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曉楠
【摘要】因此對目前寧波地鐵1、2號線的運營狀況進行調研至關重要,通過科學的研究和分析軌道交通1、2號線交通運營機制,反映出地鐵1、2號線運營的規律、真實的客觀情況,為寧波市政府對寧波地區交通建設的下一步規劃提供參考,促進寧波城市公共交通建設事業和城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寧波地鐵1、2號線 軌道交通
一、寧波軌道交通1、2號線對市民交通行為的影響
(一)對交通選擇的影響
地鐵已經成為絕大部分受訪市民交通出行的第一選擇。調查數據顯示,在寧波城市軌道交通線建成后,88.46%的受訪市民交通出行首要選擇的交通工具即是地鐵,且選擇地鐵作為第一意向的比例遠遠大于傳統公共交通方式。
在寧波城市軌道交通線開通后,84.62%的受訪市民有乘坐過寧波地鐵1、2號線的經歷,可見寧波地鐵1、2號線建成后對市民的交通出行選擇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對生活出行的影響
(1)市民成為直接受益者,便利日常生活出行。超過80%的受訪市民認為地鐵建設對自己主要的影響體現在地鐵對公共道路交通的影響,它有效地緩解了交通壓力,提高了城市交通出行量,使市民成為直接受益者,便利了日常生活的出行,但與此同時,30%的受訪市民也認為城市地鐵的建成也對其他地鐵沿線的交通造成了沖擊。
(2)對生活出行不便之處改觀不明顯。在寧波地鐵1、2號線建成后,83.85%的受訪市民認為寧波交通水平雖有所改善,但仍然處在一般水平,未能明顯感受到城市軌道交通對市民日常出行壓力的分流作用,對生活出行不便利之處改觀不明顯。
二、市民在寧波軌道交通1、2號線中的交通道德現狀
(一)交通道德概念
交通道德是道路交通長期發展形成的起協調、平衡作用的機制,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車、路與環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以及與此相應的交通實踐活動的總和。
交通道德是社會道德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民個人道德在交通領域的具體表現形式。從倫理學的角度來看,交通道德可分為交通道德意識、交通道德規范和交通道德實踐。
(二)交通道德的必要性
根據寧波交警公開發布的大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市各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77202起。其中,上報事故544起、死亡107人、受傷528人、直接財產損失121.93萬元。同比2015年,這四項指數“二升二降”:事故數量和受傷人數同比分別上升4.62%和0.96%,死亡人數和直接財產損失同比分別下降30.77%和2.74%。
一項研究表明,一個駕駛員每天遇到的危險情況平均次數超過100次,其中絕大部分是由于交通違法行為造成的,而在這些違法行為中,交通警察行政執法所糾正的只占到0.0005%。隨著寧波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車和路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發生交通事故的數量明顯增加,對市民交通道德的水平也是巨大的考驗。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無外乎交通參與者無視交通規則、不遵守交通道德等原因,提倡和加強居民交通道德水平對于提升交通參與者的自覺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改善目前擁堵的交通環境和健全交通管理機制至關重要。
三、軌道交通中市民交通道德的表現
在寧波軌道交通1、2號線的運營過程中,寧波市民所表現出的交通道德參差不齊,根據調研組的實地走訪,調查結果如下:
(1)排隊候檢階段。該階段以地鐵2號線的寧波火車站和櫟社國際機場站為例,這兩站人流量大、安檢站點設置數量少,但市民在排隊候檢過程中大都服從檢查人員安排和檢查,自覺性較強;
(2)候車階段。該階段以地鐵2號線的寧波大學站為例,乘客在候車時主要分布于站前月臺和地鐵站為乘客設置了專門的候車室上,該站以寧波大學為依托,因而在節假日時乘客尤其是大學生數量激增,候車秩序較好,極少發生擁擠混亂情況;
(3)上下車階段。該階段以客流量最大的地鐵1號線的鼓樓站、大卿橋站和東門口站為例,該段位于寧波市海曙區中心位置,乘客類型雜、流量巨大,日均流量可達30000人次,在上下車時存在乘客不在指定位置候車、上車不讓下車、起哄、推搡和猛擠的情況,更有甚者為了趕車而不顧站點員阻攔強行上車,在該階段市民交通道德缺失的情況顯得極為嚴重,存在極大的安全事故隱患;
(4)乘車階段。該階段仍然以鼓樓站、大卿橋和東門口站為例,部分乘客存在傳統的不給老弱病殘讓座的問題,乘坐地鐵時做出過分親密的舉動、人為在車內設置障礙影響乘客在地鐵內通行等問題,造成乘車環境不和諧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乘坐寧波軌道1、2號線的過程中,排隊候檢和候車階段,市民的行為體現了較高交通道德素養,但在上下車和乘車階段,乘客的交通道德意識仍然不強,影響了軌道交通正常的運營秩序。
四、對提升市民乘坐軌道交通時交通道德意識的思考
針對市民在乘坐軌道交通時所存在的問題,調研組提出了如下的提升交通道德意識的建議和設想。
(1)改進宣傳方式。在各個地鐵站專門開設宣傳點制作發放地鐵乘坐文明手冊,在地鐵車廂和候車月臺增設文明宣傳標語;
(2)完善地鐵候車員和車廂巡視員制度。在乘客流量大的月臺設置兩名以上的候車員并實行巡回制度,在客流量大的時間區間增設候車員并及時引導人流合理分布于各個地鐵上車口;在地鐵行駛過程中,增加車廂巡視員巡視的頻率,及時指正車內乘客的不當行為
參考文獻:
[1]姚姍姍.試論如何加強交通道德建設[J].法制與社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