,有效開展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質量、保障農村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做好做實農村學校校本研修,任重而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愿校本研修早日在農村學校扎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