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開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社會民眾對播音主持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播音主持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外在形象,還需要具有較好的言語表達和情感表達能力。現階段,我國播音主持工作中還存在語言使用不規范和情感表達不充分的問題,對播音主持行業的更好發展形成阻礙。因此,探究播音主持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的有效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語言使用不規范是現階段我國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的主要問題。部分地方電視臺的播音主持人文化素質水平較低,知識面狹窄,無法對較為深刻的句子進行深入解析,容易出現用詞不當現象,使得觀眾不能充分理解播音主持人所表達的內容,也降低了節目的制作水平。同時,部分播音主持人無法合理控制語速,導致發音不標準和吐字模糊現象頻發,不利于提升播音主持傳播的效率[1]。
現階段,播音主持人員的情感表達不充分是一個普遍現象,部分播音主持人在錄制節目的過程中,表情呆滯,缺乏熱情與活力,不能加強對觀眾的輿論引導功能,使得觀眾只能夠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不能夠體悟事件的深層含義。同時,部分播音主持人受自身文化素養的限制,不能夠發表自身的觀點和看法,促進自身情感的充分表達,甚至出現錯誤播報的現象,降低了節目的整體質量[2]。
在過去,播音主持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承擔新聞傳播和政治宣傳的責任,對語言的使用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基于新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人不再是政治宣傳和新聞傳播的工具,對語言的使用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色彩,加之新聞和綜藝節目的影響,播音主持人語言使用呈現了多樣性的特點。因此,為了提升播音主持人語言的感召力,就要求播音主持人結合自身的形象特點和節目要求,培養科學的語言邏輯思維,增強語言使用的規范性,為播音主持生涯的更好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提升對情感表達的控制能力需要具備良好的語言交際基礎,加強語言的規范使用能夠促進情感的充分表達,提升情感表達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播音主持人在播報實時事件和熱點話題的過程中,應實現對情感的有效控制,既不能反應過激,也不能無所事事。由此可見,提升播音主持人員對情感的控制能力,對節目質量提升的重要性。
例如,在《新聞1+1》的播報過程中,創新了時事新聞的播報方式,通過采用1位播報主持人+1位新聞評論員的方式,有播音主持人對新聞進行播報,通過合理掌控播報節奏,表達自身情感,能夠有效提升新聞節目的深度,縮短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使觀眾產生感同身受的感覺,體現了新聞播報的人文主義精神。在此基礎上,由新聞評論員對時事新聞進行評論,有助于探究新聞的深刻背景,實現對新聞真實面貌的還原,提升節目的深度。
實現生活經驗與播音主持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拉近觀眾與播音主持人之間的距離,提升播音主持節目的人文性。觀眾通過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夠充分體悟播音主持人的情感,具有一定的輿論導向作用。因此,播音主持人應實現生活經驗與播音主持的有機結合,將自身的生活經驗融入到節目的錄制過程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關注社會民眾的精神和物質訴求,與觀眾達成情感共鳴,不斷提升節目的層次和質量。
例如,在《民生直通車》欄目中,某主持人針對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水電”、“天然氣”、“采暖”、“拆遷”、“社會保障”和“醫改”等問題的相關政策向相關部門進行了解,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從而在回答采訪者相關問題的過程中做到胸有成竹,對答如流,有效解決了社會民眾的生活難題。同時,針對民眾反映的“擾民”和“亂扔垃圾現象”,該主持人進行了嚴厲的譴責,并呼吁相關部門加強管理,充分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求,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也極大地提升了節目的收視率。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在優化播音主持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方法的過程中,通過培養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的語言邏輯思維,能夠促進語言的合理使用。在此基礎上,提升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對語言的控制能力,有利于情感的充分表達。此外,實現生活經驗與播音主持的有機結合,有利于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因此,在優化播音主持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方法的過程中,可以應用上述方法。
[1]盧綸中.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策略的研究探討[J].科技傳播,2016,8(18):54-55.
[2]董若涵.淺談播音主持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方式[J].求知導刊,2016(0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