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軍
摘 要:高效的課堂教學方式符合新時期農村語文教學的特點,既為師生減了負,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能力。在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創新教學設計,采取高效的教學方法,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高效課堂;教學方式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0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34
新時期,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進一步落實,農村現代化教學設施已基本配備完善,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農村教學的實際,創新教學模式,努力提升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提高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創新教學設計,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科的實用價值
現實生活里,每個人都免不了要與語言文字打交道,或表達情感,或交流工作,或提出訴求。在當今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時代,語文的實用價值也得以進一步凸顯。農村語文教學應該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為了生存而思考,認清語文學科的實用價值。從教學實際來看,教師必須創造性地探索教學設計,精心設計富有創意的教案,增加學生課堂的閱讀容量,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現在的語文教材雖不少是經典名篇,但有些文中所闡述的觀點和當今社會的現實有所脫節,因此教師必須大膽地進行創新,找準課文的人文因素與學生思想情感的共鳴點,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科的實用價值。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師可在教學設計中把金錢至上的生活和親情至上生活的異同點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調查或找一些類似的事例作比較閱讀,并組織學生討論,使他們掌握作者的寫作技巧及表現主旨的意圖。學生在比較分析中能夠認識到親情的可貴,學會感恩,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創新教學設計,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從中學會正確看待社會現實。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的工具性,體會到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才會讓他們喜歡上語文,進而刻苦學習,并保持持久的動力。
二、找準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培養學習興趣對于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其實,語文課程本身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材料。雖然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并非朝夕之間便可達成,但只要我們能正視學生的實際,從語文教育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索教學捷徑,努力發掘有利因素,找準切入點,就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每個學生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三、拓寬學習渠道,增加語文綜合實踐的機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語文教學更應該讓學生經歷一個“學習——思考——實踐”的循環反復過程。探究源于實踐,只有激發起學生的實踐興趣,才能使他們產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因此,我們要改變以往師授生聽、師問生答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組織與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討論、游戲、表演、比賽……讓每個學生都有動口、動腦、動手的實踐機會,使語文實踐活動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潛能。社會處處有語文,語文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一位教育家說過:“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突出語文的實踐性,必須努力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現行語文教材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創設實踐活動,使學生進入情境,在動腦想、動口說、動手做、動筆寫的過程中產生體驗,加深感受,積累知識,形成能力。比如課余時間,充分利用網絡、圖書室等資源,讓學生通過查找有關信息,去粗取精,為我所用,這不但提高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還給學生學習課文帶來了幫助。此外,還可以開展社會調查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調查,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社會閱歷,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四、改變教學策略,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開拓途徑,走進學生的世界,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也應該轉變自身角色,不應僅是學生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也應當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同學生一起交流,一起討論,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到榜樣的作用,更應該與學生和諧平等相處,把學生當朋友看。一個教師如果能夠把學生當朋友看,學生反過來也會把你當朋友看。這樣,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才會事半功倍。
五、深入分析學情,掌握農村初中生的身心特點
農村初中學生在從小學步入中學后普遍存在心理狀況和學校生活不相適應的問題。他們存在自卑心理,且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較低,不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自信心不足。因此,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談心,與家長聯系了解學生情況,深入分析學情,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在教學中還要抓住學生這些生理特點創造條件和機會,利用語文教學的特殊性,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找到自信。現行的語文教材集古今中外文學之精萃,以美的形式、善的內容,寄寓了作家高雅的審美情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想方設法利用語言的魅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大力宣傳和弘揚勇敢拼搏精神、為國爭光精神,幫助他們擯棄狹隘自閉的思想,樹立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能力。
總之,新時期面臨新挑戰,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語文課堂教學也有了新的變化。在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教師的作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不僅僅局限于傳授知識和引導,而是要做一個學生學習的出色策劃者和組織者,改變教學策略,多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從而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 王榮.打造農村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4):34.
[2] 李建蕓.構建農村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5(15):47-48.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