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玉娟
【摘 要】提高中學生挫折承受力,是當前教育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中學思想品德課中積極推進挫折教育的意義;轉變教育理念,改進教育內容,結合學生和社會實際進行教學;利用榜樣的力量進行耐挫折教育;用真誠的愛心關注并引領學生正確對待挫折;滿懷熱情引導學生自我解剖,增強承受挫折的自信心等五個方面分析研究,詳細闡述如何通過初中思想品德課對學生加強挫折教育。
【關鍵詞】思想品德;初中;挫折教育
筆者多年擔任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在教學中遇到很多心理脆弱的學生,更加認識到對中學生進行挫折教育亟須強化和提高,因此借助本文小議如何借助思想品德課這一有效媒介開展挫折教育。
一、在中學思想品德課中積極推進挫折教育的意義
挫折固然使人產生憂愁、焦慮不安和恐懼等消極心理,但是,挫折又能磨煉意志,增長才干和智慧,激發前進的動力,引導著人們更深刻地認識事物,接近成功。從這個意義上講,曲折和磨難也是人寶貴的財富。我們人類的文明,就是在不斷戰勝挫折中獲得進步和發展的。因此,在中學思想品德課中實施挫折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轉變教育理念,改進教育內容,結合學生和社會實際進行教學
要加強挫折教育,培養和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以前的思想品德課本往往剔選盡善盡美的教育內容,描繪“白璧無瑕”的神州大地,孩子腦海中只有“春和景明,波瀾不驚”的美好現實,沒有“霪雨霏霏,連月不開”的風云變幻。一旦社會上不正之風、陰暗現象、污垢潛流等直接作用于學生感官的時候,他們往往目瞪口呆,覺得不可理解。
作為政治教師,我們要讓學生從小學點辯證觀點,既多看主流和光明,又看到黑暗。要懂得挫折本來就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引導學生辯證分析挫折的得失——既要看到困難和挫折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又要看到它能磨煉一個人的意志,增強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人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增長知識與才干,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三、利用榜樣的力量進行耐挫折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習和效仿偉人、名人是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之一。青少年往往把某些具體人的形象作為自己的模仿形象。在具體榜樣形象的感染下,學生能加深對挫折的認識,激起內在的上進熱情,進而轉化為“自我發展運動”。
在上《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一課時,講到尼克·胡哲的故事:尼克·胡哲生于澳洲,天生沒有四肢,這種罕見的現象醫學上取名“海豹肢癥”,但更不可思議的是﹕騎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樣樣皆能。他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是企業總監,于2005年獲得“杰出澳洲青年獎”。
在簡介了尼克·胡哲的故事后,播放了一段尼克·胡哲的演講視頻,其中尼克·胡哲騎馬、打鼓、游泳、足球的畫面讓學生震撼了!尤其是他的“永不言敗”——當他想要在倒下的時候起來時,說“即使我失敗了一百次,我也要站起來。”然后,他用行動向我們展示倒下后借助頭部的力量和殘缺身軀終于“站起來”了!尼克·胡哲不屈的身影,讓很多孩子濕潤了雙眼……在課堂總結環節中,孩子們紛紛發言,有的說:永遠不要認為自己不行、不能成功,永遠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有的說,尼克·胡哲身殘志堅,頑強不屈。相比之下,我們四肢健全,如果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是件多么令人羞愧的事情啊!有的孩子說:有許多人嘗試了一百次、一千次甚至一萬次才取得成功,我們要相信擁有堅強的毅力、自信、樂觀,就能創造奇跡。
四、用真誠的愛心關注并引領學生正確對待挫折
本校初中部“留守兒童”比較多,他們的監護人大多是老人,加之遠離父母,缺乏親情教育,所以他們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可以這么說,留守兒童安定了,農村中學也就安定了。因此要利用我們思想品德課的思想政治教育優勢,來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和耐挫教育。
班里有一個留守孩子小婷:自小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在外打工,小婷很要強,學習勤奮成績優秀。但是到初三時接連兩次月考中成績不佳,便打不起精神來了,沮喪中聯想到自己的身世,覺得怎么一切不幸都落到自己頭上,情緒更為低落,甚至有時流露出輕生念頭。發現情況后,及時找她談話,陪她散步,有時邀請她到家一起度周末,傾聽她心中的煩惱和憂愁,替她排憂解難,告訴她經受挫折是現實生活中正常現象,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的歷史進程是這樣,個人的成長經歷也是如此。漸漸地,小婷振作起精神,積極樂觀投入到學習中。今年中考,小婷以優異的成績被省示范高中——一中錄取。從小婷的身上感受到真誠的愛心和傾情的關注,能激勵學生勇敢地把握自己的命運,雖歷經挫折卻逐漸成熟和堅強,從而更有信心獲得勝利和成功。
五、滿懷熱情引導學生自我解剖,增強承受挫折的自信心
筆者經常利用品德課時間,讓學生上講臺總結自己近期存在的不足及取得的進步,并讓其他學生作出評價。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勤奮進取、嚴謹負責、堅韌自制、積極自信的意志與品質,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的良好心態。日常管理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比如,鼓勵一些成績中等的學生擔任班干部;讓一些行為習慣差、自控力差的學生負責一些具體的事,如及時開、關教室的燈、門、窗等,讓他們有事可做。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看到自身價值,樹立信心。另外,政治教師應通過自己的觀察了解,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和積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產生深遠影響的教育因素并主動施教。
中學思想品德課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思想性,而挫折教育本身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工程。在實施挫折教育中,無論在理論上或實踐上都有較多的問題需要研究和探討。教學中需要更新教育觀念,端正教育思想,從世界的角度,以未來的眼光,按現代教育的標準,精心組織、安排好各種教育活動,多層次、多形式、多途徑地開展挫折教育,使青少年們成為素質好、能力強、身心健康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