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曉
摘 要:目前隨著深圳港口吞吐量的需求,不少船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集裝箱船舶和大型拖帶船舶作業對銅鼓航道的航行需求日趨增多。然而目前船公司無論從大嶼海峽第三分隔帶登離輪點前往北方港口或者北方港口南下到港船舶,實際的北上的繞行航線帶來的成本支出比較大,目前外籍船舶或者需引航的內貿船舶都必須向第三分隔帶行駛往細擔島南側繞行的現狀給船公司帶來的成本上的難題,大型船舶如何合理、有效和安全使用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是否可以提高船舶運營效率成為本文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大嶼海峽;引航員登離船點;增設;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U6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3-0242-01
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如能設置引航點,則能夠節省船舶運營成本,提高該水域大型船舶的通航效率,本論文將就不同的引航員登離船點設置兩種方案對比研究,得出既能保證進出深圳港船舶的航行安全,又能船公司節省油耗、減少污染排放的最優方案,爭取對引航員登離船點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1 大嶼海峽通航環境分析
1.1 航道與港口
大嶼海峽是珠江口的一個海峽,位于新界大嶼山西南部的分流以南。海峽亦成為大陸與香港之間的邊界,邊界以南為珠海市萬山群島中的桂山島、牛頭島及中心島等島嶼。大嶼海峽珠江河口區多陸嶼和島嶼。
1.2 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航道概括
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的水域水深達到12.6米,一般均能滿足中大型船舶的航行要求,但是來往港澳的快速客船、漁船等較多,由于引航員登輪點的設置沒有在該水域,因此,進出廣深的大型外籍船舶均從第三分隔帶登離船點航行。為了解決多條航路交叉的問題,避免船舶交叉碰撞,設立了第三警戒區,警戒區內設有半徑為80米的“安全島”,要求船舶穿越警戒區時,圍繞“安全島”逆時針航行。擔桿水道定線制與香港東博寮水道分道通航航路也形成交叉,第二警戒區就是為解決兩條分道通航航路的交叉而專門設置的。在警戒區中心設置燈船,為了使船舶易于辨明大濠水道定線制警戒區“安全島”的位置,在警戒區中心設置1艘安裝有雷達應答器的燈船(北燈船)。
2 對環境因素的分析
2.1 交通流量
大嶼海峽水域的船舶交通流復雜,目前珠江口水域的船舶流量達到每年70萬艘次,貨物吞吐量為6.5億噸。隨著深圳銅鼓航道的開通,進出深圳西部港區的船舶必將日趨增多,通航密度將進一步加大。
2.2 通航管理
為了打破水上數據不能共享的難題,粵澳成立“珠江口區域VTS數據共享合作工作小組”,兩地將共享:雷達及自動識別系統的信號數據、航行通告信息、惡劣天氣警報信息、船舶進出港計劃信息、港口管理相關信息等數據,并定期就涉及VTS數據共享的技術、培訓、資源及其他相關信息進行交流。
3 中大型船舶第四分隔帶通航可行性分析
3.1 航道可航情況分析
第四分隔帶距離桂山北燈船2000米,是天然的航道,航道最淺點12.3米,最深點20.4米,基本可以滿足中大型船舶進出港的需求,航道內兩點(22°10.442N 113°50.825E與22°08.581N 113°53.668E)連線東北側屬香港海事管轄區域,基本已經涵括航道進口方向主航道,進口航道與出口寬度均600米,長度5907米,分隔帶內的航道寬度寬,水深條件好。
3.2 影響安全航行的因素
為計算影響大型船舶在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航行安全的因素,根據大嶼海峽相應的自然環境,深圳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夏無酷暑,時間長達6個月。春秋冬三季氣候溫暖,無寒冷之憂。年平均氣溫為22.3℃,最高氣溫為36.6℃,最低氣溫為1.4℃,無霜期為355天。年均日照2060個小時,太陽年輻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夏秋兩季偶有臺風,但受山巒阻擋,直接襲擊市區約兩年一次。
4 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和相關建議
4.1 相關法律法規配套與執行的建議
大嶼海峽是珠江口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也是珠港澳三地來往的經濟命脈,該區域的政策執行均需考慮到廣東省、香港、澳門的諸多政策的鏈接問題。如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能增設引航點,則需注意到相關規定。
4.2 季風、臺風季節船舶的安全通航
大嶼海峽位處東亞季風區,因受季風的影響,過往船只除了接受航海通告的同時,同時利用高頻守聽香港海事、桂山VTS發布的不間斷的天氣預報,對于沒有好的安全把握,及時將船舶開到錨地拋錨避風,等天氣好轉,再擇時入港或航行。
5 結語
經過課題的研究,可得到一下主要研究結論,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可實現中大型船舶的安全通航,根據航道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無論從航道寬度或者是從航道深度的角度,均能實現中大型船舶的安全通航,若需拓展更好的深吃水船舶航行功能,則需疏浚航道至15米,足以滿足世界上百分之90的集裝箱船通航需求。目前問題癥結在于第四分隔帶的部分航段屬于香港海事水域管轄地區,在廣東海事局與香港海事需要部門溝通合作,才能更好地完善該水道的使用功能。為此,建議上級主管機關以及相關研究部門盡快將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的中大型安全通航研究與實施的工作擺上工作議事日程,對大嶼海峽第四分隔帶的通航能力提高進行評估,或采取疏浚航道等有效措施提高船舶通航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寧.大型油輪進出日照實華碼頭分道通航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
[2]石嘯.天津港引航中心戰略發展規劃研究[D].天津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