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華
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李榮華
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林業局 黑龍江哈爾濱 151800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與素質教育的推廣,小學教育階段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均出現了巨大的改變。近年來,小學閱讀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本研究中,筆者主要對小學閱讀教學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強化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的措施,以供參考。
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
小學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其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程度及其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效率與質量,同時,也給學生的未來學習、成長產生著一定的影響。基于這樣的原因,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現階段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教師缺乏對學生真實水平的認識,低估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導致了大量教學資源的浪費。有的教師精心備課,并設計出了問題提問環節,但他的教學卻不是服務于學生,而是為了應付聽課活動,甚至讓學生配合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
(二)沒有對教材閱讀內容進行深入挖掘
教學交流過程中,筆者發現,有一些教師并沒有對教材閱讀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往往是淺嘗輒止,導致學生無法正確理解教材內容,無法正確把握教材的價值取向。例如,在對《麻雀》一課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我們知道,作者本來是要贊美勇敢、宣揚愛的力量,這便是課文的價值取向。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同學認為,麻雀太過魯莽,不應輕易去冒險。如果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就會導致學生的思想觀念出現偏差。同時,這種現象也體現出了教師、學生均沒有對教材閱讀內容進行深入挖掘、課文閱讀淺嘗輒止。
(一)科學使用教材
新課標標準提出,教師必須創造性、創新性地使用教材,并要結合其他素材,對各種教學方法進行靈活運用,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遵循這一要求,科學使用教材,并要將各種新興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去,才能實現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真正提高。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教材閱讀,教材是閱讀教學的主要資料與依托,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切忌拘泥于教材內容。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對精彩內容進行精選,明確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在精選教材的時候,教師應批判接受,選出合適的內容來開展閱讀教學。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閱讀教學中緊扣教材;也要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來進行教學設計,例如一些寫景的課文,可以“以讀代講”,并要加強引導,使學生更好地品位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二)深入挖掘教材
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對教材內容淺嘗輒止、流于表面,而是應該對教材閱讀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在此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利用相關課外資料。為了深入挖掘教材,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站在教學角度,明確教學目標,思考如何提高教學的條理性、如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何更好地為學生答疑解惑;第二,站在教師角度,對教材進行仔細研讀,全身心地投入到備課工作中去,深刻體會教材思想,認真鉆研教材內容,發現課文的語言美、情趣美;第三,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分析學生在對課文進行閱讀時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及難點。
閱讀教學從本質上來說是文本、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對話,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方法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選擇,應因學生而異、因文而異、因需而異。閱讀教學過程中,應靈活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例如,對寫景課文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應注重情景體驗,將朗讀當作重點,可以采取導讀、練讀、賞讀的閱讀教學方法;對名家情感類課文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采取通讀、感悟、交流的閱讀教學方法;對寓言、童話類課文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采取初讀、熟讀、演讀的閱讀教學方法。也就是說,對不同的文本所采取的閱讀教學方法也要有所差異。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與參與積極性,還可以促進閱讀教學實效性的提高。
綜上,為切實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必須高度重視現階段小學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并采取科學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以及創新閱讀教學方法等措施,來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1]王楠.提高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對策探討[J].好家長,2017,(32):116.
[2]馮家傳.提高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7,(02):40.
[3]劉麗艷.提高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上),2015,(0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