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楷雯
7月17日 晴
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關的眼睛。
——題記
真善美,往往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真善美,往往在人心靈的最深處。
在樹蔭下,遇見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時,會情不自禁地贊美:“你真美!”
在公園中,看到姹紫嫣紅的花急著開著花趕趟兒時,會不由自主地贊嘆:“真美!”
這些美僅僅只是人或事的外在美,真正內在的真善美通常表現在細節中:從古至今,梅花被無數的人詠嘆,正因為它道勁精神美渲染著世界。當萬木凋零,風雪交加的隆冬,它卻屹立于一片片茫茫白雪中,將清香灑在人間,而我要歌頌她,歌頌那個在風中像梅花一樣美得她。
那是北風呼嘯,風雪交加的隆冬,那是梅花怒放的季節,她的真善美隨著縷縷幽香飄進我的心房……
在公交車上,人們都不約而同的對手哈氣取暖,整個車廂中彌漫著刺骨的寒冷,突然,司機停了下來,伴隨著剎車的吱吱聲的是“哇”的嘔吐聲。頓時,人們的目光轉移到一位阿姨的身上,搓手聲也驟然停止,或許,是剛剛的急剎車讓原本暈車的阿姨再也忍受不住了,嘔吐在了一位年輕女孩的身上。
阿姨皺著眉頭,連聲說著對不起,女孩緩緩地回過頭,全車人的心都揪得緊緊的,在為這位阿姨擔心。可沒想到的是,迎來的不是一陣責罵。而是女孩親切地問候:“大姐你沒事吧,我要到站了,你要做個通風的地方才行,來到我這吧!”隨即從包里拿出自己的杯子為阿姨倒了水讓她喝下,阿姨和全車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到站了,女孩下了車,大家都在說:“這個女孩真美。”“真善良!”“心眼真好!”
這就是真善美,她像梅一樣純凈高潔的品質向我們展示了善良與美麗。
從拾荒老人救小月月開始,從張老師舍身救學生開始,從司機吳斌開始,一件件美的故事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被美熏陶著,我們開始學習美,熱愛美。在美的生活中我們向上、進取、拼搏,我們因美而搏發!
向上吧,少年;向上吧,中國!讓真善美伴我成長,讓真善美使我們的家充滿溫馨。
山東省諸城市昌城鎮樹一中學
指導老師:孫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