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馬林+金培振
研究發現:1.中國各區域以要素市場分割刻畫的地方保護水平呈較明顯的南北分布差異,要素市場分割水平呈現先發散而后收斂的態勢。
2.并無直接證據證實地方保護和資源錯配影響了區域宏觀經濟績效。相較之下,地方保護及其引致的資源錯配,對區域環境福利績效有顯著抑制效應,證明地方政府通過扭曲要素價格來提升地方保護水平也將扭曲區域環境福利績效。地方保護可能在短期內起到擴大產出規模和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所帶來的宏觀經濟績效改善或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環境污染對區域發展的抑制效應,區域居民將承受環境福利受損的發展代價。
3.地方保護及資源錯配不僅會損害本地區環境福利績效,還將通過空間溢出效應加劇鄰近地區的環境福利績效損失。其他地區的公眾環保訴求在遏制本區污染產生量的同時,通過正向空間溢出效應影響了鄰近地區的宏觀經濟績效,表明區域的環境問題存在高度緊密的空間關聯性,具有“治則兩利,廢則雙輸”的典型特征。工業所有制結構存在負向空間溢出效應,更能說明加快國企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未來應統籌各地區資金、技術、土地等要素,通過區域之間的合理聯動共同釋放國企改革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