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么敬伯
目前,在我國,開設音樂表演專業的各類院校已經超過200所。同時,報考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由于生源的地域性差別和授課教師的水平差異,導致生源的質量各有不同,差距較大。因此,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學就必須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實際學生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實施教學相應的教學改革。
普通高校的音樂表演專業教學會受到環境、理念、設備、師資等因素的制約,無法比擬“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的教學條件。尤其是在實踐教學環節,普通高校沒有實踐演出的高平臺,在演出設備和場地上也和一流院校存在較大差異。這樣就使得我們必須要整合現有資源,甚至與當地電視臺或地方政府橫向聯合為學生多創造演出實踐機會,對現有音樂表演專業實踐課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音樂表演專業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多年的教學和實踐中,我們反復論證研究,得出了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大課講授、小課訓練、課余鞏固”,事實證明它非常有效。音樂表演專業學生通過大量的小課來消化大課中講授的理論知識,再通過舞臺實踐來檢驗所學,對于自身的專業技能有著顯著的提升效果。
在普通高校中,音樂表演專業學生普修課程較多,在專業課程的選擇上一再精簡。這樣,應該是占總課程量80%的小課就被壓縮到50%甚至30%。由于大課與小課的比例嚴重失衡,就導致了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再一次縮減,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所以普通高校表演專業大課與小課的比例應該盡量控制在1:4才較為合理。
在當前,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是以復合型人才為主。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必須做到“一專多能”,來符合一體化的行業發展趨勢。我們的學生不能只會專業,而不會表演。因此,在確立了“一專多能、專業共享”的主要思路后。即整合音樂表演的相關課程,各個專業進行資源共享,從而提高音樂表演專業學生適應行業要求的能力。
音樂表演專業教育屬于傳統與時代相結合的復合型專業。普通高等院校的實踐教學基本依靠課堂、實驗室、音樂廳等。對于硬件投入方面,音樂表演專業屬于低投入專業,且投入一次20年內不需要重復投入。我們需要對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形成具有自己鮮明風格的、科學的、完整的專業技能培養和評價體系。這不僅對增強自身實力有著重要作用,還能夠提高表演專業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
音樂表演專業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需要排練室、音樂廳等場所,在普通高校中,由于財力不足、師資水平限制,很多院校難以達到預期的實踐教學要求。那么就需要我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去尋找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法、或者通過外聯部門去解決自身不足。音樂表演專業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實踐教學需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教學工作不是僅僅在課堂中的,我們要以課堂教學和理論教學為基礎,把實踐課堂延伸到整個校園,打破學院內演出的局限,走出學院輻射全校。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拓展到兄弟院校和廣播電視媒體等等。這樣一來,教學空間得到了延伸,學生們得到了舞臺鍛煉,從而提高了專業水平和演出經驗。
為了更好的為學生創造實踐演出機會,教學空間的拓展是必然要做的工作。它包含多個角度: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演出活動、舉辦專業競賽等方面。我們要在演出和比賽中發現學生的優點、缺點,并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強化優點,解決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們的專業水平,和舞臺經驗。
1.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演出活動
開展演出活動,在進行實踐教學的同時還可以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
開展演出活動之前,首先要進行排練。不論是對以往的經典節目照搬全扒、重新編排整合,還是做原創節目、大膽創新都是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排練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專業能力,為學生們的就業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演出的過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具體工作,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有可能影響演出的效果。學生在演出過程中鍛煉可以提高綜合能力減少對舞臺的恐懼,并且在演出后總結自身的不足,對于今后的教學和學習都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2.舉辦專業競賽。
當今社會,專業領域內競爭激烈。對于學校中的大學生來講遠遠不理解其中的殘酷和艱辛。我們通過競賽,使得學生們了解各個年級的專業水平差異,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在專業上必須向高年級看齊。提高個人能力和專業素質,感受競爭機制,適應社會需求。
音樂表演專業學生通過以上方式不僅能夠清晰地發現自身不足之處,還能為其畢業后就業和創業提供鍛煉的平臺,更豐富了其課余文化生活。
考試的卷面成績在傳統的考核評價體系中占主導地位。在音樂表演專業中,情況比較特殊,在眾多音樂表演院校中多以專業教師評價為主。這樣的評價不符合科學性,也太過于主觀??己梭w系應該涵蓋諸多方面,卷面考試成績、課堂評價、實踐評價、教師評價,學校評價五個方向缺一不可。并且要在科目的學習過程中把評價客觀量化。使整個專業考核體系客觀、科學。
(一)音樂表演專業是依賴實踐成長的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不能用試卷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準。該專業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定必須多元化,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去評定。
(二)音樂表演專業的成績評價體系不能和其他學科一樣只看一次期末考試,因為這樣既不能體現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也不能體現學生的實踐演出能力。要通過量化分化,并且和期中、期末成績結合起來,形成綜合評定標準。
(三)音樂表演專業的成績評價體系中要納入社會評價體系,加大學生主動學習成果在學習成績中的比重。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比賽、競賽等社會實踐活動,開拓專業視野,加強專業能力。通過學生平時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頻率和成果,如比賽成績、媒體口碑、證書等,依據級別不同,給予不同等級的成績。
(四)通過實踐演出活動檢驗專業水平。
音樂表演專業學生應該具有專業素質,儀表都應當恰如其分,符合所處場合的氛圍和所應具備的禮節。通過演出,來考查學生的實際專業水平喝演奏(演唱)能力。
總之,隨著中國文化藝術產業的不斷發展,業界對音樂表演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應當及時改革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觀念,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日新月異的行業需求。積極的去探索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注重培養符合市場需求導向的音樂表演專業人才,注重培養綜合素質較高、富有創新能力的音樂表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