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超
黑龍江省中共大慶市委黨校,黑龍江 大慶 163000
?
新時期黨史、黨建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的相關思考
于 超
黑龍江省中共大慶市委黨校,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思考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工作的有效策略,是新時期、新任務下強化黨建工作的迫切要求。為此,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提高認識,把握重點,圍繞主題,挖掘內涵,推進發展,強化隊伍建設,以此實現預期的工作目標。
黨史;黨建;理論研究;宣傳工作
在黨建工作中,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是非常重要的組成環節,對凝聚黨員精神力量、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同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說,要想提高黨建工作水平,就要加大對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工作的研究力度,進而提出有效的工作策略。
在黨建工作中,一定要加深對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工作的認識,明確其開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不可就歷史而研究歷史,就理論而研究理論,要在現今實踐活動中充分運用理論,以此對黨建工作予以改進和強化,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的作用,同時調動黨員主觀能動性,發揮模范帶頭作用[1]。現今,在全黨先進性教育活動不斷展開的形勢下,主要就是利用理論指導實踐。比如,在一些災害救援中,許多黨員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精神是新時期黨員的風采,也是新時期黨員踐行先進性的典范,是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的重要體現,充分反映了廣大黨員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堅力量的觀點。

圖1 泥石流救援工作
除此之外,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可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堅定信念、把握規律、牢記宗旨、促進發展、提高能力。知史而明智,通過對我黨及國際運動歷史的回顧,可總結許多經驗、教訓[2]。東歐巨變、蘇聯解體,主要是執政黨性質變化、體制僵化、經濟發展低迷、脫離人民群眾導致。在吸取這些教訓的同時,堅定四項基本原則的落實,全面貫徹實施科學發展觀,從而實現黨建工作的改進與完善。
在思考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工作的時候,必須把握工作重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為抓好“四個結合”,即其一,堅持與鄧小平理論、改革開放相結合;其二,堅持與“三個代表”、強化與改進黨的領導相結合;其三,堅持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相結合;其四,堅持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公民道德素質提升相結合。另一方面為抓好“四個著力”,即其一,著力研究與宣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其二,著力研究與宣傳黨的先進性;其三,著力研究與宣傳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發展;其四,著力研究與宣傳黨史,明確黨的核心作用與領導地位的形成過程及客觀必然性[3]。
在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工作中,必須樹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主題,以此圍繞主題展開具體工作。我黨有過困難、有過挫折,但能夠不斷壯大與發展,并帶領全國人民建立與建設新中國,根本原因就是可以忠實踐行黨的宗旨,實事求是,注重人民利益,面對困難、挫折的時候,能夠用于面對,百折不饒,同時能夠積極糾正錯誤。
在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工作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就要重視其內涵的挖掘。在實際研究與宣傳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對怎樣弘揚黨的優良傳統與作風;怎樣弘揚民族精神、長征精神、時代精神;怎樣鞏固黨的地位、提升執政水平,強化與改進黨的領導[4]。
在新時期下,要想確保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工作得以全面展開,必須堅持“四個推進”,即其一,推進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學習、研究與宣傳;其二,推進黨建理論研究,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其三,推進科學發展觀的貫徹實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四,推進生態型經濟樞紐的建設。
在開展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工作的時候,必須構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工作隊伍,以此為工作的全面展開奠定堅實基礎。首先,加強工作培訓力度。根據當前黨建工作要求,組建培訓班,開展專題培訓活動,以此加深黨員對黨史、黨建工作的認識,進而更好的在工作崗位中發揮作用。其次,加強人員獎勵。在開展具體工作的時候,應根據工作人員的實際表現,制定相應的表彰獎勵制度,以此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熱情,保證工作得以全面展開。此外,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提高工作效果,必須重視信息宣傳工作的完善,不斷增強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水平,以此為相關工作的全面落實提供可靠保障。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新任務下,要想實現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與宣傳工作的全面落實,就要提高認識,把握重點,圍繞主題,挖掘內涵,推進發展,強化隊伍建設,以此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1]朱慧琳.新時期黨史、黨建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外交流,2016(28):155.
[2]朱進喜,李雙.淺談新時期網絡平臺在黨建宣傳工作應用中的實踐問題[J].才智,2014(13):303-304.
[3]李峰.新媒體時代的黨建輿論引導和宣傳[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20-21.
[4]賀遠方.新媒體時代的黨建輿論引導和宣傳[J].中外企業家,2015(30):227,229.
D
A
1006-0049-(2017)07-0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