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東平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50
“新媒體”是指在互聯網技術下,通過微信、微博等信息交互平臺而在特定對象和群體之間形成的信息傳播關系。目前而言,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受眾廣、影響力大等多種特點。在各種各樣的新媒體信息平臺中,微信由于用戶數量眾多、朋友圈和微信群等傳播速度快等原因,影響力巨大。
微信圖書館是指通過微信的“公眾號”功能,通過申請微信公眾號并加以認證,成為集合學生獲取圖書館信息、圖書館管理以及讀者互動等多種功能的平臺,換言之,打造微信圖書館,就是將線下的讀者服務中心功能移到微信平臺上,并借助平臺和微信小程序等,實現對讀者信息的收集等功能。
2016年以來,黨中央提出“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號召,肯定當前高校學科教育工作的同時,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成立微信圖書館,不僅是迎合當前新媒體快速發展的需要、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借閱服務,同時也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途徑,是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特別是政治教育的必然選擇。
高校圖書館的新媒體運用,應當從高校自身的定位出發,明確高校圖書館的設計目標。在有關新媒體應用的開發過程中,要堅持以讀者體驗為中心的原則、分類合理、功能齊全的原則、調整性原則和教育性原則等,實現高效圖書館的應有功能。
(一)以讀者體驗為中心的原則
圖書館作為以圖書為服務內容的服務機構,尤其是高校圖書館,更加應該把讀者的借閱體驗作為圖書館各項工作的重要導向。以讀者為中心的原則要求高校圖書館在開發和應用新媒體平臺時,必須突出新媒體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功能,在功能設計、信息推動等內容上應當做到從讀者需求角度出發、設身處地的了解讀者需求,為新媒體圖書館的設計和應用提供重要參考。
以微信圖書館為例,對讀者體驗的改進工作貫穿于微信圖書館設計和開發的全過程:首先,在有關微信公眾號開發前,應當充分了解讀者需求。具體實現方式上,可以通過調查問卷、讀者訪談和意見征集等多種形式,收集和整理讀者需求,并根據讀者需求的強烈程度由低到高,在主頁面將有關內容和功能突出;其次,在微信公眾號的開發過程中,應當注重有關功能和小程序的使用體驗,對微信公眾號的消息推送、問卷調查、樹洞等細分功能和頁面進行優化,力圖公眾號易于上手和使用,為讀者提供最優質的使用體驗。
(二)分類合理、功能齊全的原則
1.分類合理。微信圖書館的分類合理主要是指微信公眾號的功能導航、頁面設置應當突出重點,根據圖書館服務的類別區分,在有關導航模塊和下拉菜單的細分中有序分類,便于讀者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和服務。具體來看,由于微信平臺內置的公眾號頁面相對固定,主要是通過屏幕下方的菜單——二級菜單實現各種功能的分類和進一步細分。
2.功能齊全。功能齊全則是指微信圖書館在設計和使用的過程中,應當具備線下的讀者服務中心應當具備的圖書借閱查詢、圖書檢索等基本功能,還應當根據微信平臺的有關功能和程序,進一步豐富和擴大微信圖書館的功能范圍,提供多種人性化的讀者服務如讀者投稿和美文鑒賞、讀者互動等等多種功能。
(三)調整性原則
由于新媒體在開發和應用時,其內容和表現形式處在快速的變動之中,因此,在微信圖書館的使用過程中,應當注重調整性原則。調整性原則是指微信圖書館作為新媒體在應用過程中,其功能和推送內容根據現實需要隨時調整的能力。
強調調整性原則出于重要的現實考慮:它不僅是微信圖書館滿族讀者不斷變化的借閱、服務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提升微信圖書館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
(四)教育性原則
高校開設微信圖書館,應當明確自身的定位和目的。作為圖書館,應當為讀者提供優質的借閱服務;而作為高校的職能部門,應當明確自身教育屬性,為學生讀者提供積極向上的引導和知識教育。因此,在微信公眾號投入使用的過程中,應當有針對性地為讀者推動高質量內容,充分發揮新媒體的輿論引導和宣傳作用,吸引讀者專心閱讀、勤于學習,從而將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貫穿于微信圖書館使用的全程。
高校圖書館的新媒體應用是指有關新媒體平臺或程序的具體實現邏輯,本文所討論的高校微信圖書館,主要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導航功能實現:讀者進入高校微信圖書館公眾號,可以看到屏幕下方設置的不同板塊,通過這些板塊可以找到在此板塊下的細分功能。因此,本文根據微信圖書館的開發原則和教育宗旨,結合圖書館的具體服務內容,列明以下四大板塊及細分功能:
(一)“讀者服務”板塊
主要為讀者提供圖書館的基本功能,包括:
1.圖書借閱查詢。讀者登錄個人賬戶后,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與個人借閱賬戶綁定,并通過圖書借閱查詢功能獲得自己的借閱信息;
2.圖書檢索。為便于讀者查找有關書籍的信息和位置,讀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檢索功能,通過與高校圖書館數據對接,方便讀者檢索有關書籍;
3.座位管理。同樣需要與高校圖書館的座位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和對接,目前,大部分學校圖書館都使用了門禁和網上占座功能,為便于讀者使用這些功能,可在微信平臺加入作為管理小程序,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上的小程序直接進行座位預約和管理;
4.圖書館消費。主要是為了方便讀者在圖書館的圖書借閱費用、自主販賣機等上的消費。可以與微信錢包對接,將有關終端接入互聯網,學生讀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繳納自己的借閱費用,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在自主販賣機上購買飲料等。
(二)“通知公告”板塊
通知公告功能板塊主要用于發布圖書館的重要信息。根據信息的區別,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細分類別:
1.通知公告。主要是公布與圖書館有關的重大決定、重要信息等日常管理中的嚴肅內容。如圖書館開放時間的變更、放假通知、圖書檢索功能或系統的升級等等;
2.政務公開。主要公開圖書館有關工作人員的組織構架、領導構成、職能分工等,便于廣大師生對圖書館的工作和服務實施監督,也為讀者在辦理手續提供參考和便利;
3.活動和講座。鑒于高校圖書館經常舉辦各類學習活動、讀書會和知識講座等實踐的現實,在微信圖書館公眾號的通知公告中加入了“活動與講座”板塊,集中展示圖書館負責的各類活動和講座的舉辦時間、地點、人物等內容,為讀者提供便利的查詢服務;
4.失物招領。定期發布圖書館在清理過程中收集的學生遺落物品的有關信息,便于學生找回自己的財物;
(三)“美文鑒賞”板塊
美文鑒賞板塊則更多地強調定期、規律性的內容推送,美文鑒賞是保持微信公眾號活躍度和對受眾持久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因此,美文鑒賞在推送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推送內容的質量和接受范圍等因素,為讀者提供易于接受、富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或摘抄。
1.摘抄。摘抄主要是從圖書館館藏圖書中,選取讀者喜愛的、有價值的文章或段落,通過整理,對推送文章進行“修繕”,即通過頁面設計、美工等設計元素,使推送文章更具美感,通過在推送文章中插入合適的背景音樂,使讀者在閱讀時更有代入感等等。
2.原創文章。主要是通過收集讀者投稿,選取其中的優秀內容加以推送,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自我創作熱情,同時也突出強調了微信圖書館的教育功能。
(四)“讀者互動”板塊
1.投訴或建議。投訴或建議功能的設置主要是為了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針對圖書館在管理、服務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態度惡劣、消極推諉等情況,在微信公眾號的讀者互動版塊下設置投訴或建議功能,讀者可以在此版塊下對有關問題進行投訴,或對圖書館管理提出建議;
2.讀者投稿。讀者投稿功能則為有創作熱情的讀者提供投稿渠道,為便于有關功能的實現,可以采取通知或說明的形式,對讀者投稿要求、刊登時間、有關獎勵等具體實施方法加以說明,并公布投稿渠道如郵箱等,便于有熱情的讀者參與到閱讀和創作中來;
3.樹洞。“樹洞”功能是在新媒體背景下興起的、學生群體熱愛的一種傾訴方式,“樹洞”為學生傾訴自身情感、尋求感情幫助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途徑。通過有關功能的設置,不僅能夠迎合學生群體的需求、提升微信圖書館的人氣,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傾訴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導。
打造微信圖書館,不是單純的將線下的讀者服務中心功能移到微信平臺上,而是要借助平臺和微信小程序等功能,實現對讀者的教育和信息收集等多種功能。高校圖書館的受眾群體特征明顯,對有關技術的接受程度高,為設立微信圖書館提供了良好基礎。本文在討論高校圖書館的新媒體開發原則基礎上,嘗試就有關微信圖書館的設計和應用做了詳細說明,為高校有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1]陳語時.微信圖書館建設之思考[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07):86-89.
[2]嚴丹.微信在圖書館的應用及微信圖書館發展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06):58-64.
[3]蔣琦琦.微信服務在圖書館應用的探索與實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3,(07):201-202.
[4]張真,丁國峰.微信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實踐——以浙江省高校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4,(03):64-66.
[5]史梅,翟曉娟.高校圖書館官方微信經營策略研究——以南京大學圖書館為例 [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05):79-85+116.
[6]顏鳴玥.微信圖書館的建設與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7,(0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