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晟怡
【摘要】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江蘇分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近年來,江蘇公司的發展戰略正在向發電的上下游產業拓展,大力推進發電、節能環保、能源物流、燃機修造、教育培訓等“五大板塊”發展,這對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人才 電力公司
目前江蘇公司人才隊伍還存在以下的問題:一是人才結構和分布不合理。專業技術技能人才隊伍中,研究生以上、大學生、大專生分別占人才總數的0.19%、13.55%、35.22%,大專以上人員還不到人才總數的一半。專業結構存在缺陷,熱控檢修僅137人,電氣繼保專業僅34人,熱控和電氣繼保專業技能人員從長遠來看滿足不了江蘇公司發展的現實需要。分布結構不平衡,高等級技術技能人才基本都在老廠,新建企業人才優勢并不明顯。二是人才總體年齡偏大。40歲以下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較少。專業技術人才40歲以上176人,占69%;技能人才40歲以上有1969人,占81%。隨著該批人員年齡的逐步上升,且每年大學生補充不足,江蘇公司將會面臨嚴重的技術技能人才不足的局面。
公司為解決以上的問題,計劃通過深入實施“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要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強企戰略,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把隊伍建設作為“十三五”規劃的根本落腳點
(一)強化責任分工,明確人才管理職能
加強培訓管理體系建設,形成歸口管理、分工協作的培訓組織模式。黨組織抓全局、管方向,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明確各級黨委(組)主抓教育培訓,建立了黨委(組)書記牽頭抓總,班子其他領導及職能部門按職責范圍齊抓共管的人才培訓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各部門司其職、相配合,發揮同頻共振作用。各級人力資源部負責歸口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路、目標和任務,制定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優化整合教育培訓資源,制定人才建設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和專項計劃,并牽頭組織實施。各級專業部門負責制定本專業人才培養規劃,結合本專業特點和工作需要,定期調查分析所屬專業人員業務培訓需求,提出培訓計劃,并組織開展具體的業務培訓工作。本部立規范、建機制,發揮保證與監督作用。公司本部修訂《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制定《教育培訓經費管理辦法》,將“統一領導、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分類實施”的要求具體化。人資部門定期對員工培訓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效果進行評估,并對教育培訓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考評。
(二)科學制定人才規劃,確定人才工作總體目標
全面核查現有人力資源現狀,以骨干人才發展引領人才隊伍發展、以人才隊伍發展引領企業科學發展,積極構建和完善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匹配的集約化人才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人才隊伍建設“五大機制”,深入開展人才工作“五大工程”。
二、強化管理創新,完善制度建設,形成人才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
一是摸清家底,明確工作重點,把人才短板“找”出來。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實施按需培訓。以“人崗匹配”為要求,以提升職工業務能力水平為目標,構建獨具江蘇特色的教育培訓體系。以崗位職責為基準,深入調查分析各層級員工的業務技術技能水平情況,在摸透個人短板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潛力,摸清家底,“對癥下藥”,根據“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精細化地編制員工個人培訓“一人一計劃”、企業年度培訓計劃和中長期培訓工作規劃,并認真組織實施。
二是制定目標,實行責任管理,把工作任務“壓”下去。定期組織對所屬各企業培訓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考評,明確年度企業人才培養的專業和數量目標,并由統一進行指標完成情況鑒定。培訓工作的考核情況直接與企業年度工資總額掛鉤,充分發揮基層企業的培訓主體作用,切實有效調動基層企業培訓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培養梯隊,實施“雙百工程”,把優秀人才“煉”出來。大力實施“雙百”人才工程,加快培養造就一支適應公司系統發展戰略要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經營管理人才梯隊。公司自2014年下半年起,廣泛面向公司系統開展“雙百”人才培養對象(學員)的推薦工作,到2017年,培養出公司系統優秀的技術(管理)人才100名左右、技能人才100名左右,建立公司“雙百”人才庫。自2018年起,按照“動態管理”和“優進絀退”的原則,定期組織“雙百”人才的選拔、調整和補充工作。
四是另辟通道,健全激勵機制,把專業人才“選”上來。建立完善專業技術、專業技能人才成長激勵機制,制定《企業專業人才管理辦法》,打通專業人員職業發展“第二通道”。江蘇公司專業人才職務分為專業技術、專業技能兩個序列和三個層級。各層級職務設定量化的評聘指標,各級專業人才都有明確的年度工作要求和考核目標,通過業績考核,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競爭氛圍。
五是轉變觀念,通過政策引導,讓骨干人才“走”出去。公司通過政策引導,進一步打通各類人才在不同企業之間流動的“障礙”,促進人才合理有序流動。落實激勵措施,鼓勵人才輸出,轉變骨干人才的“守業”觀念,支持人員交流“創業”。轉變工資分配政策,對于向系統內新建企業輸出各類骨干的企業,永久保留該企業一定的工資總額作為獎勵,促進人才真正動起來、活起來。
六是規范流程,強化見習管理,使新大學生“學”到位。制定新員工見習期培養鍛煉實施方案,統一組織新進員工入職培訓。不斷規范新員工入職培訓流程,提高培訓效果。見習期滿,統一組織進行新員工轉正定級考試,規范轉正定級管理。全面開展導師帶徒工作,加強新員工實踐鍛煉,促進新員工盡快成長成才。結合個人期望,指導新員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編制青年員工的培養方向、階段性培養目標和主要措施,強化生產一線大學畢業生的工程師、技師“雙師”教育和評聘工作,建立綜合性、急需緊缺性年輕專業人才的“蓄水池”。
七是創新思路,持證上崗晉級,讓崗位資格“落”實處。依托公司系統教育培訓基地,建立與國家、行業相關從業資格、技術職稱和技能等級制度匹配適應、相輔相成的全崗全員持證上崗和持證晉級制度。所有發電企業工作崗位必須持證上崗、持證晉級,資格證書是員工上崗、晉升的前提條件。真正使員工從“要我培訓”向“我要培訓”轉變。
“十三五”時期是江蘇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落實“五大板塊”發展戰略,加快打造一流區域公司的關鍵時期。一流的企業需要一流的人才,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江蘇公司將著眼人才,長遠發展,為打造“科學發展排頭兵、深化改革示范區、教育實踐活動示范點”,為“華電夢”的順利實現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