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垣+陳玉蘭+張曉華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
【摘 要】通過對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金融人才需求趨勢的分析,提出了試驗區發展對高職金融專業學生職業素質的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對建設適合青島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所需的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創新的思路。
【關鍵詞】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2014年2月10日,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得國家批準(《關于印發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銀發〔2014〕38號),成為我國首個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青島的金融業面臨重大的突破。然而在試驗區內,如何培養青島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所需的應用型金融人才,探索一條適合本區域發展所需的高職金融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人才需求趨勢分析
(一)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的發展特色
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自獲批之后的三年以來,青島市金融業發展的步伐大大加快,金融業已經發展成為青島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2016年青島首次被納入倫敦金融城國際智庫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榜單,9月便躍升至全球第46位,緊跟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內地金融中心城市第4位。
作為新興財富管理中心和中國唯一的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青島財富管理的特色正日益鮮明。比如:國內第一家外商獨資互聯網保險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財富管理公司、第一家產融結合消費金融公司、第三只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以及國內大型金融機構財富管理子公司、私人銀行等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財富管理機構落戶青島;多功能財富管理市場全面建立,全市要素市場達到10家,數量在計劃單列市中僅次于深圳;財富管理創新試點政策多達60項,涉及跨境投融資業務及金融業對外開放等金融業改革發展的許多關鍵環節,這些金融改革政策為青島帶來直接融資近380億元,未來融資能力增加480億元,為青島的實體經濟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建設面向國際的財富管理中心城市已經被列入青島市“十三五”規劃。
(二)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人才趨勢分析
1.財富管理規模的擴大急需大量的有專業技能的基礎性金融專業人才。青島市在2016年11月發布了《關于青島市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十百千萬”工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青島市政府計劃在五年內除了引進培養高尖端人才之外,還要培養萬名金融技能人才,預計到2020年,金融從業人員總量超過10萬人。另外,截至2015年末,青島市財富管理資產規模達到6816.2億元,較財富管理試驗區獲批之前增長96%,其中銀行個人理財資金、保險個人理財資金、證券客戶總資產等大眾理財項目獲得了迅猛發展,占財富管理資產總規模的75%以上。正是基于普惠型財富管理新模式,要求大量有一定專業知識,又通曉營銷技能的金融人才,這為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市場的需求和政府的扶持,為高職金融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打開了渠道。
2.多層次財富管理機構和財富管理市場的形成促使試驗區內金融人才市場的多層次性。多元化財富管理機構的涌現,多種類財富管理市場的建設,以及各類金融專業中介機構的出現,不僅推動著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的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而且會大大地促進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金融崗位的多層次性,即除了高端人才之外,大量的一線、基礎性崗位所需的技能型專業人才勢必呼之欲出。因此試驗區內的高職金融專業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應該是以服務于這些財富管理機構、財富管理市場及第三方金融中介機構所需的的基礎性金融人才。比如金融營銷和后臺操作應該是高職金融專業學生最適宜的崗位之一。
二、財富管理試驗區內高職金融專業學生所需的職業素質要求
(一)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金融行業是資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業,也是高風險行業。金融業務的對象就是風險的識別、定價和管理,這就要求金融從業人員逼近要有良好的專業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養,如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具有集體意識和強烈的責任意識等等,只有具備了這樣的道德素質的高職金融專業的畢業生,才能勝任金融業的崗位,即在崗位上既能夠為客戶所想,從顧客的需求出發,而不是從產品出發,為顧客提供金融服務,又能夠兼顧企業利益,幫助客戶和企業在盈利的同時規避合理的風險。
(二)具備綜合的金融知識結構
青島市金融業財富管理的特色日益鮮明,而且發展的越來越成熟,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2016年6月,中央深改辦部署中國人民銀行對包括上海自貿區深圳前海在內的全國24個金融改革試點區域進行改革創新綜合評估,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成績名列前茅。建設面向國際的財富管理中心城市,已經被列入青島市十三五規劃。力爭到十三五末青島要在國內牢固確立其獨具特色的財富管理中心城市地位。因此,試驗區內高職金融專業的學生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具有基礎的綜合金融知識和完備的金融知識結構,才能在實際業務中將銀行、保險、證券等不同領域的內容融會貫通,真正了解復雜金融產品的特點,為企業和客戶提供財富管理的金融服務。
(三)具有熟練的業務操作技能
青島金融行業的大發展為本區域帶來了大量的基礎性崗位,這為高職金融專業學生的順利就業提供了機遇。當然,這些崗位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就要求試驗區內的高職院校提高對學生的培養水平,使他們在具備金融綜合知識的前提下,具有更為熟練地基礎性崗位操作技能,比如熟悉金融市場、了解金融產品、熟練進行相關業務操作、有敏銳的宏觀、微觀金融活動意識等等。
(四)具有強烈的學習能力
中國的金融行業日新月異,青島的財富管理中心建設也是在不斷地發展,金融行業新生事物、新的知識領域每天都會涌現,高職金融專業的學生要想窮盡這個行業的所有知識和能力是不可能的,所以具有與時俱進、不斷自我更新的快速學習能力,對每個畢業生是不可或缺的素質。只有具備這樣的素質,高職金融專業畢業生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不斷完善自己,實現人生的可持續發展。
三、財富管理試驗區內的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一)以財富管理試驗區內的市場需求為導向,適時適度地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財富管理試驗區建設三年來的實踐表明,青島已經進入國家金融戰略布局,直接面對迅速增長的中國財富市場,承接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增量資源,聚集中國財富管理先行先試的創新政策,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十分巨大。因此在青島財富管理中心區域內的高職金融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應該適時地定位于本區域發展所需要的這些財富管理機構的基礎性崗位(如金融營銷崗位和后臺操作崗位等),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職業崗位剖析,合理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目標,探索符合時代需求的金融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二)完善教學課程體系,突出財富管理特色。
隨著財富管理試驗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各類傳統的和新型的金融機構不斷進駐青島,金融混業經營已成為現實。青島金融業的發展要求從業人員,尤其是基礎型崗位的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綜合的知識結構才能應對工作所需,滿足客戶綜合金融的需求。因此財富管理試驗區內的高職金融專業必須要拓寬專業口徑,擴展專業知識結構,規劃出具有財富管理特色的金融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中,要緊緊抓住學生的職業基礎能力、職業核心能力和職業素質能力進行培養。首先在職業基礎能力方面,要注重學生的基礎專業課學習,使學生深入了解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和特色,掌握金融各類業務的基礎性常識為今后的綜合運用奠定基礎;其次,在職業核心能力方面,要根據金融方向的不同,學習不同的專業知識,適度增添財富管理課程,并將其作為課程核心能力進行學習,增強學生在財富管理試驗區內的競爭力;第三,在職業素質能力方面,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金融人員的基本素質,如開設相關公共課程,如,道德法規,英語,計算機、營銷及應用文寫作等等
(三)強化實踐教學模式,加強校企合作
1.強化課堂教學的實踐環節和校內實訓的作用。
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的發展很迅速, 如何讓學生在高職院校的三年里掌握從業必備的知識,我覺得實用式教學方式(即重視實踐)是有效的途徑。理論知識的學習是金融專業學生進階的第一步,在短時間內把抽象的金融理論知識形象化,課堂教學的實踐環節以及校內的實訓課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上采取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如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模擬對抗等等,都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金融知識和金融現象的理解,提高學生對金融行業的興趣,為以后的從業活動打下基礎。另外,在校內要重視對實訓室的建設,增添各種教學軟件如證券模擬實訓、理財產品設計、保險產品設計等等,為學生們提供了模擬金融職場的實習環境,在仿真的情境中學生更容易消化所學知識,培養金融意識。
2.開展雙證書的教學,將學歷教育和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教育融合貫通。
在財富管理試驗區內,有很多金融機構和崗位需要從業資格證才能上崗,比如證券行業需要證券從業資格證,保險行業需要保險代理人從業資格證,銀行等財富管理機構的理財業務需要取得理財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等等,所以職業資格證書是學生進入金融行業的敲門磚。當然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內容大多是行業的基礎性知識,與學歷教育要求是有很多的重合性,因此在高職院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與學歷證書教育相結合,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以保證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能夠提高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為高職金融專業學生的順利就業提供堅實的保障。雙證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職金融專業學生的行業競爭力。
3.積極引導學生重視校外實訓,參加各種技能大賽,實現賽、教、學的融合。
在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內,高職金融專業應該盡可能的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緊密合作,開發多層次、多種類的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只有在真實的金融環境中,才能有所感悟鍛煉成長,才能將所學的金融知識進行實際運用,為以后的多層次就業打下基礎。另外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技能競賽,感受真實的業務情境操作,幫助學生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技能競賽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改革起了導向的作用,從而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賽、教、學的一體化。
(四)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保障高職金融教育與財富管理試驗區內的金融發展相契合。
財富管理實驗區的變化日新月異,只有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才能夠把握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向,保障高職金融教育與區域內的金融發展相一致。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是對專職教師的培養,學校要為教師創造學習與提高技能的機會,比如經常組織教師參加各種類型的金融業務培訓,去各類金融機構進行研修和鍛煉,讓教師有機會和時間與專家進行交流和學習。另一方面就是積極聘用試驗區內的金融人才,組織一支德才兼備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在課程體系的完備、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學校可以充分參考兼職教師的專業意見,取長補短;在教學中,針對金融業的新變化、新趨勢可以聘請金融機構的兼職教師來講課,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增強教學的實際效果,同時專職教師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觀摩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參考文獻:
[1]石曦. 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與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4).
[2]汪思冰. 蘇州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與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時空,2014,(9).
[3]鄧滿娥,綦桂芬.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對應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研究[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10,(6).
[4]高艷英,吳杰。京津冀金融一體化背景下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廊坊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知識經濟,2015(9)。
[5]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監督員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金融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R],2011.
[6]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財政部等. 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R],2014.
[7]郭樹清.青島財富管理中心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R],2017.
作者簡介:
陳垣,(1970-),女,山東青島人,講師,碩士。
陳玉蘭,(1968-)女,山東青島人,高級會計師,碩士。
張曉華,(1973-)女,河北邯鄲人,副教授,碩士。
基金項目:
2014年青島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類科研課題(14-B-11)“財富管理試驗區(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內的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