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占梁
摘 要:時代的不斷發展和快速變革促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建設水平,現如今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強弱的關鍵因素則是信息化發展和建設的水平高低。信息化發展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中也將信息化融入其中,極大的促進了水利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只有保證水利工程管理與建設向著現代化與科學化的方向發展,才能保證其管理的有效性,帶動工程質量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管理維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F426.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3-0112-01
1 加強灌區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和維護力度
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我國的農業經濟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而農業經濟之所以能夠得到穩定發展離不開我國灌區水利工程的大力支撐,不僅提升了我國農民的旱澇保收能力,還有效的節省了我國資源,促進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灌區水利工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運行使用,建設只是開始,使用好、管理好、維護好、發揮好效益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來說,工程管理、人員管理、資料收集等各方面都需要管理者進行統一地指揮和管理。在這種條件下,如果能夠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實現,通過網絡化的方式來對水利工程的方方面面進行協調和指揮,必然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加速現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構建和形成。
2 當前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化管理意識薄弱
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則是信息化管理意識薄弱,多數地區在實施水利工程建設時由于相關負責人及管理人員不具備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意識和觀念,導致信息化建設得不到重視。忽視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更有甚者,不少的水利工程領導者由于不熟知信息技術,會想當然地認為信息技術就是為了偷懶,不如傳統管理方式更加有效。這種極其錯誤的思想認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對于水利工程發展與建設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2.2 工程建設標準偏低,規劃設計缺少統籌性
通常在實施水利工程建設時主要的負責機構是城市中的鄉鎮,在對項目規劃設計時并沒有針對相鄰鄉鎮的實際情況進行統籌規劃,導致工程建設標準及資金利用率得不到提升。比如某河防洪堤壩的建設就涉及三個鄉鎮,這三個鄉鎮的水利部門分別制定自己的建設規劃,使得工程設計的銜接與配合出現了空檔,工程建設標準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灌區農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功能的發揮。
2.3 存在嚴重的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產權沒有進行明確歸屬
目前在開展水利工程建設時,大部分的單位只是看到了建設的重要性,對于管理和維護并沒有做出太大的投入,導致管理維護主體及責任無法全面落實,存在嚴重的重建設輕管理現象,而且由于產權歸屬不明確,灌區農田水利工程的養護只是鄉鎮水利部門在唱獨角戲,許多工程管理不善、損毀嚴重。
2.4 沒有足夠的建設資金做后盾
如果一個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沒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后盾,那么這個工程隨時面臨停工和失敗,水利工程建設中最基礎的資金保障則是建設和行政管理所需資金。可是,現在由于水利工程建設資金多是通過補貼和自籌獲取,但最終壓在縣級財政的負擔還是比較重,配套資金很難到位,工程建設的進度和質量很容易受到影響,行政管理資金的落實也做的不夠好。
3 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中信息技術的實踐運用
3.1 借助于信息技術實現設計模式的開發
想要推動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改革,前提是要將信息技術全面融入其中。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使得工程建設管理更加便捷、省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利工程整體的管理質量和效果。借助于信息技術實現設計模式的開發,相關的管理人員不需要通過現場的勘察就可以掌握一手、準確的資料,這種操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就變得非常簡單。總之,對于現代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來說,必須要通過信息技術來進行設計模式和管理方式的開發,從而最大化地保證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質量的提高,為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實現提供基礎。
3.2 加強水利工程信息化隊伍建設
人才是工程建設中最關鍵的形成因素,因此,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應大力借助信息技術完成對水利工程人才的培養,促進信息化團隊的建設,這是水利工程邁向信息化建設管理的有效途徑。首先要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計劃,對整個水利工程團隊進行信息化培養,要求他們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并學會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將這些與最后的考核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加強水利工程信息化隊伍建設,從而為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創造條件。
3.3 完善灌區農田水利工程使用管理與維護的措施
工程建設不僅要注重建設,還應注重管理和養護,而想要達到有效的管理維護就要制定完善的措施,這樣才能保證工程實現建得成、管得好、長期受益的目的,灌區水利工程建設也是如此,應在注重建設的基礎上更加重視管理與維護。
4 結語
農業經濟與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我國水利工程建設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相關單位管理人員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和責任心,實時掌握工程的進展情況,保證灌區水利工程能夠順利運行,全面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此外,管理人員要提高對工程管理和維護的水平,避免出現重復建設和浪費資金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張勇.小開河引黃灌區水土資源承載力分析與優化配置[D].山東大學,2015.
[2]武建,金幫琳,張小青,于淼淼.水利信息化技術在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1:63~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