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淮安市溪河鎮單洼小學江蘇淮安223228
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
李巖
淮安市溪河鎮單洼小學江蘇淮安223228
倘若在語文教學中能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將能使我們的課堂洋溢著生命的活力,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為了更好地在語文教學中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要做到:合作學習的組合要互補,小組合作的內容要有價值,小組合作的時間要適度,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評價要靈活富于激勵,本文圍繞這幾點進行闡述。
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同學之間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互助,討論交流等來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并達到團體學習目標的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很好地組織小組合作,對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處,能使學習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能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開發,智力得到互補,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高,還能使我們的課堂洋溢著生命的活力。但是,如果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得不好,或流于形式,也會降低課堂效果。那么,怎樣組織好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呢?本人根據平時的實踐談幾點感受。
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中完成互助性學習,要使其在語文教學中富有成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別差異、思維差異、語言差異及動手能力、個性特點等進行優化組合,形成互補型的合作團體。首先注意小組成員合理搭配,可按座位四人,六人或八人就近一組;按學習能力進行有機組合,能力強的和能力差的;會表達的和不善表達的有機組合。讓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欣賞,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分工,怎樣合作,怎樣交流。每次討論完后讓不同學生代表發表意見,講得不全面,可讓其他學生補充。再次,教師要以學習伙伴的身份深入到小組當中,了解學生的合作效果,討論的焦點,認識的過程,以便及時地進行調控和引導點撥。
合作交流學習是學習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有的內容適合于合作交流,有的內容適合動手實踐,或者適合于自己探索,教師引導等。所以,語文教學中,要使小組合作有成效。首先教師要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實際,先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有利的時機,問題必須有一定的思維含量,還要就近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去。例如:學習《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在探究掃路老人都60多歲了,還在堅持掃路的原因時,組織討論:“老人為什么能有這種精神”“文中哪些句子能體現老人的這種精神”“文章結尾一句給我們留下什么印象”,通過小組討論,爭辯,最后達到共識,這樣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人物的思想感情,還使學生感受到開朗、充滿自信的動力所在。
小組合作的時間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要考慮討論的內容的難易,學生的討論興趣,實際討論的效果等。教師應深入小組去巡視,及時掌握學生討論情況、學生討論時遇到的障礙,以便及時發現加以引導、點撥,學生討論切題,便于鼓勵、總結。有時見好就收,有時學生討論興趣正濃,有必要把原定時間延長。總之,要適時適度把握討論時間。
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探究的結果各式各樣,教師對學生的探究結果必須作評價。靈活而適當的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中促使學生敢說、善說、通力合作、積極探究的有效策略。對正確的答案,教師應用豐富的情感充分地肯定討論的效果,讓學生明白探究帶來的快樂。
有些問題的答案是多樣性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若有些問題學生理解的角度偏差,所持觀點不一致,或對問題的看法模糊不清,要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明辨正確和錯誤,找出最佳答案,切不可簡單粗暴對待。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一種較好的學習方式,但是我們應注意,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課堂學習內容都采用合作學習方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和教學實踐等因素,恰當地選擇,切不可圖熱鬧、追求新潮而千篇一律。
[1]楊武華.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J].軟件:教學, 2015(8):275-276.
[2]史淑麗.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策略[J].語文天地,2015(1):75-75.
[3]王巧珍.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弊端與改進措施[J].新課程:上,2016(3):189-189.
[4]熊瑛.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研究[J].科學咨詢,2016(35):76-77.
[5]馬素蕓.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26):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