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婷+黃姍姍
一、研究背景
自1996年,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提出創建文明城市理念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城市形象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日益重要。城管作為城市主體之一,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之一。然而近年來城管的暴力執法行為被頻頻報道,社會對其評價日趨低下,引發了大眾“城管危機”。“城管危機”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無疑屬于短板,因此我們需要正確、全面地認識城管,發掘其對城市形象塑造所能產生的作用,讓社會對城管和城市形象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二、文獻綜述
目前國內外對城管和城市形象塑造關系的研究不多,國外的相關文獻更少。國內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城管執法或者是城市形象兩個分散的領域,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城管對于城市形象塑造探究的理論基礎。國內有關部門指出城管作為城市管理重要一環,其形象直接關乎城市形象。科學探究城管,對于推進城市形象建設工程有一定參考價值。此外,還有一系列文獻可供參考。
2015年郭彥君《重塑我國城管形象的路徑研究》一文采用解決三部曲法,先指出城管危機現狀,基于城管形象的傳播模型,全方面分析危機產生的原因,提出要創新城管公關方式,引導公眾理性解釋思維,轉變管理理念,完善體制機制,強化隊伍建設,最終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2006年楊建順在《論構建和諧社會中城管執法的作用》中指出城管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對構建和諧社會、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具有重大意義。2007年阮建中、馮邦彥在《澳門城市形象探析》中表明城市形象既是現代城管水平高低的直接標志之一,也是城管所追求的綜合性目標。由此可見城管與城市形象聯系密切,城管在城市形象塑造層面可發揮建設性作用。
三、城管對于城市形象塑造所存在的問題
(1)城管執法方式不當引發“城管危機”比如在城管發揮棚戶改造職能時,大多數的市民認為城管在棚戶改造上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消極影響是容易導致強拆事件,引起糾紛,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設。
(2)大眾認知導致城管被“妖魔化”。近些年,有關城管暴力執法案件層出不窮。城管“暴力執法”的事件充斥各類媒體,城管形象被民眾“妖魔化”,商販談“城管”色變,這些導致了市民對城管塑造作用的一種認知障礙。
(3)城管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宣傳不夠。一個城市是否文明取決于其政府機關工作、市民素質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協調。城管作為城市主體,是連接市民、社會組織與文明城市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在創建文明城市進程中,城管不僅要發揮塑造作用,還要發揮宣傳作用。
四、對策
(一)完善城管法規,轉變執法方式
(1)轉變城管執法理念,現行的城市管理體制是一種以城市為中心的決策產物,傳統的觀念驅使,使得城管執法者一開始就將被執法者放在了對立的位置上,視那些擺攤的小販們只是管理的對象,這種執法行為不僅解決不了弱勢群體生存之艱和權力部門執法之難的困境,長久下去恐怕還會引發更多更大的對抗和沖突。所以,應該將執法理念向以人為本的人性化執法理念轉變。
(2)完善法律保障機制,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機制。
(3)不斷提高依法行政和嚴格執法的質量和水平,規范城管執法程序并用有關監督力量保障各項制度規范化運行。
(4)提高城管執法人員的素質,從而提供真正高質量的文明的服務。
(5)建立數字化城管,實行網格化管理。
(二)宣傳職能,加強了解
(1)強化宣傳教育,普及城管執法的職能和作用。例如開展“執法進社區”、“執法進校園”活動;爭取教育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把城管知識納入學校教育體系,從年輕一代抓起,增強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城市環境觀念、城市公德意識。
(2)暢通宣傳渠道,及時播報執法動態,讓城管執法走進市民生活。強化新聞輿論引導。要加強與新聞傳媒的溝通,采取在電視、廣播、網站、報紙等新聞媒體上開設專欄,制作城市管理公益性廣告、定點定期宣傳等形式,占領輿論主陣地,營造輿論氛圍,一改目前城管執法負面消息滿天飛的局面,從而在全社會樹立正氣,提高市民對城管執法工作的認知度,提高正面效應。
(3)做好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加強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利用新聞媒體,采取張貼標語、執法車宣傳、知識競賽、法規咨詢等形式,大力宣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識,提高市民對城管執法工作的關注程度。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宣傳理念,通過多樣化、創新化的媒體渠道,突破傳統的宣傳模式和宣傳手法,提升宣傳力度和高度,讓城管執法正能量真正貼近百姓,融入百姓生活。
(4)與社區、街道合作,進一步加強對廣大市民的教育引導。社區與市民的接觸更多一些,更了解市民對城市管理工作的具體需求。城市管理部門要利用好社區這一平臺,積極進行城市環境意識教育,利用社區宣傳陣地,加大對城市管理法規、知識的宣傳,強化市民的城市意識、環境意識。
(5)以相互幫助、服務大眾為主題,深入開展城管志愿服務活動,以一帶十、以十帶百,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城市管理工作,自覺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三)提高居民塑造
市民素質決定城市層次,關系到一個城市的形象及其運行效率。城市形象是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是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志。市民素質又是城市形象的核心,在城市形象塑造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
(1)依據調研結論,學歷高的市民對城管的態度較學歷低的市民要好,說明居民的素質對于城管工作的評價也有重大影響。所以提高居民素質至關重要。城管在工作中要增強與市民的溝通,讓城管工作更順暢,也讓百姓更順心。
(2)培養城市意識,同為城市行為主體,市民在與城管發生矛盾之時也應整合利害沖突,化解沖突,以塑造城市形象、創建和諧城市為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