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龍
本溪滿族自治縣林業局 遼寧本溪 117100
在時代的發展進程中,我國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認識逐漸提高,越來越注重對環境的保護,為了能夠確保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成為當前重要的首要任務。就林業領域而言,雖然我國地大物博,林業資源豐富,但是倘若我國不能很好的對其進行保護,那么有限的資源早晚會有用完的一天,在意識到我國森林資源形式處于極度嚴峻形式的情況下,我國開始針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而科技不僅能夠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同時能夠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林業是人們基本生活需求和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生態建設的根本在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而政府和社會是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就目前的林業發展而言,發達國家會格外注重其林業可持續發展,除了政府會予以相應的政策支持之外,社會各行各業也都會為其順利開展而作出努力。再者,森林是地球上的主要生態植被,是人們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質,它在全球生命系統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說,不僅國土安全受林業的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也受其影響。因此,以技術創新來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為了能夠確保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加強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除了要注重提高林業的生產率,還要促進提高林業的整體質量等問題。由于林業的生態性較強,加之林業發展是政府和社會所必須承擔的主要責任,所以政府和社會不僅要制定專門的制度加大保護力度,還要對其技術創新予以一定的資金支持,以確保其技術創新能夠得以順利進行。因此,積極推動林業高新技術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通過科學的方式對林業發展采取管理措施,既有助于打破傳統林業產業模式的束縛,也能夠為林業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從而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創新能力的提高。
就目前的林業產業而言,我國還缺乏足夠的專業化人才,尤其是在技術創新的今天,雖然說林業產業可以解決上百萬人的就業,但是由于當前還無法擺脫傳統林業種植管理方式的影響,使得其工作量相對較大,致使從事該行業的大部分工作人員相對文化水平較低,其工作開展更加依賴于平時所累積的經驗,再者,林業產業在工作內容方面的重復性較高,也時常會出現一些不可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林業的發展。即便是技術創新得到了強化,并且能夠有助于林業產業工作強度的降低,但仍需要通過加強對林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使他們從根本上轉變林業管理觀念,更好的運用科學技術來開展林業產業作業,充分發揮林業產業技術,從而促使他們成為符合林業發展的專業人才團隊,更加有效的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
科研團隊和機構是實現技術創新的關鍵力量,但是就目前的林業單位而言,他們并沒有廣泛實現與科研單位的合作,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沒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作保障,他們沒有可以遵循的依據,而在新形勢背景下,傳統的制度機制已經不能滿足科研單位合作模式需求。再者,其內部員工的創新積極性也在其落后的創新機制影響下始終得不到有效的調動,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技術創新的發展。因此,林業產業單位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技術創新制度進行完善、健全,促使科研技術單位愿意與其進行合作,并且完善的制度也有助于調動技術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從而更有助于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推動,各行各業也都由于技術創新的影響而得以獲益,但是就林業產業的技術而言,由于林業從種植到成長,不僅過程漫長,當中還容易出現病蟲害以及人工破壞等不可預測因素的影響,以致于其科技創新意識還相對落后,認為林業產業屬于邊緣產業,不需要對其投入過多的技術支持,同時也并不認同技術創新能夠在林業產業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前景。而導致這種主觀意識的錯誤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對于科技創新的發展還不夠了解,觀念上無法認同科技能夠實現林業的發展,導致科技的作用無法在林業產業發展中得以充分發揮,另一方面,他們認為工作重心以及資金都應該用于對樹木的種植以及病蟲害等災害的防治方面,導致技術創新得不到有力的支持。既影響了現代科技設備的引進和應用,也影響了優秀人才的工作熱情。因此,為了能夠盡早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強化工作人員的技術創新意識,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引進、引用先進設備和技術。
我國生態環境的建設離不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和保障,尤其是在科技發展如此迅速的現代社會,除了要對自然和林業發展規律予以尊重之外,還要在其基礎上合理運用科學技術,加強技術創新,這不僅能夠有助于林業產業工作效率的提高,還能夠有效推動林業產業的改革發展,從而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1]林業技術全面發展的對策分析[J].夏增海.中國農業信息.2013年21期
[2]加強林業技術的研究探討[J].齊明文.科技與企業.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