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莉
西北師范大學
【摘 要】如何理好財,如何使資產更好的保值增值,是越來越多的蘭州市居民所共同關注的話題。在蘭州市,居民個人理財已逐漸成為一股熱潮,成為個人和家庭合理配置資產、有效規避經濟生活風險的主要方式。本文著重從微觀角度對蘭州市居民理財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蘭州市個人理財需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居民理財傾向于風險較小產品,理財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個人財富的不斷增值。
【關鍵詞】居民理財;理財產品;需求
一、蘭州市經濟概述
2016年1月至6月全國生產總值達到340637億元,增速為6.7%,而甘肅省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720.99億元,增速為7.8%,其中蘭州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95.7億元,增速為8.5%。蘭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量達15092億元,增速達到9.8%,總體而言,蘭州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持續上升。另外,2016年1月至6月市區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達到8643.26億元,同比增長13.60%,其中住戶儲蓄存款2754.11億元,增長9.27%。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達到7899.42億元,增長15.60%,存貸比為91.4%。就基本經濟運行狀況來看,在進入2016年以來,蘭州市經受住了全國經濟下行的壓力,穩定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走在全國的前面,并毋庸置疑的成為甘肅省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二、蘭州市居民理財現狀
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其中有效問卷588份,有效率達98%。這里主要對理財產品的需求狀況進行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銀行存款,股票等傳統金融理財產品還是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銀行存款風險小、收益較低但比較安全穩定,存取方式靈活簡便,更重要的是銀行是極具信用的機構,因此這種最為傳統的理財方式長期以來一直獲得居民的青睞。其次是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和股票,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需求大主要因為其機構本身所具有的相對穩定性,同時這類理財產品基本都由專業投資理財專家經營。進入2016年以來,股市一直處于較為低迷的狀態,讓很多股民紛紛從股市中撤出資金,所以對于股票的需求比重較前年有所降低。就全國居民理財現狀來看,購買基金的居民的比重迅速上升,這主要歸因于基金有著風險相對較低和收益率較高的特點,蘭州市居民理財也同樣具有這一趨勢。
其次,保險具有安全性、長期性等優點。如果未來居民和金融機構都能夠運用好“保險”,這將是一種一舉兩得的理財方式,既一定程度的發展了居民理財市場,同時也加強了社會保障。另外,房地產投資一直以來都是一種獲利極高的投資方式,在經濟鄰域常將它視為“最硬的通貨”,同時投資房地產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用來規避通貨膨脹的風險,因此吸引了大部分資金充裕的投資者。就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房價在短期內雖得到抑制但考慮種種因素下跌的可能基本為零,盡管近期房地產泡沫較為嚴重,但仍無法抑制居民投資房地產的熱潮。
最后,如期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等在我國推出并發展的時間并不長,短時間內還很難被大多數投資者接受。但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目前在大學生群體中較受歡迎,這主要因為大學生群體認識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且此類產品一般投資門檻低,這對于基本無收入的群體較為有利。另外如期貨這類衍生金融產品其產品本身和操作經營均極為復雜,對專業知識和技術的要求極高,一般情況下,普通投資者很難參與其中。總體比較,蘭州市城鎮居民還是比較傾向于購買低風險較為安全、穩定的理財產品。
表1 理財產品需求狀況分布表
理財產品 人數 (人) 占比 ( % )
銀行存款 129 22
銀行理財產品 82 14
基金 65 11
股票 82 14
債券 47 8
保險 76 13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41 7
房地產 35 6
黃金、外匯類 12 2
古玩字畫 12 2
金融衍生產品 11 1
合計 588 100
三、蘭州市居民理財現狀存在的問題
1.蘭州市居民理財需求在提高,但總體需求量仍然較小。由統計分析我們看出,由于蘭州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目前仍處于較低水平,因此為保障基本物質生活大部分人能夠投資于理財產品的資金并不充足,更不愿意投資冒險,且蘭州市地處我國西北地區,大部分居民長期以來對投資理財的認識還不夠全面、觀念還未完全轉變,這些都是造成目前蘭州市居民理財需求量不大,居民理財市場不夠完善的重要原因。
2.銀行存款占所有理財產品的比重過大。這一問題是目前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所普遍存在的問題。銀行存款因其本身的各種優勢“掩飾”了其收益低的根本缺點,且在目前負利率的情況下,居民應盡量避免選擇這種理財方式。大部分居民表示愿意采用銀行存款的方式配置資產,這種現狀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改變的。
3.居民的風險承受能力較低。這主要還是由于蘭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較低。
4.理財產品的需求品種結構單一。統計數據顯示,銀行存款、股票、基金和保險是市民選擇的最常見的三種主要理財產品,而很少購買其他理財產品。尤其對于期貨等理財產品的購買幾乎為零。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理財產品供給上相對落后,各類理財金融機構對理財產品的供給不足或者推出的理財產品品種有限,但結合國內相關文獻以及實際情況,目前蘭州市理財產品供給數量和品種基本與一、二線城市接軌,因此,供給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適合大部分蘭州市居民的理財產品。
四、建議
第一,加強對理財知識的學習,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根據蘭州市居民理財現狀,大部分居民仍是由于缺乏專業理財知識而不敢投資冒險或非理性理財,所以蘭州市居民首先應該加強對理財知識的學習,改變對投資理財的保守認識,重新理解資產增值的意義,使自己有自信參與到投資理財的隊伍當中,從而促進家庭金融資產結構合理化。
其次,加強專業理財知識的學習是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的充分必要條件,但除此之外,政府也應介入其中,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各種媒介宣傳理財重要性、普及基本理財知識,并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定期舉辦針對各年齡階段和不同社會階層的理財教育和知識普及活動,以此來加強蘭州市居民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正確調整自身的理財觀念和投資意向。再者,地方電視臺也可以參與其中,舉辦一些可以全民參與的理財知識有獎競答節目,既順勢潮流,又起到了宣傳和普及專業投資理財知識的作用。
第二,正確識別和降低風險。居民不僅要積極關注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了解相關的專業投資理財知識,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正確的識別風險,降低風險的發生。例如在投資某支股票時,就需及時了解當下以及未來較長一段時期的社會經濟環境和該企業或公司的經營狀況及競爭環境,較準確的識別這支股票存在的潛在風險,繼而通過組合投資或各種對沖風險的方式來規避風險。對于居民而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電視或網絡媒體來了解投資理財信息。
第三,選擇適合自己理財產品。在個人投資理財產品中,目前為止,沒有一種理財產品能夠適合所有投資理財者,因此,居民應當根據自身情況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個人理財具有個性化特征,居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資金能力來選擇相應的理財產品,且應確立正確的理財目標,不能為了“一夜暴富”而投資理財,過于焦灼的心理將會提高投資失敗的概率。每個人都應正確審視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
第四,理性配置個人資產,審慎選擇投資組合。居民應嘗試在收益與穩定之間尋求平衡,增加投資理財的多樣性,采用投資組合的方式合理分配資金,“不要把所有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所謂投資組合,即是在眾多投資理財產品的基礎上,產生比單一理財品種更多的組合,且不同金融資產組合的相關程度是不同的,比較投資單一理財產品,經營投資組合應當更為復雜,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個人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同樣也要審慎選擇適當的投資組合方式。其次要理性的把握投資產品的收益性、風險性和流動性。選擇任何一種理財產品首先要了解清楚能否保本,不僅要了解其過去的收益率和波動情況,根據“歷史會重演”的證券市場原則,我們還要客觀的分析其預期收益率有多少及其波動情況,在收益性與風險性成正比的情況下,變現能力又如何,能否在自己需要現金時快速并無損的變現,這都是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著重考慮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老展紅,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對策--以農行NH分行為例[D]. 廣西:廣西師范大學. 2014.
[2]韓敏,麗水市居民理財狀況調查研究[J]. 區域經濟. 2011,(2).
[3]劉淼,城鎮家庭投資理財問題研究[D]. 河北:河北大學. 2013.
[4]王永康. 蘭州市市民投資意向調差研究與統計分析[D]. 甘肅:蘭州財經大學.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