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勝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利用互聯網創業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了。大學生想通過創業來實現自身的價值,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為了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本文將對“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創業模式選擇進行分析。通過優化創業路徑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為大學生創業這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關鍵字:“互聯網+” 大學生創業 模式選擇 優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0(c)-0000-00
1“互聯網+”的時代
“互聯網+”指創新互聯網下發展的新業態,通俗的講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1]。目前,我國的上網率逐年增長。同2008年相比較,互聯網普及率已增長了一倍左右,我國上網普及率高于全球互聯網普及率的平均水平[2]。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利用互聯網發展的各類傳統行業也隨之發展。“互聯網+”模式也正式進入廣大群的視線,比如我們熟悉的網購和網上支付等。
“互聯網+”的本質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它使傳統行業網絡化、數據化。互聯網時代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經濟時代,使實體產業網絡化而被納入互聯網的范疇。它擴大了消費者的需求和導向,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就業率;它孕育了技術,推動了中國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互聯網廣泛的培育出大學生創業者和微小型企業家的精神,開創了“互聯網+”的新局面。
2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創業模式選擇
創業模式是指創業通過實現自身的創業理想和權益、對創業各要素的合理搭配的模式。它是對創業方式、組織形式、創業行業等要素的統一整合[3]。互聯網創業的門檻相對來說比較低,不需要太多的流動資金,屬于風險小的自主創業。所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互聯網創業。但實際上,互聯網創業并非大學生想象的那么容易。由于大學生缺乏創業方面的經驗,把網絡創業想象的太過于簡單,因此導致的失敗者也不再少數。結合“互聯網+”時代與創業創新理論的定義,我國大學生創業模式主要分為三種:基于互聯網本身技術的創業模式、基于物聯網導向的創業模式以及基于“互聯網+”的創業模式。
2.1大學生基于互聯網技術本身的創業模式
基于互聯網技術本身的自主創業模式指的是依據互聯網提供的技術和平臺將產品、服務進行宣傳,通過信息轉化的時間差進行交易來實現價值增值的創業模式。它的創業門檻較低,是很多大學生首選的創業模式。這種創業模式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初級互聯網服務、主題式客對客、商對客和客對客。
初級互聯網服務主要通過為其他從事互聯網創業的人服務的。由于互聯網創業競爭越來越大,行業精細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創業者力不從心。因此,把一些比較繁雜的工作交由初級互聯網服務者。主題式客對客創業模式相當于中介互聯網創業,這種模式不需要接觸到實際貨物,只需要從批發網站上把商品信鏈接復制粘貼到自己的網上即可。商對客是指商家通過互聯網來滿足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個人愛好及差異,從而推出不同檔次產品的一種創業模式。客對客是消費者個體對消費者個體進行交易的一種創業模式,簡單的說就是拍賣,它是個體質之間的商品流通。
2.2大學生基于物聯網導向的創業模式
基于物聯網的創業模式是一個技術研究型創業模式,它對創業者的要求更高,對創業者來說也更具有挑戰性。它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無限數據、射頻進行自動識別的一種技術,通過互聯網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和共享。這種創業模式主要是通過物體間的識別、物體間的溝通、物體對物體的感知等來設計研發相關產品與服務的創業模式。例如,二維碼是通過無限射頻識別的,這是物體的識別。物聯網的興起,讓人們的生活簡單化、智能化,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2.3大學生基于“互聯網+”的創業模式
如今,“互聯網+”模式的創業被越來越多人熟知,它是機會,也是競爭。由于“互聯網+”創業模式的門檻也越來越高,因此很多的大學生選擇互聯網做為技術平臺對傳統行業進行升級。通過增值服務和技術應用服務等為需要的客戶提高服務,進而賺取利潤。目前,大家熟知的互聯網“升級”服務主要有“互聯網+零售”、“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金融”等。
互聯網+零售”即大家熟悉的網上購物,這種購物方式快捷方便,被很多網民使用。“互聯網+教育”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知識傳輸和學習,它的優點是學生可以在家根據自身的學習條件和時間來選擇網上的教育資源。網絡教育可以讓學生利用零碎的時間得到自我提升,是未來教育的主流。“互聯網+金融”就是網上支付,例如支付寶,它能很方便的進行交易和查詢。
3“互聯網+”時代的創業優化路徑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條件包含諸多因素,創業者素質、創業機會、創業資源等。優化創業路徑是大學生實現成功創業的具體步驟,它是創業動機的形成、創業機會的搜索、創業資源的利用、創業團隊形成的整個過程[4]。為了提高大學生大創業成功率,可以優化創業路徑。
3.1創業者素質優化
創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創業者不具備一定的素質和能力,很容易導致失敗。創業這素質包括創業這對市場嗅覺能力、挫敗后的抗壓能力、相關的法律知識以及溝通領導的能力等,這些都是創業者需要具備的條件。學校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需求開設專業的創業班級,針對大學生創業遇到的問題提供培訓。
3.2創業機會優化
許多的大學生具備創業者的素質后還會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少創業機會,也可以說是缺少可行的創項目。在這方面,學校可以根據自身條件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大學創業園。加強大學生創業者的交流經驗。政府也可以給予一定的支持,加大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根據市場的需要,給大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創業機會,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3.3創業資源優化
大學生因為自身條件及社會需要而走上創業之路,為了提高創業率,有必要優化創業資源。首先,為了給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政府部門可以加強教育宣傳,幫助大學生熟悉創業形勢。其次,有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后,可以引導社會或企業關注大學生創業,增強大學生的信心的同時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者。最后,通過教育機構或政府部門開設相關心理課程。創業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創業者需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創新意識等。大學生初入職場,經驗資金相對都比較薄弱,政府可以簡歷大學生創業基金為其融資。委大學生解決部分后顧之憂,簡歷健全的扶持創業體系,提升創業成功率。
4結束語
綜上,本文主要講述了“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創業模式選擇和優化路徑。闡述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很多的大學生提供了創業機遇。進而分析了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創業模式的選擇,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自己的創業模式。最后,對大學生在“互聯網+”的創業優化路徑提供來了一定的建議,通過優化路徑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這樣,有利于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提高就業率。同時,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素質。
參考文獻
[1]王旭亮.一本書讀懂物聯網思維[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06.
[2徐明.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創業模式選擇與路徑優化[D].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6:50.
[3]李建成、盧傳燕.基于網絡的大學生創業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4,25(1):27.
[4]杰克·M·卡普蘭 安東尼·C·沃倫.創業學[M].馮建民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