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婷+李和慶
【摘要】英語寫作無論是在學生學習中,還是在教師教學中,都是一個難點,寫作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xiàn),是學生用英語來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一個途徑。掌握并靈活運用寫作技巧,提高自身的書面寫作能力,可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本文主要論述了如何通過教師的指導加強學生書面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口頭表達 積累 寫作技巧 批改與評議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17-02
眾所周知,英語寫作無論是在學生學習中,還是在教師教學中,都是一個難點,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現(xiàn)在中學生普遍感到英語寫作難,對英語寫作心懷畏懼,寫出的短文也言不達意。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對英語寫作感興趣,并能寫出錯誤較少有能準確表達意思的短文呢?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粗淺的體會,現(xiàn)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從口頭到筆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寫作。
寫作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xiàn),尤其是英語。我認為英語寫作應從字母大小寫和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為起點,重視口頭表達。例如,介紹天氣、家庭、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鼓勵學生開口,重視語言的積累,避免一開始就讓學生寫英語作文,讓他們無從下手,產(chǎn)生畏懼心理。二年級時,我鼓勵學生,每天隨意寫幾句做想說的話,以duty report的形式在課前表達出來,如My family,My favorite thing等。三年級時,我指導學生寫較為復雜一些的英文隨筆,涉及關于保護環(huán)境,描述節(jié)日等的話題,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訓練,學生們感到英語寫作并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么難。甚至部分學生還能每天堅持寫一篇英語隨筆。
二、重視基礎知識,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在平日的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對詞匯和基本語法點的學習,要求學生背誦課本中的對話集中點語段;在課堂上常采用造句、表演、分角色朗讀等方式,鞏固復習所學知識。在長期的嚴格要求和訓練中,學生普遍養(yǎng)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英語語言組織和運用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重視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
有了基礎知識的積累,還得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正確的寫作方法、因此,我常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指導學生寫作技能的提高。
1.正確的寫作步驟
(1)仔細審題,抓住要點。寫作時讓學生弄清寫作要求、意圖及內(nèi)容,特殊文體要考慮格式和情景條件等,恰當運用所給提示詞,如時間允許,應列出相應的提綱。
(2)組織語言,遣詞造句。寫作時要緊扣主題選用熟悉的、有把握的單詞、詞組、句型。句語句之間要過渡自然,恰當使用并列、遞進、因果、轉(zhuǎn)折等連詞,讓語句簡明流暢。
2.寫作方式要靈活多樣
以課文為基礎,進行半控制性寫作。一方面可以復習課本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般學生多樂于接受。
(1)自由寫作。只給學生寫作題目,如A good teacher in my eyes, the Spring Festival等,讓學生任意發(fā)揮,詞數(shù)不限,這種訓練,我主要以隨筆的形式讓學生每周寫一次,在訓練英語寫作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背誦、默寫、仿寫、改寫、續(xù)寫課文,循序漸進。選取教材中的典型片段,要求學生背誦、默寫,同時可以要求基礎差的學生進行仿寫練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對課文進行改寫,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提高寫作能力。
(3)精心準備題目,教師準確示范。選取學生有親身經(jīng)歷或者感興趣的話題,例如,a busy weekend, my pet等題目,讓學生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安排好題目后,教師可以先示范,讓學生有章可循。另外教材上有許多堪稱典范的文章,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文章來寫出完美的文章。
3.重視對學生習作的批改
對于學生的習作,我堅持細心閱讀,逐句批改他們的隨筆,并在班上朗讀和傳閱優(yōu)秀習作,讓大家學習評議,效果很不錯。
(1)佳句摘錄,實施激勵性評價,促進發(fā)展,教師批改作文時,可以尋找好詞佳句用紅筆標示出來,然后記錄下來并注明作者展示在教室的黑板上。通過展示,使佳句作者獲得成就感,激勵他們的創(chuàng)新熱情,同時也能使其他學生從中得到借鑒。還需要注意的是:除對錯判定和分數(shù)外,教師從學生的個性特征及作文進步情況在習作后寫上一句或一段評語,如:Well done!/Excellent!/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教師的評語將會激發(fā)學生無窮的寫作熱情和潛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強大內(nèi)動力。
(2)課堂上即寫即改,有效指導,及時反饋。新課標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并且自主解決問題。課堂上即寫即改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作文訓練和評改中受到啟迪,思維得到鍛煉。具體操作如下:①課堂上限時完成作文。對學生進行分組,挑選幾名學生到黑板上寫例文,并做適當評講。然后選出較好的一篇,對該組做適當獎勵,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②例文修改。在學生寫完作文后,教師可從多方面指導學生對黑板上的兩篇例文進行評改。在點評時應盡量發(fā)掘文章中的閃光點并適當給予鼓勵和表揚,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③自我修改作文。要求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改正錯誤。在這期間,教師通過巡視了解學生情況并給予一些幫助。同時,教師也能盡快得到反饋信息。
(3)善抓典型,小組合作修改,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寫作不能僅僅理解成個人的行為,因此在教學中不宜總是采取學生單獨寫出作文,教師批改的模式,而應提倡學生開展兩人或數(shù)人小組活動,通過討論合作完成寫作。”對于學生一些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教師可在講評課前將病句抄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合作修改,討論結(jié)束各小組由一名學生總結(jié)他們的修改意見。小組合作修改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作文修改當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又為學生互幫互助、合作交流營造了氛圍。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歸根結(jié)底,學生應“多讀、多記、多寫”,教師應“多指導、多鼓勵、多訓練”,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