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文
婁底市婁星區蛇形中學 湖南婁底 417722
目前,國家加強了對農村初中教育教學的重視,加大了農村教育投入,帶動了農村初中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為了進一步促進農村初中學生全面發展以及提高教學效力和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有效評價。但在高校課堂背景下有效評價存在較多的誤區,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如何突破誤區,建立真正符合農村初中高效課堂背景下有效評價機制,成了農村初中教學實踐中的研究方向。
(一)有效評價是農村初中教育教學改進的必然要求
新課程改革要求農村初中高效課堂實施有效評價是農村初中教學改進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有效評價作為農村初中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確定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制定教學規劃、評價預期學習效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通過對當前教育教學現狀的有效評價,可以針對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進行改進,從而明確教學目標。其次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評價,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而且能夠及時發現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從而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改進,使其更符合當前教學要求。最后,通過對預期學習效果的有效評價,可以制定科學合理的極教學方法和模式,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2)有效評價是教學決策的科學依據。在初中教學中學校要進行決策,需要掌握全面的教學信息,這就需要對過往教學進行有效評價,從而確定教學決策方向,為教學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支持。(3)利用有效評價改進教學。在初中高效課堂背景下實施有效評價,可以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對教學進行改進,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有效評價是促進農村初中學生發展的重要依據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通過建立多元化評價目標和評價方法體系,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從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建立科學的有效評價標準,在初中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更加關注教學實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內容的學習中去,不能將學生學習結果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尺度,要將學生學習過程當作評價的重點,將有效評價和教學結合起來。在初中教學中通過有效評價,存進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全面提升[1]。
目前,農村初中高效課堂背景下有效評價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有效評價價值取向存在的問題。農村初中教師重視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不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農村初中實際教學中,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比較重,在課堂上沒有將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重視起來。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讓學生們回答,學生回答正確的話,會得到教師的表揚和激勵,反之,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教師要么不置可否,要么會表現出失望。這樣的課堂評價過于簡單,沒有發揮出有效評價的實際作用。(2)有效評價標準存在的問題。有效評價的標準沒有自身的個性特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大多是泛泛而評。在農村初中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都是比較簡單的,而且都是傳統教學中比較單一的評價方式。事實上,有效評價要根據不同的學科制定符合學科特色的評價標準,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3)有效評價功能定位存在的問題。有效評價在功能定位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教師只注重了評價的激勵功能,忽視了有效評價對學生引導。農村初中教學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回到給予肯定評價,會使學生獲得滿足,激勵學生的學習,但是大多數評價都過于簡單,甚至有效評價都是模糊的,這就導致了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能及時發現,使得評價的引導功能得不到實現。(4)有效評價評價主體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農村初中教學中教師仍是教學主體,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核心,學生基本上沒有參與評價的機會。這樣的評價方式,很難有效發揮課堂評價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一)有效評價的價值取向要恰當適度
農村初中高效課堂背景下,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而且要將學生學習過程評價重視起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將課堂實際、問題難易程度、學生特點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這樣才能發揮出課堂評價的作用。比如,初中數學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回答進行評價時,要根據數學課堂的實際情況,以及問題涉及的相關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個人特點,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評價,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自身問題的回答做處總結,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2]。
(二)有效評價的標準選擇要準確到位
農村初中高效課堂背景下,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評價標準選擇要準確到位,語言精準、態度明確,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有個性特色的評價。比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要具有語文獨有的學科特色,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詳細分析評價,這樣通過有效評價,學生能夠發現自身語文學習能力中存在的優勢和缺點,并根據教師的評價進行改進和提升,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三)有效評價的功能定位要系統全面
農村初中高效課堂背景下,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將評價的激勵功能和引導功能放在等同的地位,使有效評價功能系統全面體現出來。首先,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評價,可以有效激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其次,教師在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要將學生回答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全面解析,這樣學生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從而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改進。只有將有效評價的功能定位做到系統全面,才能更好的發揮有效評價的價值,推動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3]。
(四)有效評價的評價主體要多元創新
農村初中高效課堂背景下有效評價要對傳統課堂評價主體進行多元創新,要由傳統的教師一元評價轉向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的多元評價。通過對評價主體的多元創新,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到評價活動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將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相結合,充分認識人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通過有效評價的評價主體多元創新,可以充分發揮有效評價的價值,讓評價成為學生學習的導航燈,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高效課堂背景下有效評價要實現自身價值,就要對有效評價的價值取向、標準選擇、功能定位以及評價主體進行改進和創新,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郭培凱.新課改下農村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3(10):90-90.
[2]馬臘梅.高效課堂背景下課堂評價存在的誤區及對策思考——以農村中小學高效課堂建設為例[J].才智,2014(10).
[3]王琥田.農村初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6(13):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