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佳慧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2-000-01
摘 要 會計工作是對企業實行科學管理、監督整個企業活動的重要手段,是企業制定政策和計劃的主要依據。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工作不僅僅是對企業內部財務賬目的結算與審核,滿足投資者和管理層以及財務部門乃至社會對財務管理的了解與需求,更要幫助企業管理者對未來財務戰略與方向進行預測、規劃,進而決定企業未來財務分布。
關鍵詞 會計 中小型企業 管理
眾所周知,會計工作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各個企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頂工作。不僅僅是對企業內部財務賬目的結算與審核,滿足投資者和管理層以及財務部門乃至社會對財務管理的了解與需求,更要幫助企業管理者對未來財務戰略與方向進行預測,規劃,進而決定企業未來財務分布。但是,在我國眾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中會計工作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
一、管理模式僵硬
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通常為集權型經營。公司集權式經營可以統一財務戰略,實現資金集中調配,統一調控。有助于財務專家進行統一的規劃。但中小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于個體、私營性質,企業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并且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企業規模較小,通常缺乏內部審計部門或者無法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無法實現會計政策的確實落實。
二、忽視地位
一些企業沒有真正認識到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基礎性地位,不重視會計工作,造成會計部門的不健全和會計工作的雜亂無章。這使得會計在企業中的地位被忽視,造成會計信息不能完整、及時、真實地被記錄。當前會計工作處于受單位負責人控制的地位,單位負責人為了達到各種目的,控制會計核算向非會計規范轉變,大大削弱了會計核算的真實性,擴大了會計信息差異。
三、意識淡薄
意識淡薄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企業所有者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認識,由于企業規模較小,所有者通常是企業的投資者,經營者,以及收益者,因此通常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企業投資與運營,只注重臨時賬目,實現銀貨兩訖,但很容易出現沒有明確的賬目,或者需要提交賬目時臨時尋找會計人員做出賬目,忽視了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也無法根據賬目進行進一步的規劃,這種現象在一方面是沒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經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經營者的忽視,使社會不能對企業進行實況監督的同時也無法為企業自身提供合理賬目以及未來資金分配依據。
二是會計人員的意識淡薄。在日常的會計工作中,約束會計人員的主要因素是社會因素和人為因素。社會因素包括法律法規等人人平等的法定政策,而人為因素則因人而異,包括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倫理規范、意識形態等。對于會計人員的意識淡泊現象而言,突出表現為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淡薄,這種現象的出現與社會環境有關,但主要還是當今社會會計人員及其服務對象對會計工作的認識不夠,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認識,因此導致會計工作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有所偏差。
四、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當前會計基礎工作的現狀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會計工作的要求,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表現在:
隨著著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會計專業知識,但是由于會計市場人才眾多,水漲船高,高水平的會計人才愿意選擇更高端的企業,導致選擇中小型企業的會計人員會出現會計人員專業素養不夠的現象.中小型企業有時不設置專業財務部門,會計崗位與會計制度普遍不夠完善和會計人員通常是臨時雇傭關系,而此時會計人員通常在無論是個人素質還是專業素養方面都不夠專業,因此為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與賬目的可參考性與會計信息準確性也有所欠缺。
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會計工作卻有著真實的必要性,因為會計資料是企業決策的重要依據,會計工作也是企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與效力的重要保證。在大多數人看來,會計工作就是記賬、算賬和會計報告,不具體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即使部分參與企業管理工作,也只是提供科學的財務意見,未必具有可靠性,其實,會計除以報表方式為其他管理人員提供公司經營信息外,也為公司管理工作提供參考,會計是企業預算執行的監督者,也是企業未來資金分布的決策者。
因此,會計作為企業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管理工具,不僅僅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程與結果,在企業管理過程之中,也是對企業內部管理與未來投資與作用的重要途徑,中小型企業的會計工作重要性,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