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
【摘要】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保證并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以專業認證標準為指導,以專業認證為契機,結合我校車輛工程專業現狀,從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課程體系的優化、實踐教學的強化、教學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和師資隊伍的建設五個方面,對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專業認證 車輛工程 人才培養模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238-01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目前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評估手段,是通過對工程教育關鍵環節的控制,以保障受教育者具備從事工程技術領域工作所必備的知識能力素質[1]。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實現工程教育與工業界對接,提升工程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對于車輛工程專業的發展來說,這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契機。因此,我校以“專業認證”為契機,以達到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為標桿,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與劣勢,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師隊伍、產學研合作、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重構人才培養體系,面向工業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為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我校車輛工程專業設立于1979年,是國家特色專業和湖北省品牌專業,也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和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我校車輛工程專業雖然在湖北省,乃至在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仍存在如下問題:(1)專業特色不明顯;(2)課程體系設置緊密度不夠;(3)實踐環節較為薄弱;(4)教學方法及手段單一;(5)教師工程實踐經驗匱乏。因此,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對我校車輛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從專業認證標準和專業認證過程可以了解,專業認證關注的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是否科學合理,目標實施的條件是否具備,目標實施過程是否有效,人才培養結果是否與培養目標吻合,培養目標達成情況通過舉證來說明[2]。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要求各專業應有明確的、在畢業生身上可以度量的培養目標,以知識、素質、能力要求的形式得以體現[3]。因此,我校以專業認證標準為基本依據, 廣泛開展了用人單位和畢業生調查, 近兩年,先后走訪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股份汽車有限公司、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江鈴汽車有限公司、廈門金龍客車有限公司、吉瑞聯合重工有限公司等,針對2016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聽取了各方意見,同時也結合《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等,加強了對汽車產業、領域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的研究, 結合汽車產業和領域對車輛專業人才的需要, 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制定了公開的、符合學校定位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培養目標,該培養目標還反映了學生畢業后5 年左右在社會與專業領域預期取得的成就。
二、完善畢業要求,加強課程體系建設
專業認證標準要求專業必須有明確、公開的畢業要求,畢業要求應能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專業應通過評價證明畢業要求的達成。畢業要求的達成主要是通過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得以實現。根據工程教育認證所例舉的通用畢業要求,結合我校車輛工程專業現狀、企業人才需求和湖北省汽車工業的發展,提出了更為詳細的車輛工程專業的畢業要求,同時將我校車輛工程專業制定的12條畢業要求進行指標點分解,力求將宏觀、抽象的畢業要求具體化和具有針對性,根據指標點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反向設計。
三、強化實踐教學體系,加強產學研合作
實踐教學環節是不僅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而且是訓練學生基本技能、全面提升專業素質的重要途徑,校企合作、產學研融合是工程教育改革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趨勢。車輛工程專業是一門理論性、實驗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對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綜合分析和創新能力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4]。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明確要求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并與企業合作,開展實習、實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我校從新生入學開始,就有計劃地聘請汽車行業及企業的專家、學者為學生介紹車輛工程專業領域的概況,安排學生到一些汽車企業參觀,把學生領進汽車領域的大門;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配合理論教學開設認識實習、金工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及各種課程設計等多項專業領域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加強教學方法及手段改革,培養學生“軟實力”
專業認證的實踐表明,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的改革目標之一是提高學生的“軟實力”[5]。專業認證標準中有一些能力培養要求觸及了過去培養力度很不夠的“軟實力”方面:(1)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2)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3)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4)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這里的難點是每個學生而不只是少數優秀學生的“軟實力”達成。這就要求全體教師針對專業認證標準中對學生“軟實力”的培養要求,在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改革方面有統一認識,并落實到教學環節中。
五、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強化“教師—工程師”型教學團隊建設
教學團隊建設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無法建設高水平的專業,也就培育不出高水平的學生,因此,師資隊伍是專業建設的根本保障[6]。以專業認證為導向的車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應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加強教師的科研及工程實踐能力。我校的教學團隊的建設通過培養、引進、聘請“三結合”的途徑。培養是指對專任教師進行自主培養;引進是指引進具有工程經驗的人才;聘請是指聘請企業一線技術工程師以及行業內資深老專家作為兼職教授,讓他們參與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舉行不定期講座,與學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
六、結束語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保證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人才培養體系改革以專業認證為導向,與認證的標準和要求相銜接,是保證本科教育質量,達成畢業要求的重要前提[7]。專業認證背景下,車輛工程專業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我校在專業認證標準指導下,在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基地建設、教學方法及手段改革等方面正在逐步完善,努力提高專業辦學水平和特色,為企業、為社會、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陸勇.淺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與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57-161.
[2]鮑潔.專業認證: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3,27(2):19-23.
[3]鄭秀英,王海濱,姜廣峰. 以專業認證標準為指導,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54-53.
[4]楊瑞,宋百玲.階梯式創新實踐培養模式在車輛工程專業教學中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17):132-133.
[5]陳平.專業認證理念推進工科專業建設內涵式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2014(1):42-47.
[6]王軍,張建超,溫少芳.車輛工程專業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2):125-127.
[7]楊年炯.與專業認證相銜接的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改革探討[J].高教學刊,2016(17):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