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子儀
A股油氣服務板塊飛出兩只黑天鵝
□ 郭子儀
無論是山東墨龍的大變臉,還是準油股份的大危機,似乎都在印證著2017年對國內油氣服務公司注定是個不平凡的年頭。
2017年2月28日,對于A股的部分投資人來說心情是比較沉重的,因為山東墨龍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山東墨龍”,002490.SZ)發布業績快報,稱2016年度該公司凈利潤虧損5.93億元,存在被實施退市警告風險。無獨有偶,另外一家A股油企新疆準東石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準油股份”,002207.SZ)也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山東墨龍計提減值致業績變臉。李曉東 供圖
山東墨龍是一家生產石油開采設備的企業,開采石油用的抽油管道、輸油管道、油套管、磕頭機等是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公司的主要客戶為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國內大型石油開采企業。近年來,由于國際油價持續下滑,油氣公司也各自減少了油田的開采,因此該公司產品的銷量也受到影響。
實際上,在年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中小板市場就因為山東墨龍的業績變臉引發軒然大波。其實業績變臉事件在A股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然而聯系起此前山東墨龍的實際控制人違規減持,就顯得事情并非那么簡單。因而該公司不僅引來社會輿論的口誅筆伐,也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2017年2月16日,山東墨龍就深交所關注函進行回復,就計提減值的具體情況、實際控制人減持等問題做出詳細解釋。盡管如此,市場對山東墨龍的質疑仍未平息。
2017年2月3日,山東墨龍發布公告,稱2016年全年公司凈利潤預計虧損4.8億~6.3億元,此消息一出,整個輿論便一片嘩然。因為就在3個月前,也就是2016年10月26日,山東墨龍發布三季報,根據財務數據顯示,上市公司當期實現營收2.95億元,凈利潤186萬元,同比增長98.66%。同時,山東墨龍稱公司2016年將實現扭虧為盈。山東墨龍表示,2016年市場形勢依然處于低迷狀態,原材料價格波動大,產品價格下降幅度大,但是公司堅持新產品開發,拓寬了市場范圍,取得較好進展;同時公司立足自身,深化內部挖潛和技術改造,提高了產品的成材率,保證了產品質量的提升。公司的股價也應聲走高,一度漲至13.6元,然而好景不長,年后公司業績便瞬間變臉。
此番業績大變臉,公告中給出的修正原因為: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對存貨、應收款項、商譽等相關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2016年市場需求有所復蘇,但仍處在低位運行,受油價波動和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雖然產銷量較2015年度增長,但是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滑且價格波動頻繁,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受到重大影響。公司的股價也隨即走低,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已接近腰斬。
如果只是單純的業績變臉,山東墨龍還不至于像這般被輿論一致指責,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張恩榮父子在公司預盈公告發布之后、公司業績變臉公告發布之前,曾大舉減持股份,并且是違規減持。由于三季報預盈,使得大量投資者買入,而大股東趁機減持套現,這似乎已經不單純在道德的層面,至于是否觸犯法律,也應由相應的監管部門進行處理。深交所曾針對張恩榮的減持,在2017年1月18日下發了監管函。
事實上,2016年度受全球經濟環境影響,石油公司勘探開支降低,行業需求下降,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行業競爭加劇。訂單獲取和企業正常運營成為同類企業急需突破的困局,出現了很多已經停產和瀕臨停產的企業,也出現了虧損幅度較大的企業。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原油產量為1.9969億噸,比上年下降7.01%。經營乏力、債務高企、籌資單一的山東墨龍正在財務危機中掙扎,或許違規減持是山東墨龍不得不使用的手段。公司原來的大客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國有企業變更招標模式為“集中招標采購”,與其他企業相比,山東墨龍優勢漸失,訂單規模也逐年縮水。因此,山東墨龍確實面臨著很大的危機。當然,如果山東墨龍2016年注定要虧損,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那么,市場關于“山東墨龍‘故意’做低業績,以備來年扭虧為盈成功保殼”的質疑也是存在一定道理的。

上市公司業績變臉讓投資者防不勝防。李曉東 供圖
準油股份也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2001年,中國石油在實施主輔分離改制的過程中,為安置改制分離的員工而組建了準油技術。當年的6月29日,以秦勇為首的37名自然人和阜康派犨泰克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1600萬元現金出資成立準油技術。兩年后,準油技術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8年1月2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陸地石油改制企業中首家上市公司。從一個不起眼的采油廠,到轉制成為上市公司,準油股份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實現了華麗的蛻變。但自2014年起,由于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國內外油服行業均進入“寒冬”。2014年準油股份的凈利潤僅為641.2萬元。而2015年則虧損1.71億元。準油股份預計,2016年度將虧損1.1億~1.6億元。對此,公司股票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風險。
準油股份公司簡介的第一句話就是“中國陸上石油改制企業中首家上市公司”,曾經多么豪邁與響亮的稱號,卻不得不靠大股東“賣房”來擺脫連續三年虧損的ST命運。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準油股份出現了重組失敗、擔保糾紛、總經理辭職、涉嫌違法遭證監會調查、股東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及司法輪候凍結等一系列事件,隨便拿出一個對于一家上市公司都是致命傷,雖然暫時避免了“戴帽”,但是證監會的調查仍在繼續,隨時有可能給本就命懸一線的準油股份致命一擊。該公司的自然人股東秦勇也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有一筆短期借款逾期未償還,公司涉嫌對外提供擔保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如果違規被坐實,準油股份將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恐怕準油股份難逃暫停上市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