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玉敏
我國電視的產業在大概上個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發展的時候央視和省級的電視產業發展的比較好,而縣級的電視產業發展的時間則比較晚,因此發展起來也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在央視和省級的電視臺都已經開始發展之后,區縣級的電視節目發展也相對來說比較困難。而本文主要從影響區縣級電視臺節目質量的限制性因素和提升區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的對策這兩方面來探討。
發展區縣級電視臺發展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應該就是缺乏技術性人才以及資金的缺乏和設備的落后。因為區縣級電視臺所具有的發展平臺比較小,因此很多的優秀人才不愿意來到區縣電視臺來進行發展,這也就使得區縣電視臺的競爭力減小;而區縣級電視臺的資金僅僅來源于區縣等各個基層,資金較少因而設備會更加落后;而沒有人才和資金,那么創作團隊則就會更加不愿意去創新,這樣的話就會形成死循環,從而對于區縣級電視臺的發展更加不利。
區縣級的電視臺發展的比較緩慢,因而很多高學歷的人才更希望前往更大的電視臺,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因此區縣級的電視臺在招收人才的時候則會相對來說比較困難,缺乏高技術的人才則又使得區縣級電視臺發展的更加緩慢。缺乏專業性人才也就使得區縣級電視臺在節目的制作以及剪輯方面缺乏新意。
對于央視和省級的電視臺來說,他們的資金來源于各個省以及國家的扶持,因而他們可以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不斷引進新的設備和開展新的節目或者邀請當下較火的明星。而對于區縣級電視臺來說,資金的來源則僅僅是區縣,本來的收入就不樂觀,因而投入到電視臺建設中的資金就會更少。資金不足,則就無法進入更加先進的設備,這樣的話,區縣級電視臺的競爭力就會更小。
創新意識對于一個電視臺來說具有很重大的意義,而區縣電視臺由于收視率不高因此在節目的制作中更加的缺乏創新意識。同時,缺乏高學歷的人才也就使得電視臺更加的缺乏創新意識。國家對于區縣級電視臺的節目審核比較松,因此很多節目在播放之前并沒有接受過策劃,這樣的話收看人數少,因而創新意識也就更加的低,如此就陷進了一個死循環中。
區縣級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雖然會有很大的壓力,但是也應當在競爭中生存。區縣級電視臺的主要受眾是本區縣的人民,因此在區縣電視臺發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深入當地的人民群眾,充分的了解本區縣人民群眾的喜好,只有播放他們喜歡的節目,也才能吸引他們的目光;此外,在區縣電視臺發展的過程中也應當充分發掘自身的地方特色,不同的區縣也會具有不同的特色,只有辦好自己的特色節目,才會得到更加長久的發展。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而人民群眾的喜好以及需求則會發生改變。而區縣級的電視臺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則需要不斷地了解人民群眾的喜好,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在前期做好調查,充分了解到人民群眾喜歡什么類型的節目,以及節目怎么開展還有節目的播出時間。只有真正的了解到人民群眾的希望,真正的播放出人們群眾想看的節目,才能保證節目的收視率。此外,區縣電視臺也應當打造專屬于自己的精品節目,能讓大家記住的不斷做下去的精品節目,這樣的話,不斷的傳承,也才能累積更多的人氣和觀眾。
不同地方的區縣級電視臺也應該具有當地的特色,不應該千篇一律,只有不斷地發展自己的當地特色,才能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不同地方的不同特色都有所不同,因此區縣級電視臺在發展的時候也應當充分挖掘到當地的特色。只有與眾不同,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一些農業發展的比較好的區縣,則可以制作一些與農業知識以及天氣相關的專題節目;而一些旅游業發展的比較好的地方則應該制作一些旅游宣傳的主題節目,這樣的既可以為自己做到宣傳,而同時也可以抓住旅游人群的目光,繼續更好的發展本地的旅游產業。
區縣電視臺尤其應該打造屬于本區縣的精品節目,將區縣電視臺的精英人才較多的融入到這個節目的創作團隊中去,真正的提高這個節目的節目質量。以一個節目帶動一個區縣電視臺,也應當成為現階段區縣電視臺改造的核心。只有真正的有拿得出手的精品節目,才能更加吸引人們的眼球,也才能有更高的收視率,從而真正的提高本區縣的電視臺的競爭力。
雖然區縣級的電視臺發展起來比較困難,在技術性人才和資金方面都還是比較匱乏,但是區縣級電視臺也有著他們的獨特優點,他們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少很多的硬性要求,對于節目的管理也就相對較為松散。因此區縣級電視臺應當充分抓住這樣的優點,充分發掘當地的特色,貼近當地人民的切實需求,從而才能真正意義上的來提高區縣級電視臺的發展水平。
[1]趙夢如.促進當前我國電視新聞專題節目發展的對策[J].西部廣播電視,2015(24):80-80.
[2]辛欣.區縣電視臺如何搞好新聞宣傳——以楊凌示范區電視臺為例[J].新西部:理論版,2011(8):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