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一波
【摘要】情感教學早就有之,在現實教學中往往是只見知識的傳授而不見情感的培養。隨著社會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人追求“高分”,而忽視了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的落實。我們的教育是塑造“人”的教育,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用情感引導學生發展,健全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化學知識 情感教學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53-01
自2003年開始,我國開始了新課程改革,依據布魯姆等學者觀點提出了三維教學目標,其中就有情感與態度價值觀這一維目標。經過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檢驗,雖然新課改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過于單一重視知識傳授忽視情感與態度價值觀教育的弊端并沒有得到改善。對于一個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說,他接受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應包括塑造性格、品質、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素質教育。
2015年12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六條明確指出教育應當堅持立德樹人,對受教育者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增強受教育者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然而在實際的化學教學中,受到升學率、高考指揮棒、家長期望等因素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把考試的需要作為教學內容取舍的唯一依據,注重講練,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完備,要求答案的規范統一,使原本情趣盎然的化學課程變成了知識訓練的工具性學科。這種情況下的化學教學,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結果是師生都變成了考試的機器,教師因為忽視育人目標而失去教學的制高點,而對于整個化學教學來說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本真意義。
作為人,我們更需要的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追求正確人生的價值?;瘜W教學中的情感與態度價值觀作為一種教學目標的第三個維度,能有效促進認知活動的發展,這一點在教育界已達成了共識。那么在化學教學中應當如何體現或者說是落實呢?筆者在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得到四點經驗和各位分享與交流。
第一、 發揮化學實驗的魅力,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起實事求是的價值觀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生認識化學界的窗口。化學實驗有著形象、生動的特點,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是創造學習最佳情境的有效手段。同時,實驗中實驗現象的如實記錄,實驗數據的如實填寫,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需要探究。例如,化學選修四中有關酸堿中和滴定的實驗中,很多學生為了數據的理想化而去修改數據,老師要努力引導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品質。
第二、利用生活中的化學小知識來進行情感態度的滲透
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現代物質文明的提高都離不開化學科學作出的貢獻。要注意把教學內容與生產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體驗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和用途,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我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強化知識信息,適當地讓學生了解一些化學史料及生活中的化學,培養學生熱愛化學的興趣。例如我講有關金屬冶煉這一內容時,介紹了我國歷史上煉鐵技術(濕法煉鐵,火法煉鐵)的輝煌以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在教學中要聯系實際,講解水資源保護時,可帶領學生參觀自來水廠,請工人介紹水凈化過程,使學生搞清楚自然水并非飲用水,水的存在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去改造自然。學生嘗試到“知識有用武之地”的心靈快感,認同知識就是力量,從而達到從興趣到樂趣、志趣的轉變。
第三、利用化學史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凱庫勒曾說過:“化學史也就是化學家的歷史”?;瘜W發展的每一步都和化學家息息相關,他們勤奮探索、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精神和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等科學品德光輝時時刻刻鼓勵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生動的化學史資料,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有重要意義。例如,1882年英國化學家瑞利根據由氨制得氮氣與由空氣制得氮氣密度相差 0.0067克/升,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了氬,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在《元素周期律》教學中,可向學生講述門捷列夫在發現元素周期律過程中表現出卓越的預見力和批判精神,培養學生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居里夫人在提取釙和鐳的過程中表現出的頑強毅力、廢寢忘食的工作態度和獻身科學、熱愛祖國的精神也會深深感動學生。一個人的情感往往受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和支配。青少年時期是世界觀開始萌芽并逐步形成的時期,英雄模范榜樣,往往是他們向往的理想人格、追求的楷模。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一些榜樣的教育,可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四、通過化學學科美陶冶學生美的情操
美無處不在,教師要幫助學生發現和揭示化學蘊含的美。化學科學涉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商品,礦物資源的構造,奇異景觀的形成,這些都可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有機分子模型,簡潔多樣,復雜奇妙,具有造型美;化學實驗操作規范、利落、舒坦,具有化學實驗的動作美;化學實驗復雜多變,能激發學生探究美的興趣。元素周期律中關于原子結構決定物質性質,物質性質決定其用途,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質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無不體現化學中蘊含著哲學美,這種內在美可促進思維提升。
總之,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落實還有很多方法途徑。我們常說教無定法,我想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不能脫離我們培養人才的終極目標: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M].2015. 12.27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教育——財富蘊藏其中[ 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3]劉華.利用情感教學優化初中課堂教學管理[D].碩士學位論文,西北師范大學,2002.8-10
[4]齊艷娟,郝雷.初中化學教學中情感教學目的研究的必要性 [J].初中化學教學,2002,3
[5]王新梅.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2003,6
[6]孫海珍.化學教學中情感教學策略的實驗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16-18
[7]陳香.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