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姬

2017年1月16日,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導,以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創造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為首要目標任務,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為重點,高舉安全發展理念和紅線意識的旗幟,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系統建設,強化履職盡責、嚴格監管執法,全面推進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努力實現事故總量、死亡人數、重特大事故“三個繼續下降”,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煥寧在會上作了工作報告。
楊煥寧指出,過去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安全監管監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緊緊扭住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這個“牛鼻子”,狠抓改革創新、監管執法、基礎保障等各項工作,推動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同時也要看到,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從第三季度開始各類事故特別是較大以上事故明顯增多,一些行業領域重特大事故上升,4起特別重大事故均發生在中西部地區,都反映出安全生產仍未跨過問題多、危害重的階段,反映了經濟情況的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對安全生產的影響,也暴露出一些單位和部門對新情況新動向研究不充分、協調聯動不到位、監管執法不夠嚴格、抓“最后一公里”辦法不多、隊伍建設有差距等突出問題。
2017年工作重點
楊煥寧強調,謀劃組織2017年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底線思維,準確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大勢,瞄準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創造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這一目標,貫穿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條主線,把握履行政府監管責任與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這個關系,抓住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這個關鍵,工作謀劃部署要實、實施要實,抓重點、求實效,在“三個認真落實”上聚焦發力,有效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最大限度預防事故、減少事故損失。
楊煥寧要求,認真落實安全監管監察執法工作職責,推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強化監管執法,增強執法意識,提高執法的針對性、有效性,切實加大依法處罰的力度;提高執法規范化的要求,科學制定年度執法計劃,規范監管檢查方式、執法程序和標準;強化失職問責,對事故嚴格實行“一案雙查”,加強執法監督,定期分析執法情況,公開監管檢查處罰結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執法,針對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加強執法保障,推動各地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健全執法經費保障機制。
楊煥寧要求,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工作部署,推動各項改革發展舉措和工作任務早落地、早見成效。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進一步消除漏洞和盲區,推動企業依法履行法定義務;深化安全監管監察體制改革,理順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功能區安全監管體制,建立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機制;繼續夯實安全基礎,深入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專項行動,大力推進重大安防技防工程和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和技能,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
楊煥寧還就做好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強調,中央企業規模大、地位特殊,要針對管理層級多、鏈條長的特點,加強基層單位安全管理,嚴格外包協作單位管控,有效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為全國企業樹標桿、做表率。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黃玉治在會上從深化改革創新、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淘汰退出落后產能、強化重大災害治理、推進安全基礎建設、強化監管監察執法、加強事故查處和警示教育等七個方面,對2017年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作了專題部署。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華山在總結中,就抓好本次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強調:要著力在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進改革發展政策措施落地,強化安全監管執法,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加強督促檢查推動落實等五個方面下功夫。
各方聲音
在分組討論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安監系統和企業參會人員紛紛發言,為新一年的安全生產工作建言獻策。
地方安監經驗與建議
北京:將重點研究22方面大問題,如:厘清哪些部門負有安全監管職責、哪些部門負有職業衛生職責;在國有企業設立安全總監;在基層設立安全員,采用聘用制;提高督察組權威性;提高表彰規格等。
上海:建議加快統一執法標志標識和制式服裝的步伐,出臺制式服裝的配備標準。上海在推進安全生產執法規范化和標準化方面,2016年試行《安全生產執法程序規定》《安全監管執法手冊》,細化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案卷評查標準。2017年,將進一步深化執法檢查率、整改率和處罰率的統計約束。加強規范執法所需執法力量。
天津:吸取“8·12”事故教訓,在濱海新區進行風險分級管控試點,對新區所有企業進行風險評估,2016年已經分析出30個一級高風險企業,其中17個與危化有關。
湖南:行業監管職責問題,亟待國家層面予以理清。在加強監管執法信息化建設問題上,目前,安全生產執法的信息化建設落后,很多基層執法人員沒有執法終端,難以實現執法記錄的信息化。希望建設統一規范的信息化平臺,避免資金浪費走彎路。為加快提高執法質量,規范執法行為,建議出臺監管執法的監督辦法。《意見》中將可能導致重特大事故的非法違法行為納入刑法的調節范圍,具體辦法亟待出臺。針對監管執法偏軟、“人情執法”的問題,湖南省安監局加大力度實行縣際交叉執法,采取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抽取監管執法人員和專家、公開執法檢查結果的“雙隨機、一公開”的執法方式,邀請媒體和社會監督員來參與。
山東:提高執法質量,嚴格執法行為,需要面對執法人員素質和能力問題、重點領域風險管控標準、企業的隱患排查標準等多個環節的問題,逐條加以解決。2016年9月,山東省推出“一重點、全覆蓋”的辦法,比如,對于需要重點監管的涉氨企業,以泰安市為檢查對象,從全省調專家,組成若干個檢查組,一個月的時間全覆蓋檢查泰安市所有涉氨企業163家,匯總涉氨企業所有風險點,制定隱患排查辦法,提出一整套管控措施,面向全省推出,一舉解決涉氨企業的風險管控的問題。2017年,山東省將把這一辦法推廣到其他重點監管領域。
遼寧:對省安委會進行調整,將各市市委書記和市長全部納入安委會成員內,以落實黨委政府的責任。調整部門的“三定”方案,將各行業安全生產職責納入部門“三定”方案,安全生產職責落實到處室。
甘肅:加強基層安監隊伍建設,對基層安監人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半軍事化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抓緊時間出臺機構編制、裝備等相關的國家標準,根據各省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的標準,尤其是車輛的配備。
地方煤監經驗與建議
在會上,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年,盡管煤礦事故總量下降,但重特大事故出現明顯反彈,山西、內蒙古、黑龍江等10個省(自治區),共發生重特大事故11起、死亡194人,同比上升120%、128%。發生事故的省市煤監局負責人,在分組討論的過程中對事故進行了反思。其共性問題是:自2016年7月以來,煤價恢復性上漲過快,受經濟利益驅動,一些停了多年的煤礦和即將關閉的煤礦,超層越界盜采、不經批準擅自復產、以技改或整改隱患為名生產等違法違規行為明顯抬頭。個別地區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落后產能淘汰退出不堅決,不但產能3萬 t小煤礦應退未退,而且還違規批建小煤礦,有的地區還超能力下達生產任務。在2016年發生的11起重特大事故中,至少有6處煤礦屬于應退出的落后產能,但只有3處煤礦列入了退出計劃。
寧夏:想要進一步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一定要抓好“一把手”,一方面,應加強對各地方政府及企業一把手的法律法規普及工作,提升各級“一把手”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應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加強對各級一把手的全方位監督,而不應僅僅局限在事故調查處理中。
山西:各級煤監部門應注意厘清職責,盡量避免因與其他部門出現職責混淆而產生的監管“真空”,進而導致部分隱患無法消除。
黑龍江:各地區應加強聯合執法行動力度,將打擊煤礦“非法違法”行為,更多落實到日常檢查工作中,而不應僅僅出現在事故發生后的調查報告中。
企業經驗與建議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大力發展科技強安,開展了安全傳感器工程建設,逐步建立了跨區域、多層次、網絡化的安全生產管理系統,提高了火化工品作業本質安全水平。同時,還研發了高層樓宇導彈滅火系統,可實現60 m以上高層、超高層樓宇的定點滅火,填補了技術空白。
中國鹽業總公司:2013年以來,其下屬二級企業的1 000余個基層班組開展了“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活動,著力打造“‘三違為零、傷害事故為零、職業病事故為零”的“本質安全型班組”,規范了員工的安全生產操作行為,夯實班組安全管理基礎。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紹川在分組討論總結發言時,就如何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提出建議。他認為,中央企業應做到“五到位”:一是評估排查到位;二是風險分級、隱患排查到位,企業應繪制“紅橙黃藍”四色電子管理圖,明晰重點隱患,充分依據電子圖進行管理;三是防控和治理到位;四是要保持持續改進到位;五是要公告監督到位,每個崗位都設置一個簡明扼要的風險防控卡,包括崗位風險情況和應急救援措施等,并要求員工充分熟悉風險防控卡內容。
編輯 趙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