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雪梅
當前現代網絡用戶通過數字媒介,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閱讀瀏覽器等模式的終端輸出設備,可以大量閱讀電子書和網絡小說等文字信息。而相對于傳統紙質閱讀模式而言,數字媒介能夠提供的閱讀方式更加便捷化,PC、PDA、MP4等硬件與軟件的技術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開發了閱讀功能的數字化信息實現。而電子出版物本身的存儲量也展現了較高的空間優勢,而在更為廣泛的網絡平臺中,基于云存儲的有利虛擬空間基礎,保存、檢索、下載的便利途徑都在不同方式和維度中激發了數字媒介的廣泛使用。
與傳統紙質閱讀資料相比較,讀者習慣產生在數字閱讀環節中更加具備時間與空間兩大維度的環境優勢。而在閱讀成本與閱讀廣度上,MEC支持下的數字媒介更加打破了傳統小眾閱讀的鴻溝,進而形成了全民閱讀的環境優勢與基礎。從結構化的最終訴求分析,用戶價值導向在數字閱讀中更加容易實現,而移動終端的閱讀載體也表明具備更高的適應性。多數用戶在傳統紙質閱讀中與數字閱讀的過度階段形成了較為敏感的價值傾向,這一傾向產生在用戶依賴性中。基于環保意識和數字媒介的功能性需求來看,主導閱讀市場的依然為數字媒介,而利用數字媒介創造更高的閱讀價值也是目前多數研究的主要內容。如果從閱讀動機分析,MEC實質上已經強勢進入消費群體的主流市場,并且形成與數字媒介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移動電子商務MEC是指通過智能手機、PDA、平板電腦等手持移動終端進行的網絡商務活動內容。而在用戶閱讀習慣上的分析維度,可以從屬性價值、應用結果、工具價值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移動電子商務MEC的具體屬性在于其閱讀質量的延伸方向。當用戶使用終端設備進行閱讀時,其閱讀方式的便捷性、閱讀習慣的舒適性、閱讀類型的隨時調取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用戶的閱讀興趣。此外,其屬性價值也體現于相對抽象的概念之中,也是現代用戶對消網絡費產品的更高追求。當用戶已經習慣于MEC的引導方式,其消費行為非常容易受到牽制或者激發。從心理學層面而言,用戶閱讀習慣也是在不斷深化的引導方式中逐漸形成的主體行為。因此,MEC不斷的引導與行為督促實質上激發了用戶對數字媒介的依賴性,并從此依賴性中形成相應的閱讀習慣。
在無線數據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數字媒介得到了較高的技術保障。而移動電子商務MEC同時是數據信息在當代網絡媒介中的主流引導方向,同時推動了數字媒介的完善與發展。其技術支持包括:WAP無線應用協議、Bluetooth藍牙技術、移動IP技術、GPRS分組無線數據業務、MPS移動定位系統、4G網絡移動通信系統。而移動電子商務為數字媒介提供的服務形成了應用結果的有利方式。應用結果可以從心理結局與功能結構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如果一般消費功能具備了滿足消費動機中的潛在激發,而另一層面中則是用戶在心理層面上獲得的閱讀優勢。其便捷性的閱讀結果恰恰是信息時代的閱讀需求,而大量閱讀軟件的開發,以及交易平臺完善的閱讀功能,同時從心理和習慣兩個層面實現了現代用戶的閱讀需求,因此產生了數字媒介的高度使用頻次。
與傳統通過臺式電腦PC機或者筆記本電腦進行比較,MEC的應用功能更為便捷,同時也擁有更為廣泛的用戶基礎。當前中國網絡用戶中75%以上的在線時間由智能手機用戶組成。而超過3.5億手機用戶實質上已經具備了數量眾多的PDA發展基礎。那么數學媒介的工具價值也從不同維度延伸到用戶閱讀習慣之中。如果說移動電子商務MEC加快了閱讀市場進程,不如說強大的閱讀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應用領域。當用戶使用APP軟件進行交流與溝通時,多數信息功能交替產生,而用戶的閱讀習慣自然更加容易形成。此外,其移動電子商務MEC的工具價值可以視為簡單的外在表現,而其終極價值可以通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進行探索。消費者的閱讀習慣不僅受到MEC的直接引導,同時在消費過程中插入的流媒體和自媒體廣告同時產生了連帶效應,因此用戶在閱讀習慣上產生了相應的消費習慣。而消費習慣也同時主導了閱讀習慣,進而形成相互滲透與互相作用的最終結果。
[1]徐孝娟,趙宇翔,朱慶華.從傳統紙媒到數字媒介的用戶閱讀轉移行為研究——基于MEC理論的探索[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6,42(03):116-127.
[2]馬君紅.數字媒介“麻醉功能”視角下的成年國民閱讀現狀分析——基于第11次至第13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8(04):56-57.