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生


摘 要:針對唐鋼目前生產形勢變化,煉鐵北區1#2000mm3高爐減量置換至唐鋼中厚板材有限公司,與其配套供輔設施全部停運。因鐵量減少及效益原因,公司南區長材部鋼區產量銳減,一線、二線停產,棒材減產。考慮公司后續產能向沿海轉移的戰略構想及遠景規劃,根據唐鋼南區負荷平衡,現階段公司南區如何配置主變方為最優。
關鍵詞:負荷;負荷平衡;主變減容
中圖分類號:U6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3-0189-02
1 供電系統現狀
公司南區共有三座中央變電站,分別是濱鋼220kV變電站、鐵北110kV變電站和東110kV變電站。擔負南區3200m3高爐、一鋼、二鋼、1700軋線、1810軋線、一棒、二棒、一線、二線、中型、冷軋薄板廠、氣體公司、公司機關及輔助單位的供電任務。其中:鐵北110kV變電站配置3臺6.3萬KVA主變,開二備一。主要負責給3200m3高爐和氣體公司4#空壓機供電(20600kW);濱鋼220kV變電站(3臺12萬KVA主變,開二備一)和東110kV變電站擔負公司南區其他單位的供電任務。公司東110kV變電站現有3臺容量5萬kVA變壓器(三卷變壓器110kV/10kV/6kV),開二備一。兩路110kV電源來自供電公司河東變電站,采用電纜沿電纜隧道敷設方式敷設至東110kV變電站。
1.1 南區各站負荷現狀
(1)濱鋼220kV變電站及其北35kV子站表1所示。
(2)東110kV變電站表2所示。
(3)鐵北110kV變電站。鐵北站1#主變母線帶著15MW燒結余熱發電機組,發電負荷0.3萬KW,運行最大負荷(不計發電)4.8萬KW,負荷率80%;計入發電4.5萬KW,負荷率75%。鐵北站2#主變母線帶著TRT發電,發電負荷1.3萬KW,運行最大負荷(不計發電)5萬KW,負荷率83%;計入發電3.7萬KW,負荷率62%。三座中央變電站后面表述中分別簡稱22萬站、東站和鐵北站。
1.2 發電狀況
各機組正常生產情況下發電表3所示。
2 東站負荷并入22萬站改造方案及負荷平衡
2.1 改造方案
待氣體公司在北站的2#制氧空壓機搬遷至中厚板以后,將東站514、524下帶的3#、4#制氧空壓機各0.8萬kW負荷改由北站5407、5507線路供電;將東站主變更換為3臺4萬kVA主變;在鐵北站一層庫房新建一座35kV高配室,包括2臺進線柜、3臺變壓器出線柜、2臺PT柜、2臺母聯開關柜、2臺母聯隔離柜,共11臺;將北站3#主變改由324進線供電,停運、撤出22萬站至北站的331線路電纜;選擇22萬站331、381作為出線開關柜,各敷設1根1*630電纜至東站新建35kV高配室作為電源進線。改造后東站正常運行兩臺4萬kVA主變,1臺備用。考慮今后特殊情況下,東站負荷調整的靈活性,北站至東站6#發電機的聯絡電纜繼續保留。
2.2 東站并入22萬站后的負荷平衡(表4所示)
2.3 改造投資估算
(1)東站改造費用:東站改造,更換3臺4萬KVA變壓器、35kV開關柜(11面)、35kV 1*400電纜(1500米)、35kV 1*400終端頭、綜自改造、空調通風、35kV新開關室土建施工及施工費1450萬元。(2)22萬站及外網線路費用:35kV 1*630電纜(9600米)、35kV 1*630電纜頭、22萬站開關柜改造、電纜護層保護箱及施工費864.8萬元。兩項投資合計2314.8萬元。
3 經濟效益分析
東站停運,唐鋼年可減少基本電費支出23.3元/kVA×10萬kVA×12=2796萬元。
4 改造后,濱鋼220kV變電站實際運行負荷情況
圖1所示:東站負荷并入22萬站改造項目于2016年5月底改造完畢,改造后濱鋼220kV變電站實際運行負荷如上圖所示。實際運行最大負荷小于前面方案中最大負荷。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前面方案中其最大負荷不是持續15分鐘的最大負荷。
5 結語
鑒于負荷平衡的重要性,做負荷平衡時,應使用持續15分鐘的最大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